第573章 犒軍之爭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3章 犒軍之爭,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73章 犒軍之爭
張居正的良苦用心,朱翊鈞是不知道的,按照他求穩多疑的性格,即便張居正在他麵前,坦誠的將自己內心想法全部說出來,朱翊鈞還是會考慮,斟酌。
所以,張居正便想著創造機會。
張居正也不會打仗,他當然不可能提前安排好一切,可張居正當了那麼多年的內閣首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薊門,遼東的官員也有很多在他手下做過事情,有很多親信官員都是能夠參加李成梁,戚繼光兩人的軍事部署。
換句話來說。
他在李成梁,戚繼光主持的最高軍事會議上,有人……雖然回到了老家,遠離了權力中心,但他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政治觸角,還是能夠讓他清楚的知道他想知道的事情。
就比如,皇帝讓魏國公率兵前往浙江,流程走的就是兵部,參與的官員各個不敢伸張,但一個主事還是冒著自己被問罪的風險,將消息泄露給了遠在老家的張居正……
他對馮保說的這些。
實際上就是此時,李成梁,戚繼光兩個人未來想要取得的戰果。
這場與蒙古人的戰爭開場,就太過順利了。
順利到,他們兩個人都想往前走一步……
挑戰一下,是否能夠達成大明岐陽王,那個被後世所有將領崇拜的名將……李文忠,當然也可以叫做朱文忠。
太祖高皇帝的親外甥,孝慈高皇後最疼愛的養子,成祖皇帝一生的偶像,當然也是大號的霍去病,淮西貴族集團顏值天花板……
十九歲戰績兩千精兵破敵軍二十萬,二十歲已是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二十四歲從大興安嶺領兵出發,一路打到了阿爾泰,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從大東北打到大西北的將領……若論戰功,也就是後世來人可媲美了……
李成梁狂妄,可能有些冒進,如果隻有他一個人想著在結束春季圍殺,遼東戰事後,直接進軍蒙古,那張居正多少還要扯扯他的後腿,怕李成梁將順風局玩成了逆風局。
但戚繼光穩如老狗,他也有此想法,並且還專門做了部署,決定親自領兵前往……也就是戚繼光對此事的態度,讓張居正有了將戰果擴大一步的可能……
張居正回到了北京城,又重新回到了權力的中心。
可他辦的第一件事情,讓所有的官員,包括朱翊鈞都摸不著頭腦……
他竟在第一次朝會的時候,上奏為李成梁,戚繼光請功,並請求皇帝,除對兩位主將的恩賜,還要將戚金,李如鬆,麻錦,吳惟忠,王如龍,李如柏等三十三名將領賞賜,還要犒軍……
首輔請功,言辭懇切,有理有據……讓很多官員反駁都找不到借口。
同樣,朱翊鈞有些猶豫。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濫賞比很多問題都要嚴重。
朝廷這些年在邊軍的投入越來越多。
朱翊鈞也從不吝嗇,可此時賞賜了,戰事結束後,豈不是要在賞一次,這原則不就沒了。
他猶豫片刻後,還是開口說道:“閣老,許是對如今的軍情還不太了解。如今邊關戰事正酣,此時便忙著犒軍賞賜,會不會為時過早,等他們真正凱旋之時,朕又該以何重賞激勵,不如等戰事徹底結束,論功行賞也不遲,到時候朕自會自有主張。”
張居正聞言,微微欠身,神色恭謹卻又透著幾分堅持,緩緩說道:“陛下聖明,隻是臣雖離京一段時日,卻也時刻關注著邊關戰事,眼下他們已在戰場上獲勝,士氣正盛,此時加以賞賜犒勞,乃是對他們辛苦奮戰的認可,更是為了激勵他們一鼓作氣,徹底擊退蒙古敵軍”
“有濫賞之嫌啊……”朱翊鈞緩緩說道。
這師傅一回來,就給自己找事情乾了。
";陛下,自嘉靖三十年以來,邊軍賞賜有數次拖欠,兵部都有文書記錄在案,可行查閱,今次犒賞若成,可為新賞補舊債……賞罰二柄,當如日月並行………”
朱翊鈞還未說話,海瑞就忍不下去了。
海瑞聽聞,立刻出列,雙聲音洪亮地說道:“張首輔此言差矣!邊軍領朝廷俸祿,保家衛國本就是分內之事,豈容以些許戰功便大肆邀賞……”
“昔漢文帝時,馮唐曾言:‘士卒儘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終日力戰,斬首捕虜,上功莫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彼時雖有戰事,然賞罰分明,未聞隨意犒賞……”
“如今戰事未竟全功,此時犒賞,恐開濫賞之先河,日後將士皆以賞賜為念,而非以報國為心,此風若長,國將危矣……”
聽完海瑞的話後,朱翊鈞也是皺起了眉頭,自己這個海老師,平常沒啥事,就愛起高調……
張居正目光平靜地看向海瑞,不緊不慢地回應:“海大人,時代不同,情形各異。去年朝廷就應該犒軍了,我軍將士浴血奮戰,屢立戰功,此時不賞,更待何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