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名菜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7章 名菜,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67章 名菜
拜帖連夜從杭州城出發,馬蹄聲在夜色中急促響起,信使快馬加鞭朝著寧波奔去。
月光灑在道路上,映照著他匆匆趕路的身影,這份拜帖承載著浙江一眾官員的心思與忐忑,在寂靜的夜裡傳遞著即將到來的會麵訊息……
第二日清晨,天色剛亮,塗澤民便帶著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等省府各級官員,浩浩蕩蕩地從杭州前往寧波。
塗澤民坐在馬車裡,閉目沉思……在北京城的日子,塗澤民是擔驚受怕,一回到浙江,心也安定下來了。
抵達寧波後,眾人分彆在不同的驛館見到了魏國公和都禦史劉政。
雖然帶著那麼多官員前去,但這些官員去了,也隻是打了一照麵,真正要跟都禦史,魏國公談事情的還是塗澤民。
塗澤民與魏國公兩人分主賓落座後,魏國公徐邦瑞抬手示意,即刻便有人上茶。
徐邦瑞是第八代魏國公,其父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草包國公徐鵬舉,嘉靖年間南京京營,振武營兵變,他竟被作亂的士兵呼為草包,狼狽而走,全無名將風概。
徐邦瑞是庶長子,其父徐鵬舉的夫人張氏早亡,沒有子嗣 。
按照當時的製度,應該是庶長子徐邦瑞世襲爵位。
但是徐鵬舉喜歡小妾鄭氏的兒子徐邦寧,請托於當時內閣首輔嚴嵩的兒子嚴世藩,封鄭氏為魏國公夫人,並請送徐邦寧到兵部學謀略……
當時的兵部尚書劉采神態嚴厲的跟他說:“立嗣應該立長子,你既然喜愛小兒子,就應該把他安排在一個安穩的位置上,若是你的長子不來,兵部是不會接受你這個小兒子的。”
徐鵬舉沉默不言。
他就隻把兩個兒子都送到了兵部。在北京數年,徐邦瑞一直勤奮好學兵事,在京營中也待了數年,與他那遊手好閒的弟弟完全不同。
當然,為了能夠讓小兒子繼承爵位,這個草包國公又去巴結禮部,巴結高拱,被穆宗皇帝得悉後,下旨訓責了徐鵬舉,並且罰了他一年的俸祿,也絕了徐鵬舉費長利幼的想法。
在徐鵬舉死後,最終徐邦瑞繼承爵位……
徐邦瑞繼承國公爵位後,可是不敢有一刻忘記穆宗皇帝陛下的恩情,憑著忠誠,再加上他比自己的父親要優秀許多,在萬曆五年,擔任了南京守備,掌管了軍權。
茶香嫋嫋升騰,彌漫在大堂之中。
徐邦瑞輕抿一口茶,緩緩開口:“在南京待的時間長了,整日被困於那四方城牆之內,此次出來走一走,到了寧波,才真切感受到這開海之舉,果真是大有益處。瞧這寧波的繁華盛景,著實令人驚歎……部堂大人可是居功至偉啊……”
塗澤民連忙欠身,恭敬回道:“全賴陛下聖明,才有這開海之善政。寧波能有今日之繁華,皆是陛下的功勞……”
自開海之後,寧波港千帆競發,萬商雲集 。
西洋的紅毛番、東洋的倭人,還有南洋諸國的商賈,紛至遝來。
碼頭上堆滿了琳琅滿目的貨物,絲綢、瓷器、茶葉等中華物產,由此運往世界各地。而海外的香料、珠寶、奇巧之物,也不斷流入大明。
城中街巷,人潮湧動,車水馬龍。
無數百姓因這開海有了營生,或為船工,或做牙人,或經營店鋪,人口劇增,百業興旺,一片昌盛之象……
徐邦瑞微微頷首,眼中露出讚賞之色,兩人就此話題展開,談古論今,對開海後的種種利弊、得失進行了深入探討,一時之間,大堂內隻聞二人交談之聲,氣氛時而熱烈,時而舒緩……
許久之後,塗澤民微微歎息一聲,說道:“下官剛從京師返回,臨行之前,陛下曾言,我一到杭州,魏國公便要啟程離開了,不如魏國公多待上幾日,下官想邀請魏國公再去杭州城轉一轉,領略一番杭州的湖光山色與市井繁華……”
徐邦瑞自然聽出了塗澤民話裡的意思,他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部堂大人的美意,心領了。隻是此次出行,諸多事務纏身。陛下旨意我已明晰,不過,陛下可曾告知你,此次移營所需的軍費,需浙江承擔八萬兩。待我等走後,這銀子可要儘快移交至南京戶部。”
塗澤民聽聞,心中先是一緊,旋即又鬆了口氣,原本還擔心魏國公另有深意,不願離去,如今看來,隻是這銀子的事。
他連忙應道:“魏國公放心,此事我自當全力辦妥。浙江定會按時將這八萬兩銀子移交至南京戶部,絕不敢有絲毫延誤。”
說罷,兩人相視一笑,大堂內的氣氛也隨之輕鬆了些許 。
與魏國公一番長談後,塗澤民馬不停蹄地前往都察院左都禦史劉政下榻的驛館。
見到劉政,塗澤民滿臉堆笑,拱手行禮:“督禦史,塗某特來探望。”
劉政起身還禮,臉上卻並無太多笑意,隻是淡淡地說:“塗大人客氣了,快請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