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不避親疏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9章 不避親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一輛懸掛著兩廣總督府燈籠的馬車,出現在了張居正的府邸之外。
馬車剛剛停穩。
一個五十來歲的男子便掀開簾子,而後,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這人身形挺拔,身姿筆挺如鬆,儘管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痕跡,卻難掩周身由內而外散發的硬朗氣質,與京城中那些麵色白皙、養尊處優的官員截然不同,他的臉龐被日光與風沙磨礪得黝黑粗糙,每一道皺紋裡麵仿佛都隱藏著諸多的風雪寒霜……
他站在車旁,身姿筆挺,沒有絲毫的佝僂之態……
這人,便是方逢時,一位曾守邊疆的文官大佬,這些年,跟譚綸打過交道,在王崇古的手下也做過巡撫……
他在廣西得到了皇帝的詔令,讓他返回北京城。
在交接完了軍務政務之後,他便趕往北京城,在旨意下達一個半月後,終於在今日趕到了北京城。
雖然天色已晚,他沒有想著先回家中,而是趁著夜色直接來找張居正了。
這個時候的方逢時並不清楚皇帝陛下調他回京是做什麼的,而能給他解惑的隻能是張居正了。
方逢時算是張居正最親密的戰友,同鄉同窗,又同朝為官……
在曆史上,張府被查抄的時候,兩個人的書信交流密切,都被搜了出來,書信的用詞也標示著他們的密切關係,不過那個時候的方逢時已經告老還鄉,在老家為人低調,萬曆皇帝也喜歡自己這個乾了諸多事情的前兵部尚書,便沒有懲處與他……
方逢時深吸一口氣,抬步上前敲響了張居正府邸的大門。
不多時,門“吱呀”一聲打開,管家親自現身,瞧見是方逢時,臉上瞬間堆滿了熱絡的笑容,忙不迭地拱手相迎:“方大人,可算把您給盼來了!大人快請進。”
方逢時心中了然,早在入京之前,他便快馬傳信告知張居正自己今日抵達,想必管家得了吩咐,才一直在此等候。
一路上,管家滿臉笑意,提著燈籠,照著方逢時的腳下,小心翼翼地提醒著:“方大人,路上當心腳下,莫要磕著碰著。”
方逢時也是一一回應。
不多時,管家便將方逢時引至張居正的書房。
書房的門緩緩推開,張居正起身相迎。
兩人目光交彙,皆是一喜,隨後鄭重地互相行禮。
他們年齡相仿,多年的情誼在這簡單的禮節中儘顯。
剛一落座,方逢時還未及開口,張居正便率先說道:“行之啊,胡文肅公已然故去,如今朝堂局勢變動,陛下有意讓你回京擔任兵部尚書一職。”
方逢時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脫口而出:“這……這按道理來說,我不應擔此重任啊。譚倫呢?他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張居正微微搖頭,神色凝重:“譚倫這些時日身體欠佳,陛下讓他留在京師養病,而後讓我舉薦合適人選,我思來想去,唯有你能擔此大任,便舉薦了你……”
方逢時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複雜,他與張居正關係太過親密,實在擔心這會引得陛下猜忌,不僅會影響張居正,自己也可能受到牽連。
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猶豫片刻,他還是將心中顧慮道出:“太嶽,咱倆關係這般親近,陛下會不會多想?這舉薦於你我而言,怕是不妥啊。”
方逢時雖然在朝堂的日子,沒有在邊疆的日子長,但卻是一個趨利避害,政治敏感的人,在曆史上的他,在看到張居正身體出了問題以後,便立馬告老還鄉,離開了北京這座是非之地,果不其然,不到一年,張居正就被清算了……
張居正神色坦然,目光堅定地看著方逢時,說道:“行之啊,你不必有如此多的顧慮。我舉薦你,是為朝廷舉才,一心為公,不避親疏……你多年戍守邊疆,軍政才能有目共睹,兵部尚書之位,非你莫屬。隻要你我一心為國,行事端正,又何懼他人議論,何懼陛下猜忌?”
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讓方逢時心中的擔憂稍稍減輕了幾分,但他的眉頭依舊微微皺著,顯然心中仍在權衡思量……
“不要多想了,陛下要的是能在軍政上麵的有建樹的兵部尚書,不是,處處瞻前顧後,明哲保身的文官們……”
聽著張居正的話後,方逢時歎了口氣,隻能點頭應是。
在張居正的府邸中,方逢時呆到了很晚,兩人針對朝堂上麵的事情說的並不多,大多數都是在敘往日之舊情……
到了第二日。
朱翊鈞召見方逢時,並且還讓張居正一同前來。
這就是麵試呢。
兵部的左右侍郎都在乾清宮中……
方逢時與張居正並肩而入乾清宮,行至禦前,恭敬地跪地叩拜:“臣方逢時,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
“謝陛下。”
“為閣老賜座。”
馮保聽聞,趕忙點頭應是,而後便趕忙搬來了一張椅子,張居正朝著朱翊鈞拱了拱手:“謝陛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