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7章 方逢時,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胡宗憲去世之後,兵部尚書的人選成了朱翊鈞的一塊心病。

即便朱翊鈞清楚,胡宗憲在萬曆五年之後,就有了一個想法,想讓在外累有戰功的將領擔任兵部尚書,而兵部侍郎從旁協助。

他也有了人選,就是戚繼光……

實際上,也不難理解,時代變了,胡宗憲的想法也變了。

大明朝的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是相互製約、共同服務於皇權,在建國初期,他們職權分工明確且相互製衡。

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負責統領全國軍隊,管理所屬都司、衛所,包括衛所的日常操練、守禦、屯田等事務,但無調兵權。

兵部有調兵權,負責奉皇帝之命下達調兵命令,還掌管武官的任免、升調、考核以及軍隊的訓練政令等,但不直接統兵。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都直接對皇帝負責,沒有相互隸屬關係,遇有戰事,皇帝決定出征後,兵部根據旨意用“皇帝信寶”發調兵令,五軍都督府奉令派將領掛印出征……

可以說,都督府原本的統兵權隨著時代的變化,幾乎全部喪失。

大明朝初期,五軍都督府權力較大,能參與中央軍事決策,兵部權力相對較小,類似皇帝向五軍都督府傳達調兵命令的機構。

土木之變後,以於謙為代表的兵部地位上升,掌握軍隊指揮、管理權,五軍都督府權力衰微,從嘉靖年間開始,五軍都督府便徹底喪失了武將官員的選拔,任命權力,成了武勳掛職的吉祥物,而兵部卻徹底取代了五軍都督府的曆史定位。

這個很難改變,所以,胡宗憲想著讓武將擔任兵部尚書擁有統兵權,左右侍郎皆是文官,在得到皇帝允許之後,擁有調兵令……

想法是美好的。

可這個時候的朱翊鈞,是沒有辦法推行的。

他隻能從文官中挑選一名兵部尚書……

朱翊鈞想了三天,從現在有帶兵經驗的有能力,有資曆的文官中,過了一遍,他也找不到合適 的人選。

這日,朱翊鈞還在看著名單,而在旁的馮保看著皇帝陛下發愁,猶豫再三後,終於還是輕聲開口:“陛下,兵部尚書人選是大事,您若還拿不定主意,不妨問問閣老。”

若是換做從前,朱翊鈞聽到這話,必定會大發雷霆,畢竟他一直極力擺脫張居正的影響,試圖彰顯自己的絕對權威。

但如今,他已牢牢掌握住權力,話語權在握,心態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對張居正不再像以往那般排斥……

朱翊鈞聽到馮保的話後,略作思忖,微微點頭:“也罷,召張愛卿前來吧。”

“是,陛下。”馮保應聲,而後退出乾清宮,親自前往內閣去找張居正。

而等到馮保離開乾清宮後,朱翊鈞輕聲歎了口氣:“衣不如新,人不如舊啊……”

雖然胡宗憲下葬的好些時日了,可朱翊鈞內心的惋惜並沒有太多的消退。

也是因為胡宗憲的離世,讓朱翊鈞對待自己的這幫老臣,也較為溫和了一些。

特彆是張居正,海瑞。

他曾分彆召見張居正,海瑞兩人,言辭誠懇的對兩個人表達了一個同樣的意思。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要不愛卿回老家一趟,好好休息,朕給你們掛職留薪。

這一路花費,朝廷擔著……保證規格……從馬車,儀仗隊,到各地官員的迎接都要走高規格。

朱翊鈞對兩個人說的時候,是抱著真心的。

可兩人都拒絕了朱翊鈞的好意……

不多時,張居正穩步踏入乾清宮。

朱翊鈞看到張居正進來,早早的安排賜座。

等到張居正坐下後,朱翊鈞才緩緩開口說道:“歲月匆匆,人生無常啊……朕從小便經曆生死,四歲的時候,皇爺爺離世,十歲的時候,父皇又離世,曆經諸多生死變故,本以為朕早已能泰然處之。可胡愛卿這一去,猶如晴天霹靂,讓朕實在難以釋懷……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載,恰似‘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皇帝狠不狠。

狠。

在張居正的心中,當今陛下用一句心狠手辣來形容都不為過。

可陛下仁慈嗎。

仁慈。

同樣,在張居正的心中,當今陛下用一句悲天憫人來形容也不為過。

到底是心狠手辣,還是悲天憫人,實際上隻是角度不同,陛下做出的選擇罷了。

聽著皇帝此時的話,張居正歎了口氣:“陛下,莊子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老病死,乃世間自然之規律,雖令人悲痛,卻也無法逆轉……”

隨後,又覺自己說的太過蒼白,張居正又趕忙接著說道:“胡大人一生光明磊落,為我大明江山社稷,可謂是嘔心瀝血……他的功績,早已銘刻我大明這萬裡山河之中,古人雲‘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陛下肩負天下蒼生,還望能節哀順變,保重龍體,此乃國家之幸、百姓之福啊……”

“張愛卿,你也當多多保重身體,如今朕還需你輔佐,萬不可累垮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