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早換人了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0章 早換人了,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看著不遠處緊張又拘謹的孫承宗,聽著那句“您……您是乾什麼營生的”,不禁苦笑一聲。
在官員心中,皇帝陛下性格堅毅,英武非凡,甚至,有很多人都在內心深處想著,天子雖少年,心狠手辣的程度較之世宗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這些官員們都想錯了。
朱翊鈞算是一個生性祥和的人,隻要沒有利益糾葛、無關朝堂,天下之事時,對人總是親和有加。
此刻,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好奇讓他覺得有趣,於是反問道:“那你又是乾什麼營生的?”
孫承宗一聽這話,愈發確定眼前這位貴公子身份非凡,忙恭敬答道:“回公子的話,學生是讀書之人,忝為大明的秀才。”
說著,微微低下頭,雙手交疊在身前,身子也不自覺地前傾,儘顯謙遜之態。
朱翊鈞微微頷首,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意,說道:“看你年歲不大就考取了秀才,往後定是前途光明。”
說罷,像是來了興致,又隨口問道:“那你叫什麼名字?”
孫承宗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回道:“學生孫承宗。”
朱翊鈞聞言,身子微微一震,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你叫孫承宗……”
“是,學生就叫孫承宗。”
而一旁的張國之,察覺出了皇帝陛下的驚訝,當下聽著這個名字,也在腦海中不斷地想著,這個孫承宗是什麼來路。
想了許久之後,有了結果,孫承宗,無名之輩,小角色。
而朱翊鈞再度確認之後,便仔仔細細地上下打量了一番這個讀書人。
在四十餘年後,孫承宗整頓山海關防務,打造了關寧錦防線,在此後的20餘年間,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都未能打破這道壁壘森嚴、布防嚴密的軍事防線。
較長的一段時期內,山海關關門寧靜,狼煙不舉,基本穩定了北京城東大門和遼西走廊的軍事形勢。
而這個名字,在現在生名不顯,後世看曆史的人,都會將孫承宗與神宗皇帝,看作是兩個時代的人。
但真正的情況是,孫承宗比神宗皇帝還要大。
隻不過,在萬曆年間沒有熬出頭罷了。
朱翊鈞打量了一番孫承宗後,便將目光轉移到了都察院的大門處。
此時,都察院門口百姓排隊的隊伍如蜿蜒的長龍,人們交頭接耳,嘈雜聲不絕於耳。
有人在議論著海瑞的剛正不阿,有人在猜測著今天是否能見到海青天本人,還有孩童在隊伍中嬉笑玩耍,被大人輕聲嗬斥。
而在朱翊鈞與孫承宗所處的這一小片區域,卻安靜得如同另一個世界。
周圍的錦衣衛們屏氣凝神,張國之也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目光在皇帝與孫承宗之間來回遊移。
朱翊鈞沉默片刻,開口打破寂靜:“孫秀才,你既為讀書人,想必對這世間之事有著自己的見解……你覺得海瑞此人如何……”
雖然朱翊鈞沒有回答孫承宗提出的,你是做什麼營生的答案,但這個時候,稱呼孫承宗為孫秀才,已經是變相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孫承宗沒想到朱翊鈞會突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微微一怔後,神色變得認真起來。
他抬眼望向都察院的大門,仿佛透過那扇門能看到海瑞本人,說道:“海瑞大人乃當世楷模,其剛正廉潔,一心為民,不懼權貴,敢直諫朝堂,實乃我大明官員之表率,學生對海大人敬佩不已。”
說著,眼神中滿是崇敬。
朱翊鈞饒有興致地聽著,嘴角微微上揚:“哦?那你覺得海瑞所行之事,於大明有何益處?”
孫承宗思索片刻,答道:“海大人所到之處,整治貪腐,興修水利,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實乃對我大明江山社稷大有裨益。”
朱翊鈞輕輕點頭,目光中流露出讚許之色。
朱翊鈞饒有興致地聽完孫承宗對海瑞的一番盛讚,臉上笑意愈發濃鬱,開口問道:“聽你所言,對海瑞極為尊崇。那你可曾想過親眼見一見他?”
孫承宗眼中瞬間燃起熾熱的光芒,激動說道:“回公子的話,海瑞大人乃我心中的楷模,學生自然日日期盼能一睹海大人的風采,聆聽他的教誨,若能如此,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朱翊鈞嘴角上揚,輕笑道:“巧了,我也正想見見他。你便遠遠跟著我吧。”
孫承宗聽聞此言,心中一震,更加確定了朱翊鈞的身份,忙不迭跪地,叩首道:“草民不知陛下親臨,失禮之處,萬望恕罪。”
而在他身邊的書童,還不知道什麼情況呢……看到自家公子跪下,也趕忙跪下身去。
朱翊鈞微微抬手,溫和說道:“此處並非皇宮,不必拘禮,也無天子與臣子、百姓之分。起來吧。”
隨後,朱翊鈞轉頭看向張國之,吩咐道:“你先去都察院通報一聲。”
張國之領命,而後便徑直的朝著都察院中走去。
彼時,海瑞正在大堂主審案件,排隊的百姓依次進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