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8章 狀告之風,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承宗雖然才十六七歲,但已經是秀才的身份了。

此次從北方大同遊學歸來,一路見聞頗豐,此刻正滿心期待著即將到來的恩科,盼望著能一舉中舉,入朝為官,施展自己的抱負。

朝廷大局的改變,也讓諸多的學子的感知,有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海瑞的重用提拔,事跡的宣揚,就深深影響到了孫承宗。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達濟天下,海瑞都深刻動搖了這句話的立足根本了……

孫承宗前往京師遊學,也算幸運,比天下各省的有誌學子們要早半個月知道,這樣重大的事情。

在孫承宗看來,李文貴這等惡行若能得到公正審判,不僅是百姓之幸,更是對整個朝廷風氣的一次有力振奮。

畢竟,此次涉及之人身份特殊,事情又鬨得沸沸揚揚,影響力巨大……

而這張告示,明顯就是借題發揮……

雖然年輕,但孫承宗也有從事物的便麵,洞察核心的敏銳觀察力。

三司調查,接受百官對於李文貴的狀告,那是不是也接受百姓對於其他欺壓勳貴的狀告呢……

正如孫承宗所想,告示一經發出,就如同在平靜湖麵投入巨石,激起千層浪。

那些平日裡受到過欺壓的百姓,紛紛鼓足勇氣,前往三司告狀。

一時間,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門口人來人往,熱鬨非凡。

不過,由於眾人都知曉海瑞在都察院任職,且海瑞剛正不阿的名聲在外,故而前往都察院的人格外多。

在這些告狀之人中,有的確實是來控訴李文貴的惡行,但也不乏因聽聞風聲,把其他事情也一並告來的。

其中,不少矛頭指向了朝廷的勳貴子弟。

那些平日裡仗著家族勢力,作威作福的勳貴子弟,聽聞這消息後,頓時慌了神。

安遠侯府的小公子,平日裡就喜好聲色犬馬,仗著家族權勢,沒少乾些調戲良家婦女的勾當。

此時得知有人在三司告狀,嚇得臉色慘白,趕忙跑到祖父安遠侯柳承慶前,結結巴巴地說道:“爺爺,不好了!如今這三司在審李文貴那事兒,百姓都跑去告狀,孫兒……孫兒之前也輕薄過幾個女子,您說,這可如何是好啊?不會跟李文貴一樣吧?”

安遠侯一聽,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怒喝道:“你這不孝子賢孫,平日裡就叫你收斂些,你偏不聽!現在好了,出了事才知道怕!”

但事已至此,安遠侯柳承慶也隻能強自鎮定,思索對策,一邊安排府裡的管家帶上厚禮,去安撫那些可能會告狀的人家,一邊叮囑孫子最近務必老老實實,不許再踏出府門半步。

與此同時,武定侯府內也是一片慌亂。

武定侯的次子,前些年強占了富農的一大批田地,也攤上了人命官司,此刻也是坐立不安。

在看著形勢發展越來越盛,火燒的越來越旺盛之時,他終究忍不住,心急火燎地跑到父親麵前,撲通一聲跪下。

武定侯看著小兒子跪在身邊,心中都已經明白了。

他哭喪著臉說道:“爹,孩兒有罪啊!當年孩兒不該貪心,占了那農戶的地,現在這事兒鬨得這麼大,萬一那農戶也去三司告狀,孩兒可怎麼辦啊?”

武定侯氣得吹胡子瞪眼,指著兒子的鼻子罵道:“你這孽畜,儘給老子惹事。府上是少了你吃,還是少了你喝。”

“爹啊,我可沒有大哥那麼有本事,能去戍邊,他以後有爵位繼承,孩兒,可什麼都沒有,才想著多占點田地,以後也好有個安家立命所在啊……”

武定侯是太祖分封的爵位,又經曆了開國之初,靖難之戰,諸多重大事件,依然在勳貴圈中,保持著他的競爭力,是因為每一代的人,都有人能在軍中堪用。

這一任的武定侯,名叫郭大誠,現公職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他是暴脾氣。

聽完小兒子的詭辯後,當下,便將其吊起來,家法伺候。

最後打的小兒子是遍體鱗傷。

但打歸打,罵歸罵,他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出事,當下便吩咐下人,準備好銀錢和地契,親自去那富農家中賠禮道歉,隻求對方不要將此事鬨大……

其他勳貴府邸亦是如此,往日裡那些小打小鬨的惡行,此刻都成了勳貴子弟們心中的定時炸彈。

他們整日絞儘腦汁,回憶著自己曾經得罪過誰、欺負過誰,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人告到三司去。

整個京城的勳貴圈子,都被這告示攪得人心惶惶,往日的囂張氣焰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明朝的異姓封爵為: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

功臣則給鐵券,封號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開國輔運推誠……

大明朝的功勳集團,是曆朝曆代最為龐大的。

他們即便有的人,失去了軍職,但還享受著朝廷的恩貼,並且,擁有著成為人上人的通行證……

功勳集團們慌了。

文官們就開始看笑話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