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4章 希望,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臨近大興縣三十餘裡的劉家村,本沉浸在新年的祥和氛圍中,卻在一夜之間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雪無情地打破了平靜……

深夜,狂風如同一頭掙脫束縛的猛獸,裹挾著漫天暴雪,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而來。

村裡那些平日裡勉強遮風擋雨的茅屋,在這猛烈的風雪肆虐下,顯得脆弱得如同紙糊一般。

“哢嚓、哢嚓”的聲響此起彼伏,仿佛是死神敲響的喪鐘,茅草屋的房梁在積雪沉重的壓迫下,紛紛不堪重負地斷裂,整座屋子瞬間坍塌,揚起一片雪霧……

原本在白天的時候,剛剛貼好的門神,現在一轉眼,便也陷入了廢墟之中。

睡夢中的百姓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醒,驚恐的呼喊聲瞬間在村子裡此起彼伏。

他們慌亂地裹上那破舊不堪、打著層層補丁的棉被,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好,便奪門而出。凜冽的寒風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刀子,毫不留情地割在他們的臉上,生疼無比,而那漫天飛舞的雪花,更是直往他們的衣領、袖口拚命鑽去。

儘管他們身著勉強能抵禦些許風寒的棉服,可在這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下,那單薄的棉服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他們一個個凍得瑟瑟發抖,牙齒也在寒風中不住地打顫。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臉上寫滿了歲月的滄桑,此刻他裹著一身破舊的棉衣,花白的胡須上已然掛滿了冰霜,整個人仿佛一尊冰雕的看著自己住了二十多年的房屋。

他眼神空洞,無奈地望著那已然坍塌的屋子,渾濁的淚水順著滿是皺紋的臉頰緩緩滑落……

鄰裡之間,互相幫忙,很多年輕的漢子們自發的坍塌的房屋中,救躲閃不及被壓在房屋之下的村民。

很多百姓從廢墟中被救了出來……

這個時候,隻有幾個人受傷,並未出現人命,房屋坍塌的百姓也都到了鄰居家中休息,可雪卻一直不停,這讓劉家村的村民們害怕僅存的房屋也被壓塌……

到時候,積雪更多,房屋若是在被壓塌了,他們就算想走,也走不成了。

年長頗有威望的裡長,在召集村民之後,決定前往大興縣避難,而後,年輕人們去套牛車,年輕的女子們照顧著自己的孩子。

之所以去大興縣,是因為每年到了桃花汛,到了冬天的時候,官府的告示就會貼在鎮上,若遇險情,可直入縣城。

而萬曆七年遭遇的這場雪,比以往的勢頭,要猛了許多。

在短暫的慌亂與絕望後,相互扶持著,踏上了前往大興縣的步伐。

因為在百姓們的心中,隻有進城,才能擺脫這被風雪肆虐的絕境,或許才有一線生機。

一路上,寒風依舊呼嘯,暴雪仍未停歇。

村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厚厚的積雪中艱難前行,有人不慎摔倒,便會引來一陣驚呼聲。孩子們在父母的懷抱中凍得嘴唇發紫,微弱的哭聲漸漸被風雪淹沒。

千辛萬苦,在跟著一支支隊伍彙合,他們終於來到了城門前。

這個時候的大興縣,城門大開,縣衙的捕快,官兵都在城門外守著,當然,年輕的縣官也在門口守著。

他們讓百姓進城。

他們也做好了準備。

雖然在下著雪,雖然是子夜時分,但此時,縣城確是充滿了煙火氣。

但整座城建設了上百座的窩棚,火焰在燃燒,鍋中的麵湯一直都是滾著……

劉家村的百姓入城之後,便被安置在了縣學之中,喝了碗熱湯,吃了個草餅,補充了勞累半夜失去的體力後,得以休息片刻。

孩子們的哭聲漸漸消失,大人們臉上的驚恐,也漸漸褪去。

而更多的百姓都在源源不斷地朝著大興縣湧來。

三十來歲的縣官,一夜未眠,縣衙之中,燈火通明……

大興縣。

是海瑞在嘉靖四十三年,當今陛下,以及先帝得世宗皇帝陛下詔命,告祭太廟,那日天降祥瑞,一場數十年未見之大雪,降臨北方。

海瑞得高拱支持,以六品戶部主事的官職,前往大興等縣。

嘉靖四十三年,海瑞在大興組織了一場賑災事宜……

而後,傳統也就是在嘉靖四十三年開始的,到如今,已有十五年的時間了。

他每次以都察院都禦史的身份到北方巡查,第一站就是離北京城最近的大興縣……

這也讓大興縣縣衙對於賑災之事,花費了很多心思,積累了很多經驗,在這場雪剛剛下的時候,縣衙的縣官們,便立馬感覺到了不對勁,開始安排諸多事務。

難熬的一夜終於過去,第二天清晨,光明驅散了黑暗,雪也終於停了。

整座大興縣城銀裝素裹,仿佛被大自然用白色的絨毯溫柔地包裹著。

那些在昨夜為百姓熬粥做餅的窩棚中,此時仍有火焰在燃燒,給這冰天雪地的世界添了幾分溫暖與生機。

縣城裡到處人擠人,百姓們雖曆經風雪,卻彼此相互扶持。

年長的老人招呼著年輕人,將有限的炭火盆往孩子們身邊挪一挪,嘴裡念叨著:“娃兒們嫩,可彆凍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