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天子的兩幅麵孔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1章 天子的兩幅麵孔,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成梁就是遼東的雄鷹。
而朱翊鈞此時便是熬鷹人。
從馮保將遼東,薊門軍務調配的事情,告知李成梁之後,朱翊鈞就已經做好了一係列的安排等著李成梁呢。
不過,讓朱翊鈞出乎意料的是,李成梁去找張居正了,還專門說了此事。
朱翊鈞熬鷹的經驗尚淺。可張居正卻是妥妥的經驗豐富的老熬鷹人了。
李成梁這隻鷹本就在張居正的籠子裡麵關過一段時間,後來是被朱翊鈞給放出去的,現在 他主動飛回去,被張居正一頓狠狠訓斥,傲氣少了許多。
此時,又到了朱翊鈞的手上,他也少做了很多事情。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皇帝陛下說的這短短幾字,如一把雙刃劍,在帝王與將領間劃出複雜軌跡……
於皇帝而言,此乃心頭隱憂,皇權至上的時代,統治根基是對各方的掌控……地方官府的掌控,邊疆軍隊的掌控,是自上而下的穩定統治的基礎。
將領率軍在外,若以此為據不遵君命,皇權便受挑戰,雖然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皇帝難實時掌握,理解將領需隨機應變,卻也怕其借故專權,擁兵自重,威脅帝國統治。
在曆史上,“將在外”之態失控的事件,可是經常發生,最終釀成大禍,山河破碎,盛世不再。
對將領而言,這是催命符咒。這句話雖然不賦予臨機決斷權,可一旦用之不當,後果不堪設想……
朱翊鈞說的輕鬆,但李成梁,戚繼光兩人卻不能聽的輕鬆,在接下來的對話中,他們兩人都要謹慎對待。
特彆是李成梁,已經被記在本本上的人了。
胡宗憲輕咳一聲,打破了殿內短暫的靜謐。他神色沉穩,目光在戚繼光與李成梁身上稍作停留,緩緩說道:“陛下,經臣與兵部諸位大人反複商討,有一項人事安排,還望二位將軍知悉。”
朱翊鈞點了點頭,示意胡宗憲接著說下去。
“宣府的李如鬆,薊鎮的戚金,皆為我大明難得的將才。如今薊鎮與遼東防務吃緊,為使兩地部署更為合理,防務更為穩固,擬將李如鬆從宣府調回,任職薊鎮副總兵。戚金則調往遼東,與麻瑾一同擔任遼東副總兵。如此安排,或能讓兩地防務相得益彰。”
胡宗憲說完之後,朱翊鈞便看向了李成梁,戚繼光兩人。
將兩人此時的表情變化,儘收眼底。
他輕輕挑眉,目光炯炯地問道:“二位愛卿,你們覺得此番安排如何?”
李成梁趕忙上前一步,一臉誠懇急切:“陛下,胡尚書此安排,實乃高瞻遠矚!臣方才細想,李如鬆能回薊鎮,是他的榮幸與機遇,。至於戚金來遼東,更是讓遼東如虎添翼。陛下,臣對戚金之才萬分欽佩,絕無半分私心。臣深知,一切安排皆為大明江山,臣願以全家性命擔保,定會與戚金通力合作,保遼東安穩,若有差池,臣提頭來見!”
戚繼光亦緊跟隨其後朗聲道:“陛下,臣無異議。”
在兩人說完之後,朱翊鈞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接著說道:“朕決意整飭禁軍,新設禁軍三營,兵員兩萬有餘,皆從京師三大營選調。這些事情呢,你們都知道,然這些人未經實戰磨礪,朕擔憂短期內難成戰力。”
他稍作停頓,加重語氣:“朕打算從遼東與薊鎮各抽調一千精銳兵士,這些須是久經戰陣、驍勇善戰之輩,最好是緊跟你們身邊的親信親兵。將他們調至禁軍,以充戰力,傳授實戰之法。”
“朕會安排將他們的家眷遷至關內,讓他們無後顧之憂。薊鎮兵馬多來自南北各地,遼東軍士多為本地人,李愛卿,你務必配合遼東的巡撫衙門將此事辦好。”
一千精銳兵士。
李成梁麵露遲疑,抱拳說道:“陛下,遼東局勢複雜,抽調一千親信親兵,恐對當地防務略有影響,且安置家眷,諸多事宜繁雜,恐難一蹴而就。”
而戚繼光卻沒有多說什麼,他手下能作戰的士兵,大多數都是職業軍人,背井離鄉的,在薊鎮當兵,跟在北京城當兵,沒有什麼區彆,反而,在京師福利待遇還稍微好一些。
而朱翊鈞在聽完李成梁的話後,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而後看向李成梁,在李成梁看到少年天子冷漠的眼神後,趕忙低下頭去,這個時候他已經後悔說這句話了。
“寧遠伯,朕是在跟你商量?”
“朕不是在跟你商量……”
一個疑問語氣,一個肯定語氣。
李成梁聽到之後,趕忙跪下身去:“臣知罪,陛下息怒。”
朱翊鈞也不著急讓李成梁起來。
“禁軍關乎京師安危,朕意已決。你是朕的心腹重臣,朕信你有辦法兼顧各方。”
“是,陛下,剛剛臣一時蒙了心,還望陛下恕罪。”李成梁說著,一個頭磕在了地上。
“能不能辦?”
聽到這句話的李成梁,趕忙抬起頭來:“陛下,能辦,臣能辦……”
“肯不肯辦……”
李成梁趕忙又道:“陛下,臣願意,臣打心眼裡麵願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