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悶聲發大財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9章 悶聲發大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不是嫡子,他老子朱載坖也不是嫡子。大明朝三代無嫡長,這是實際上發生的事情。
若是自己的皇後在明年,生下一個兒子,是長子,又是嫡子,政治意義已經高於現實意義了。
老百姓都知道生個兒子繼承家裡麵的那些田,那些泥瓦房,對於帝國王朝來說,子嗣更加重要,一個嫡長子代表的是國運,是正統。
朱翊鈞頗為興奮,他帶著馮保等人,直接離開了乾清宮,去了坤寧宮看望。
坤寧宮中,紅綢輕舞,宮燈搖曳。
精致的香爐內焚著淡雅的香料,絲絲青煙嫋嫋升騰,為這宮殿增添了幾分溫馨與靜謐。
皇後林素薇端坐在榻上,身著一襲繡著鳳紋的錦緞華服,雖妝容淡雅,卻難掩那由內而外散發的高貴。
侍女們垂首而立,個個臉上都帶著抑製不住的笑意,整個坤寧宮沉浸在一片喜氣洋洋之中。
朱翊鈞帶著馮保等人匆匆步入坤寧宮。
而林素微起身想要行禮,卻見朱翊鈞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握住林素微的手,眼中滿是關切與寵溺:“皇後,朕聽聞喜訊,歡喜不已,你可有不適?”
林素微微微欠身:“臣妾多謝陛下關懷,此刻安好,隻是這突如其來的驚喜,讓臣妾亦有些惶恐。”
“此乃大喜之事,高興還來不及,莫要惶恐,莫要惶恐……”
皇後有喜,報喜的有三撥人,分彆是皇帝處,還有兩宮皇太後處。
而朱翊鈞剛與林素微坐下,便聽宮外傳來通報。
陳太後,李太後兩個人都來了。
朱翊鈞與皇後趕忙起身相迎。
李太後隻有在她的宮殿中,會穿戴道袍,出了自己的宮殿,穿的便是太後的常服。
兩宮皇太後臉上皆洋溢著笑容。
特彆是陳太後,而朱翊鈞一樣,一進來便直接上前握住了林素微的手,上下打量著林素微,越看越滿意……“皇後,你如今有孕在身,定要好好調養,切不可勞累。”
林素微輕聲應道:“多謝母後關懷,臣妾定當謹遵教誨。”
而李太後就跟在身旁,笑著說道:“此乃上天眷顧,帝君賜福啊。‘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今皇後有喜,此乃大明之乾元盛事……”
朱翊鈞聽著自己生母說的這些頗為深奧的話,有些無語,而林素微卻也是趕忙開口說道:“母後潛心修道,蔭福陛下……”
朱翊鈞苦笑一聲,心中暗道:“什麼修道蔭福,還不是自己經常鍛煉,身體倍棒,還有自己的節製,這他媽是科學,可不是修道修來的……”
可林素微的這番話,讓李太後卻卻極為開心。
現在的她都已經開始煉丹了,也到了最花銀子的環節,僅萬曆六年一年,隻在煉丹這一件事情上麵,便花了宮裡麵數十萬兩銀子,最重要的是,銀子也花了,時間也花了,煉製出來的丹藥,品質卻遠遠不如世宗皇帝煉製的。
還是沒有世宗皇帝的天分。
眾人坐下之後,兩宮皇太後又叮囑了林素微一些事情,隨後分彆指派了他們宮裡麵,辦事得力的下人,到坤寧宮中伺候……
兩宮皇太後在坤寧宮中呆的時間並不長,而朱翊鈞卻是留宿在了坤寧宮,前麵一大堆事,推到了明日。
當然,這個留宿隻是留宿,深夜時分,什麼故事也沒有發生……
次日是朝會日,朱翊鈞早早的起床,離開了坤寧宮。
這次朝會,是萬曆六年最後一次朝會,也是目的性最強的朝會。
這就是朝廷的總結大會,要讓皇帝對於國家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
除了稟告之外,還有要詳細的記錄呈送,讓皇帝差人查詢,驗明真偽。
還有六日,新年便要到了,而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候,各部衙門都在算賬,內閣結合,也將總賬給算完了。
大明朝家,在這個時候,還是內閣當著呢。
朝堂之上,氣氛肅穆。張居正身著一品朝服,手持笏板,穩步出列,向朱翊鈞行禮之後,便開始了長篇奏報,而眾多官員也都豎著耳朵仔細的聽,這份稟告,算是後世的政府報告,可信度超八成。
也能說明,此時大明朝的真實情況。
對於百官們來說,機會可是很少的。
“陛下,今歲新政推行,雖遇諸多艱難,然亦有成效斐然之處。且先論賦稅之事,秋收之際,總計收納賦稅五百三十二萬兩白銀,此乃各地百姓辛勤勞作與地方官員勉力征收之功……“
’然,天有不測風雲,其間多地遭受災荒,民生艱難。陛下秉持民生為要之聖念,在今年下了七次恩旨,恩準酌情減免賦稅,以安百姓之心。各地依旨意減免賦稅之數,約計九十六萬兩。”
“災荒即臨,賑災之事刻不容緩。朝廷撥款一百三十六萬兩白銀,以解受災百姓燃眉之急,使百姓得以熬過災厄,不至流離失所。此亦彰顯陛下愛民如子之仁德,與我大明以民為本之風範。”
“再者,兵部調配一百八十萬兩白銀,一百三十萬擔粟米,皆用於軍備整飭、邊地防務以及將士糧餉。薊門、遼東等邊陲要地,得此軍資,防禦更為穩固,將士士氣亦得以提振,保我大明邊疆安寧,此為固國本之要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