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正是拚的年齡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4章 正是拚的年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居正的稟告之中,也說了一些新政推行之時的問題。
比如,有大批次的官員,消極怠政,跟內閣不老實,玩心眼,喪失為官信念,摒棄對天子的忠誠,被考成製度,懲處了一大批。
最高的是,河南巡撫,顧名。
這老家夥最滑頭,判的最重的也是他,都六十多歲的老頭了,被三司辦了一個流放遼東的結果。
當然,這些朱翊鈞也都清楚,改革,保守,左右之分,永遠都是在發生變化的……
麵對激烈,來勢洶洶的新政,各地的官府,要嗎,隨著大勢而行,要嗎,就是拖一拖,玩點心眼……
整個乾清宮中,除了陳矩,馮安之外,就隻有朱翊鈞,張居正兩人 。
君臣二人,麵對麵坐著。
本來,兩人的氣氛很是融洽。
可張居正在稟告完新政之後,躊躇片刻,竟開口說道:“陛下,臣有一心事,欲向陛下坦言……”
朱翊鈞笑著說道:“張師傅,請講。”
“臣如今已五十有四,精力漸不如往昔……”
“自臣入主內閣,至今已達六載,雖殫精竭慮,然臣恐長此以往,思維漸趨固化,難有更多創新之策以佐陛下……”
“內閣之位,關乎朝政興衰,理應賢能者居之,使朝政有更大之變革與進益……故臣懇請陛下,許臣於萬曆八年告老還鄉,陛下可另選賢臣入主內閣,如此於大明社稷,方為長遠之福。”
什麼,提前兩年辭職呢。
萬曆八年歸鄉……
朱翊鈞乍聞此言,如遭雷擊,差點從禦座上蹦起,臉上滿是驚訝與不解之色,急道:“愛卿乃朕之股肱,大明之棟梁,新政方興未艾,正需愛卿掌舵,怎可於此時離朕而去?”
在真正的曆史上,也就是到了萬曆八年的時候,張居正想要辭職,當然,其內心是如何想的,無從考究。
但,自己作為天子,對他也沒有什麼猜忌,信任拉滿,為何,還要辭職。
“陛下,到了萬曆八年,臣可就五十六歲了……”張居正輕聲道:“臣,沒有告訴過陛下,臣早些年,曾得嚴嵩的看重,與他私交頗深,他老了之後,內閣的權柄,就到了他的兒子嚴世番的手上,臣也怕自己走了嚴嵩的老路……”
“嚴嵩豈能與朕的老師相提並論……愛卿不是嚴嵩………”說到這裡,朱翊鈞有所停頓,而後歎了口氣繼續說道:“朕也不是皇爺爺……”
“張師傅不要多想,執掌內閣,照料好自己的身體,你我君臣二人,定能成為大明君臣千古佳話啊……”
朱翊鈞飽含深情的說道,要不是怕張居正接受不了,他差點說出來,五十八歲正是拚搏的時候,後世,還不到退休年齡呢,你這回去,不符合政策啊。
朱翊鈞的這番飽含深情的言語,張居正也是受用,不過,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在張居正看來。
再用兩年,朝廷就能將新政徹底推行下來。
他留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對於新政來說,並不算是一件好事,因為,他代表新政,帝王之心,深沉似海。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沒有安穩下台,那麼新政也會受到影響……
當然,放棄權力,張居正心中也是不舍,可,他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而在他麵前,這個年輕的君主,雖然此時著急的挽留著他,可張居正更加清楚,天子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自己在朝中的威望,伴隨著新政的推行,越來越高,遲早有一天,會擋路的。
那一天到來以後,年輕的君主同樣著急,想著用什麼樣子的手段把絆腳石,一腳踢開……
“陛下,還有兩年呢,兩年的時間變數太多,古人雲,五十得知天命,早兩年走,晚兩年走,都是要走的,大明朝靠的是陛下,而不是臣……”
聽到張居正的話後,朱翊鈞有了些許的恍惚。
張居正病逝於萬曆十年 ,他此番無心之言,就如同對於未來的預示一般……
在後世改革的大背景下,張居正的形象,被塑造的很是光輝,但,他並不完美。
就比如,好色。
這個好色的詞語,跟張居正出現在一起,很怪異,但卻是事實。
年近六旬,政務繁忙,身心疲憊,體質虛弱,但張居正仍然沉溺聲色,常有美人陪侍左右。
戚繼光每年都會讓人在登州老家,購買附近漁民到黃海捕獲可以壯陽的海狗,定期送張府中。
張居正喝了這種湯以後,奇熱攻心,陽亢無比,雖數九寒天,頭頂出火,導致頭發稀疏,熱火燒身上延至頭,冰雪天也不戴帽子,他此時戴著官帽,是必須要帶的。
每次從乾清宮離去,一出門,便要將官帽摘掉。
而張居正是朱翊鈞的老師,朱翊鈞當然不能反過來教育他,你可要節製這樣的言語,隻能暗中搜羅名醫,送到張府中為其調養身體,在萬曆五年的時候,李時珍就在張府中住了半年 。
“朕不準許……愛卿不要有這個想法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