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安排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8章 安排,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有兩次生命,當他意識到隻有一次的時候,第二次生命便開始了。
馮保,張居正等人,早就開始了第二次生命。
而朱翊鈞才剛剛開始。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即便朱翊鈞成為了皇帝,這麼多年,他也一直在規則內行事,可,遭到刺殺之後,他突然不想妥協了。
而他的第二次生命也開始了。
馮保從城外歸來,得皇帝陛下召見。
此時乾清宮中,張宏,張誠,馮安,陳增等數十名太監正在候著。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陳矩,從南京被調遣回來的。
陳矩在嘉靖二十二年,九歲的年齡入了宮,初時在司禮監高忠名下辦事,辦事得力,膽大心細,三十歲的時候便成為了陳洪的左膀右臂,在乾清宮服侍了先帝四年之久,陳洪被馮保驅逐之後,已經成為禦馬監提督的陳矩,被馮保看作最大的對手,也將其趕到了南京城,擔任南京監軍。
他從南京回來,是得了皇帝的密旨。
馮保到現在也不知道,陳矩已經回來了。
朱翊鈞坐在龍椅上,手中拿著一本書,細細的看著。
禦案下的太監們恭敬地站著。
宮裡麵關係,簡單明了,從姓氏就能看出來很多東西。
太監也是有傳承的。
資源,權力,都是按照姓氏傳承。
張宏是張鯨,張誠的乾爹,在宮裡麵資曆老,現任司禮監秉筆。
而張誠也是司禮監秉筆。
而馮安是馮保的乾兒子,原本姓王,為王安。
這是一個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在曆史上馮保倒台之後,特意囑咐馮安改為原姓,曆史記載的也都是王安。
他是個較為年輕的宦官,此時隻有二十多歲,有一手好字,司禮監頒布地聖旨,大多數都是他寫的,這也是為何,他這麼年輕,可以被馮保拉到司禮監最後一位秉筆的原因。
而馮安在宮廷裡麵是常青樹,在原先地曆史上,萬曆二十二年,四十多歲的馮安由陳炬推薦,命為皇太子伴讀。
當鄭貴妃謀立己子為皇太子,皇太子處於危機之時,多由王安保護。
明光宗即位之後,這個王安也最終成為了掌印太監。
可光宗皇帝就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光宗去世,熹宗即位,王安協助天啟將李選侍移出乾清宮,遷住噦鸞宮。
馮安,也就是王安,三大案幾乎全部經曆了,並且還在其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
魏忠賢、客氏得勢後被殺……
而這些人早早的就在乾清宮中等待。
宮廷的清查,在這麼多天中,一直沒有斷過,但並未涉及到更大的權力爭鬥,有品級的太監,幾乎沒有受到牽扯,當然,這也是馮保思考再三後下的決定。
而等了沒多久,馮保便踏上了乾清宮。
他一眼一眼便瞥見了陳矩,心中雖驚,卻不動聲色,沉穩上前向皇帝朱翊鈞行禮,朗聲道:“陛下,臣已將張鯨妥善埋葬,諸事皆已辦妥。”
朱翊鈞放下手中書卷,看向馮保:“辛苦馮大伴了。”
隨後朱翊鈞目光威嚴地掃過眾人,緩緩開口道:“朕此次遇刺,深感宮闈安保之鬆懈,護衛之製,必須重整,陳矩原本就在乾清宮當值,侍奉先帝,朕此次便想讓陳矩在乾清宮伺候。”
陳矩趕忙出列,跪地謝恩:“奴婢定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隆恩。”
馮保心中一緊,臉上卻仍維持著恭敬,剛欲開口,朱翊鈞又道:“馮安,你亦有才能,可協同陳矩,共同輔弼此事,你二人一文一武,朕,用的也放心。”
馮安上前叩首:“奴婢遵旨,必與陳公公齊心效力。”
這一番安排,既給了馮保些許顏麵,未將其勢力在乾清宮中全然架空。
朱翊鈞繼而望向馮保,目光深邃:“馮大伴,你於宮中多年,經驗老到,朕仍需你總領司禮監,與內閣諸臣周旋,協理朝政。然朕已至弱冠,日後朝堂之事,朕亦要多親力親為,望你能體朕心意,莫要辜負朕之信任。”
馮保伏地應道:“陛下聖明,臣自當殫精竭慮,為陛下效命。”
話雖如此,他心中卻已明了,皇帝這是在不動聲色地削減他的權力,重新布局宮廷勢力。
雖然皇帝陛下很信任他,但他卻知,自己在宮裡麵不可能大權獨握。
陳矩回來,當年的陳洪一係,又要重新抬頭了。
在這宮廷權力的旋渦之中,唯有順勢而為,方能保全自身的權勢地位。
朱翊鈞又看向,張宏,張誠等人。
張鯨之所以能夠給馮保打擂台,不全是因為朱翊鈞寵幸,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張鯨的身後,有著張宏的宮廷勢力。
實際上,張宏,張誠兩人在此次風波之中,最為擔驚受怕,對於馮保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能夠將他們扳倒,到時司禮監便真的成了馮保的一言堂……他們到現在也想不通,馮保為什麼會放棄這次機會。
“張宏,張誠……”
兩人出列:“奴婢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