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洛神賦圖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7章 洛神賦圖,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馮保在得到皇帝陛下的允許之後,讓宮外守候的那些小太監進入了乾清宮,又讓眾人搬來了一張長桌。
朱翊鈞站在長桌前,等待著賞畫,張鯨也有了用武之地,端著一個木盤,上麵擺放著形態各異,皇帝陛下珍藏的寶貝印章。
而馮保先是從第一個太監手中,接過他手中的畫卷,畫分三卷,馮保先是打開第一卷放置在長桌上,緩緩打開。
而站在旁邊的朱翊鈞,隻看一個開頭,便被吸引住了目光。
隨著畫卷的展開。
朱翊鈞脫口而出:“洛神賦圖,這是臨摹版本,還是顧愷之的真跡。”
馮保將第一卷完整展開後,看向朱翊鈞,笑著說道:“陛下,奴婢覺得八成是真跡,不過,即便不是真跡,也比宮裡麵那副宋摹本的要珍貴許多,紙張,顏料,都是唐朝前難的工藝……陛下用了章,那他便有十足的把握,是真跡無疑了。“
而這個時候的朱翊鈞,也聽不下去馮保對自己說的話了,他附身在長桌上,細細的打量著這副畫。
洛神賦圖傳為東晉顧愷之的畫作,是根據曹植的洛神賦而創作的。
超古代版本,人神情未了,或者,也可以說成是,叔嫂情未了……
在前世的時候,朱翊鈞在網上看到的是網絡上的圖片,而在此時,那副圖片的真跡,也就是宋代臨摹本,到了自己的手中,初時,他愛不釋手,珍貴的緊,那幾日,天天想著,蓋什麼印章較為合適,到現在,心裡麵都沒有一個
即便是宋代的摹本,那也是非常非常珍貴的。
沒成想,他竟然能夠見到顧愷之原畫作真跡……即便隻有八成的把握。
在曆史上,顧愷之畫沒有畫這副畫,都是傳說啊。
“張鯨啊,去,去把朕的那個洛神賦圖找來,朕對比一番。”
“是,陛下。”張鯨聞言,便將手中的木盤交給了身後的人,自己離開了乾清宮,去拿另外一副洛神賦圖了。
而朱翊鈞在張鯨離開後,還在仔細的看著畫。
馮保就站在一旁,安靜的等待著,他是字畫的名家,研究的很透,但他也拿不準這到底是不是真跡,可即便不是真跡,也是仿品中的佳品,比陛下手中的那副,確實要好上許多。
不一會兒,張鯨抱著宋摹本到了,他將畫也平鋪到了旁邊。
馮保帶來的畫卷,要比宋摹本寬上兩個手掌。
其畫中的景象描寫,幾乎一致。
這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曹植遇神女,神女是嫂子。
神女身影,翩若驚鴻,宛若遊龍,身影時隱時現,像輕雲攏月,浮動飄然,似回風飄雪,遠而望之,是神女,走近一看,是大嫂……
畫中的曹植與神女相比,少了脫塵的仙氣……可他身後的諸多隨從,卻要在彰顯著曹植在世俗之間擁有著權威,跟神女談戀愛,也不用像牛郎一樣,去乾偷衣服這樣的下頭事……
整的一幅畫,就是相遇,相戀,離彆。
相遇的二人,顧盼之間,眉目傳情,透露出無儘的纏綿,相戀的二人,互訴衷腸,表達愛意,羨煞舔狗,離彆二人,向來緣淺,奈何情深,一人苦苦挽留,一人依依不舍,而後,曹植坐看神女上天……
馮保再次開口:“陛下,用印吧,這下麵可乾淨的緊了,除了顧愷之的落款印章,再無其他的了……”
朱翊鈞聽到馮保的話後,站起了身,目光也從這幅畫上移開。
“大伴,這可能是真跡啊,朕若是用了印,後世的人,會不會心中編排朕呢。”朱翊鈞輕聲問道。
在麵對清明上河圖的時候,朱翊鈞毫無壓力,因為前麵蓋印的人,很多。
可眼下這副,除了顧愷之的小印之外,再無他物。
“陛下,雖是珍貴,但不知真假,即便流傳後世,後人也不知這幅畫到底是真是假,有些傳言,這宋摹本,本就是第一個版本,顧愷之根本就沒有做出這幅畫,陛下若是蓋了印章,這副畫,便 就真的成了顧愷之的原作了,更何況,陛下是天子,是九州共主,您為朝廷社稷操勞,就這一點愛好,蓋個章,加個印,也是顧愷之的福分。”說道這裡,馮保略有停頓,他想到了清明上河圖的命運,而後又加上一句:“陛下,物以稀為貴,隻蓋一印,最好,奴婢找來工匠,給您裱續一段,您提一番洛神賦,可為千古佳話……”
朱翊鈞聽完馮保的話後,不住的點頭。
“甚好,甚好,大伴說的有理有據啊……”
“就按你說的辦。”
說著,朱翊鈞朝後擺了擺手。
端著木盤的小太監走上前來,朱翊鈞在盤子上,挑了又挑,最後還是選擇了大明天子印。
而後,便是果斷的在顧愷之的小印旁邊蓋上了自己的天子印。
蓋完之後,朱翊鈞隻覺得精神氣爽。
而後,朱翊鈞又看了一會兒後,便讓張鯨收了起來。
當然,馮保接下來拿出來的書畫,讓朱翊鈞更是大吃一驚。
女史箴圖,同樣被傳為顧愷之的作品,原有 十二段,在後世僅存九段,也是臨摹本,而這一回,馮保從孔家帶回來的可是真正的十二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