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6章 不宜再續其衍聖之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清宮中。

朱翊鈞正拿著海瑞的奏疏看呢。

海瑞的奏疏,與馮保的密信,雖然通過的渠道不同,但,到達的時間,都是今日上午。

也就在路上跑了一天一夜。

看著海瑞的奏疏,朱翊鈞時不時的笑了笑。

難得能見自己的海師傅破防啊。

海瑞在給皇帝陛下的奏疏中,言辭懇切,痛陳馮保的胡亂作為,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張。

“馮保同赴濟南之事,臣所見所聞,真乃觸目驚心。馮保其人,身為陛下近侍,本應恪儘職守,輔弼聖躬,然其行止卻全然相悖,肆意妄為,實令臣憤恨難平……”

“聖公者,乃聖人之後,世受尊崇,其地位之高,關乎天下士林之望,係於我大明禮教之根本,自太祖高皇帝開國以來,曆代君主皆對衍聖公優禮有加,蓋因衍聖公一脈承繼先聖遺風,於弘揚聖道、教化萬民之事上,功不可沒……”

“當此新政伊始之際,天下方待革新,正需穩定人心,凝聚士人之誌,孔府,其一舉一動皆為天下矚目,安能輕易擾動?”

海瑞的奏疏,對濟南即墨的調查事情彙報的不多,滿篇都是在說,馮保的無賴,孔府的重要。

朱翊鈞看了許久之後,放下奏疏,笑了一聲道:“朕的大伴,還真的是給朕解氣啊,把衍聖公一頓好打。”

一旁的張鯨聽著心裡麵很不是滋味。

但他依然不能讓皇帝陛下的話,落在了地上。

“是啊,陛下,馮公公手腕硬,法子多……”

聽到張鯨的話後,朱翊鈞點了點頭:“所以啊,你也要好好的學,朕還真的希望,此次去的人是你。”

“是,陛下,奴婢一定好好看,好好學。”張鯨趕忙應道。

看完海瑞的奏疏後,朱翊鈞便又打開了馮保寫的密信,也挺厚的,寫的也挺多,他拆開查看起來,這一看,臉上原本輕鬆的表情,立馬就消失了。

馮保玩真的呢。

信件上說。

衍聖公已經認罪。

焚書案的主謀就是他。

他在隱射朝廷,隱射陛下。

鐵證如山。

毋庸置疑。

在衍聖公犯了大罪的前提下,馮保又給陛下想了兩個處理方案。

第一個就是辦了他,把孔家的衍聖公府,給廢了,讓朱熹的後人來乾,名號馮保都給想好了,續聖公。

“陛下乃受命於天,乾綱獨斷,聖德昭昭,普照九州。彼衍聖公身為臣下,不思竭誠儘忠,反以隱晦之跡,淆亂視聽,此罪實大不敬,乃玷汙祖宗先賢,有負聖裔之尊名,亦壞我朝綱常之序也。”

“且其於諸多事宜上,肆意妄為,全然忘卻自身所擔之責。其府中之事,亦多有乖張之處,致士林之間,或有微詞。值此新政欲大力推行之際,天下人心待穩,士子之誌需凝,而衍聖公如此行徑,實於大局有礙,安能再容其居於高位,承此衍聖之號。”

“奴婢竊以為,聖道傳承,當擇賢能而授之。今觀孔氏一族,自先聖以降,累世受封,享儘榮華。然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彼已傳諸多世矣,其德其行,或已不複往昔之盛。今既出此等悖逆之事,實不宜再續其衍聖之位。”

“而朱熹朱文公者,其學其德,皆為當世所崇。文公一生,精研聖學,闡發義理,所著之書,澤被後學無數。其後人會之朱氏,亦秉持家訓,多有賢能之士。奴婢思忖,莫若廢此衍聖公之位,令孔氏搬離其府第,各安其業,或耕或讀,勿再以衍聖之名行於世。

“可另立會之朱氏為聖裔之繼者,賜號“續聖公”。如此,一則可懲孔尚賢之罪,以正朝綱;二則可使聖道傳承有新賢能承繼,開創新之紀元,令天下士子重歸正道,一心向學,皆仰聖恩,鹹服陛下之明斷也。”

看完這些後,朱翊鈞徹底麻了。

這個想法。

真是天才啊。

自己可從來沒有過。

孔家在山東積累的財富。

富可敵國啊。

讓他們搬離孔府,離開山東,他們的家財,田地,不都是朝廷的了嗎。

朱翊鈞有些動心,可思考片刻後,還是歎了口氣,自問自答道:“是不是吃相太難看了,應該不難看吧。”

一旁的張鯨聽著皇帝陛下的話後,也不知道該接不該接,主要是他也沒有聽懂。

而第二個方案,相對來說,溫和一些。

現在的衍聖公府,私產龐大無比,但還在領著朝廷的俸祿。

抓住衍聖公府,這次犯了天大罪過的機會,將他們的田產家當沒收,以後,他們也不能在置辦田產家業,隻能拿著朝廷的銀子生活,當然,孔府他們隻擁有居住區,沒有所有權。

都是皇帝陛下的。

而在第二個方案中,衍聖公府的尊貴地位能夠保存下來,但麵子保住了,裡子可就沒了。

朱翊鈞看完馮保的書信後,在兩種方案上,思考許久之後,還是偏向了較為溫和的那種。

這不是因為朱翊鈞對孔家心存好感,而是單純的怕惹了太大的麻煩,影響新政的進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