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1章 天子之威,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居正等人趕出來的這一套改革,看似並不徹底。

但卻最為適合此時大明的國情,也是最有機會推行下去的。

換種說法,就是能夠讓金字塔頂端的那一小部分人,受到麻痹,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讓他們慢慢接受,而後慢慢改變。

張居正已經不是少年郎了,他當然知道自己主導的改革不徹底,但他也相信,此時的皇帝陛下能夠察覺出自己的不徹底,但,他卻是在鋪改革的這條道路。

皇帝陛下還很年輕,他還要在天子的位置上,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他有很多的時間,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而朱翊鈞沒有反對張居正保留三品以上官員的部分特權,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

他明白,在這個時期,想要做出徹底的改變,幾乎不可能完成。

大同,可能在未來會成為現實。

但在此時的大明,沒有他實現的土壤。

天高皇帝遠……

這一句話便能說明一切。

原本一直緊張的張四維,在聽到張居正最後的這段話後,心裡麵卻是鬆了一口氣。

說白了,他是朝廷的重臣,讓他繳納稅銀,他是能接受的,無非就是每年交給朝廷幾十兩銀子,但,若是讓他的兒子們,也要參加徭役,他是斷然不能接受的。即便這個徭役可以用銀錢來填補,也不行。

因為這已經涉及到了身份,體統,以及家族的顏麵……

當然,張四維的心理,也是朝中一大部分的人的真實心理,他們當了官,為朝廷辦事,為天子辦差,總是要有特殊性吧。

而徭役最能體現這個特殊性。

海瑞實際上是有些不滿意的,若是之前的他,隻怕早就開噴了,可有所改變的海瑞,還是選擇了忍耐下來,因為他知道,若是此時自己還要質疑,那新政的推行便遙遙無期,不管如何,先讓朝廷動起來。

隻要動起來,一切都好說。

皇帝陛下的話音落後,張居正又開始說了最為重要的一條。

那就是稅收製度的改變。

“陛下,這第四條乃是征收稅銀之變革。往昔我朝征收稅賦,品類繁雜,糧食布帛等物皆入其中,然轉運存儲之際,折損巨大,且核算不便,易生舞弊……“

“臣曾有以銀代物之議,未得陛下允準。今臣思之,可許以銅錢、白銀並行之法征收稅銀……”

“若是百姓家中銅錢也不足的話,百姓或以家中所餘糧食按市價,兌給官府,由官府出麵將糧食出售,朝廷隻收銅錢,白銀,如此,既可便利於民,使其繳納稅賦更為靈活,又可減少折損,使國帑充盈。”

朱翊鈞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不過,他還是沒有開口,讓張居正繼續往下說。

“陛下,還有這第五條,便是考成法於新政推行中對官員之約束,考成法乃朝廷為整飭吏治、督促官員勤勉政務所設。若有官員對新政陽奉陰違,或公然反抗,致使新政難以推行,此等行徑實乃誤國誤民。當依考成法嚴究其責,輕則罰俸降職,使其知敬畏,重則罷官削籍,以儆效尤。唯令官員皆恪儘職守,積極推行新政,方能保新政暢行無阻。”

朱翊鈞心中清楚。

不管是如何的改革,首先對付的都是人。

在此時的乾清宮中,就有張四維這樣一個大地主存在。

他故意清了清嗓子,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張四維說道:“哼!若有那等不知好歹的官員,定要嚴懲不貸。張愛卿,這新政細則,朕大體知曉了,朕決定可行,朕的東閣大學士,你如何看……”

張四維一聽,臉色一變,便趕忙出列道:“陛下,臣覺得可行。”說到這裡,張四維略有停頓,又怕自己的回答太過蒼白,而後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當曉諭天下,使百姓、官員皆明了新政之要義……還需遣專人巡查各地,確保新政落實無誤,若有違規,及時糾正懲處。”

他原本以為,張四維會扭扭捏捏呢,沒想到軟的這麼快,沒有一點掙紮。

“如此甚好,海愛卿呢,覺得如何?”

“陛下,臣覺得可行,但臣還是想問,什麼時候才能推行。”海瑞抬頭看向了站在他前麵的張居正。

朱翊鈞也同樣把目光放到了張居正的身上。

“陛下,內閣籌備已然完成,三日之後,可召大朝會議事,當文武百官之麵,奏陳新政。”

朱翊鈞點了點頭:“朕也覺得該開始了,對了,朕對那個銅錢,白銀繳納賦稅呢,還是有一些疑問,馮保……”

“奴婢在。”

“將西苑工匠所鑄的那些幣,拿出來讓眾位大人們看看。”

“是,陛下。”

馮保便從禦台上走下,朝著內殿走去,不一會兒,馮保便端來了一個木盤,紅布上麵擺放著十幾枚銅幣,一枚較大的銀幣,一枚較小的金幣。

這個東西,朱翊鈞在萬曆四年的時候,便一直在銅,銀,金這三種材料不停的調試,搞了一年,終於有了最終的體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