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4章 問政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朝建國兩百餘年後,文官集團發展迅速。

到了此時,在朝堂之上,出現了兩個極致的代表,一個叫海瑞,另一個叫張居正。

海瑞,正氣浩然,公正廉明,不畏強權,各地老百姓心心念念的青天老爺……

張居正,忍辱負重,力挽狂瀾,不顧個人毀譽也要造福天下……

他們二人是兩個極致,但二人都是心懷家國天下之人,都力圖用自己的方式忠君愛國,體恤百姓……

海瑞是激進的理想主義者,他敢罵皇帝,敢罵群臣,敢站在主流的對立麵,力圖站在個人道德層麵,身體力行用儒家信仰治一方百姓,護佑一方百姓。

無疑,海瑞是曆朝曆代,群臣的楷模,然而或許也隻能成為“楷模”,完美的理想主義者,但他永遠也成不了曆史的主流……

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結黨營私,爭權奪利才是曆史上那些佼佼者的主流信仰……

張居正是是理性而務實的改革派……理性務實兩個字,讓他在為官的路上,選擇自了與海瑞截然不同的道路。

嘉靖二十四年他成為進士,那個時候,剛入仕途,他也曾理想過,也曾掙紮過,不過,在嘉靖三十二年,他告辭歸鄉的三年的時間內,他也悟了。

他慢慢的接受,進入主流群體,成為了大明朝眾多官僚中的一員,多年的磨練,讓他善於鬥爭,也讓他能夠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力圖國家製度的改革。

嚴嵩高拱等人的存在,讓他明白一個道理,隻有擁有權力,他才能做一些事情。

至於於個人道德層麵,張居正是遠遠比不過海瑞的。

他享受奢靡,也接受民間鄉紳巨富的政治獻金……

但張居正掌權的時間段,讓大明朝重新煥發了活力,當然,他同樣也埋下了隱患。

一人之力終抵不過曆史長河。

海瑞,張居正皆如此……

在這場爭執中,海瑞占據了上風,他的理想主義,在這個時刻戰勝了理智,戰勝了務實。

張居正留下那句,大明的社稷輸了的話後,便快步離去。

而海瑞看著張居正離去的背影,默默不語……

張居正氣衝衝的回到了內閣,申時行,張學顏兩人也回到了內閣。

他們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後還是申時行開口說道:“閣老,這個丁稅真的要廢除,這可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咱們的一條鞭法,將丁稅並入了田賦之中,想來,這也應該能滿足陛下的要求啊……”

丁稅主要以人口為征收對象,按丁口數量征收,這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許多百姓因不堪丁稅重負而生活困苦,甚至出現逃亡現象,而在曆史上社會動蕩的時候,朝廷通常都會針對這個丁稅的減免,和變革展開。

但不管如何變革,換了什麼名目,收取的稅是不會少的。

為了逃避丁稅,諸多的百姓成為隱匿人口。

張居正歎了口氣:“陛下一直都覺得丁稅是我大明稅製混亂,人口隱匿的罪魁禍首,許久之前,他就曾對我說過丁稅之事,今日舊事重提,想來,攤派他是不同意的。”

聽完張居正的話後,張學顏緩緩說道:”那陛下難道是想徹底一些,按照田畝進行收稅,與百姓家中的人丁,不再牽扯……”

張居正隻是點了點頭。

申時行趕忙說道:“那這個變化太大了吧,按照土地征稅的話,太多的變數了,百官們,也不會同意的,他們的土地太多了,若是不按人丁定田賦,而是按照土地的所有,定田賦的話,我大明要想每年擁有足額的稅銀,那豈不是……”

說到這裡,申時行略微有些停頓,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張居正。

張居正注意到了申時行的眼神後,再次點頭:“對,你想得沒有錯,為了大明朝能夠有足夠的稅銀,那隻能是,一視同仁了,百姓耕田,按田畝征稅,士紳也是如此……不管你是致仕的閣老,還是當朝的新貴,都要按照他們擁有的田地交稅……隻有這樣,我大明朝才能有銀可用,有糧可用……”

“但,要是按照陛下的想法進行,我等必自絕與朝堂諸臣了,一場又一場的腥風血雨啊……”

張居正說完之後,深深的歎了口氣。

張學顏倒吸一口冷氣,片刻之後,他再次問道:“那藩王呢,宗室呢……陛下難道也想?”

“現在不想,不代表之後不想,陛下也要自絕於宗室了,既然如此,汝默,子愚,你們兩人可願意與我一道,轟轟烈烈的做一場大事。”

張學顏,申時行二人趕忙躬身行禮:“願聽閣老差遣……”

張居正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他看著麵前的申時行和張學顏,心中明白這場即將掀起的風暴將會無比艱難,但為了大明的社稷,他已無退路……

按照現在他們擬定的稅製,往下推,是推不動的,因為已經不得皇帝陛下的支持,他們隻能在做嘗試。

內閣之中氣氛凝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