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2章 問政 1,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海瑞說的很是直白。

你這個改革,對朝廷有利,他可以讓朝廷的賦稅征收簡單化,但,對百姓卻沒有一點好處,現在的百姓們,平常消費哪個用白銀。

銅錢才是普通百姓使用最為主流的貨幣。

他的價值相對較小,適合小額交易,而最為重要的是,他的流通量非常大,這也是大明朝的主流貨幣……

而朱翊鈞聽到海瑞的話後,手指不斷的敲擊著禦台,眼睛卻是目不轉睛地看著張居正,想聽著張居正辯解。

內閣成員,張居正推薦的,朱翊鈞沒有二話。

現在的內閣對於張居正,再無掣肘之人,他已經成為了核心的核心。

而朱翊鈞也有意推動張居正改革,又不會拖他的後腿,甚至會用自己的皇權給予他支持。

現在的張居正雖然沒有達到在另外一個時空可以攝政的地步,但也是弘治年間到此,權勢最為龐大的內閣首輔,在加上他這麼多年的經營,推動改革之事,足矣……

而張居正一抬頭便看到了朱翊鈞的目光,當下輕聲道:“陛下,海都禦史之慮,臣亦深思熟慮過。然一條鞭法絕非如海大人所言那般對百姓無利……”

“隨著貿易往來之頻繁,白銀逐漸流入民間,百姓可將所產之物售於市集,換取白銀以納賦稅,再者,朝廷亦可鼓勵商賈下鄉收購,為百姓提供換取白銀之途徑。如此,百姓並非無處得銀………因為徭役可用銀錢買斷,百姓們也有更多的時間勞作……”

張居正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海瑞暴力打斷:“哼,我大明朝的官員有旬假,每個月有一日,朔望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放假,又是兩日,正旦節五日,冬至節三日,元宵節十日……若是生了病,還有病假……難道我大明朝的百姓,就不配休息,買斷了徭役,在去乾其他的活,賺取銀子,再去買斷徭役,周而複始,民乏國困……”

張居正這個時候,有些動了肝火,他看著海瑞,輕聲道:“海都禦史,您現在是在強詞奪理啊……”

在張居正看來,此時的海瑞就是在胡鬨,為了反對而反對,好像我大明朝的百姓不能好好休息,倒是他張居正的錯了……這個鍋太大了吧……

“既然咱們的閣老不願提這些,那我海瑞便說些實際的,閣老也說了,百姓的銀子是通過賣自己的糧食給商賈而得來的……”

“那豈不是將糧食的價格交給了商賈來定……閣老彆忘了,百姓手中隻有田地,還有田地中長出來的糧食,而商賈手中卻有白銀,原本百姓是不需要白銀的,可朝廷把稅製一定,不征收糧食,不征銅錢,隻征白銀,那就隻能逼迫百姓,與較大的糧食商人打交道,開始賣糧交稅,再往後賣地交稅……”

這個問題,張居正就不得不回答了,因為這是最直接的。

朱翊鈞還在敲打著禦台,沒有一點想要說話的想法,馮保,張鯨兩人站在朱翊鈞的身後,全是陰沉著臉……

而張居正在這個時候,專門看了一下朱翊鈞身後左側的馮保……

海瑞在聽第一遍,便直擊要害,看的那麼清楚,那麼明白,張居正是不信的,他此時說的自己頻頻解釋,隻能證明一件事情。

海瑞提前已經知道了其中的細節,想必,跟皇帝陛下也聊了許久了。

這個製定的國策,不過三日,知道的人,也就張學敏,申時行,與張居正三人,因為茲事體大,張學敏,申時行兩人絕不會私自傳出去,當然,即便是他們兩個人中,有人傳給了陛下,張居正也不會去追究,甚至不會去懷疑……

他隻會想著,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想必,這個馮保是在他們三人身上下了很多功夫……

“海都禦史,豪富之家囤積銀兩、操縱物價,實乃多慮,既然有了律法,朝廷可加強監管,嚴打囤積居奇、操縱物價之事,雖然,律法有些隱患,但也有諸多的好處啊……”

“以往稅賦名目繁多,百姓不僅負擔沉重,且官吏從中漁利,腐敗滋生,如今統一征銀,標準明確,可大大減少官吏舞弊之可能,百姓之負擔實則更為合理,且徭役折銀,使百姓得以安心從事生產,於國於民皆有大利……”

張居正的回答,很是蒼白,因為在這個時候,他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去回答,在於申時行,張學敏擬定的時候,他們都已經看出了弊端,但好處也明顯,隻能在苦一苦百姓,先把新稅製推行起來,而後,在慢慢改變……

麵對海瑞的發難,張居正也隻能用蒼白的加強監管,而後言其律法好處,避重就輕……

海瑞聽著張居正的話,一下子就急了,他剛想發飆之時,一直沒有說話的皇帝陛下,卻搶先開了口:“我大明朝自永樂之後,朝廷開支日益增長,百姓賦役負擔不斷加重……豪紳胥吏相互勾結營私舞弊,土地兼並盛行……沉重的田賦和徭役攤派到少地甚至無地的貧民身上,百姓紛紛逃亡,朝廷對稅收和人口失去控製,賦役法律製度崩潰瓦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