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7章 慣例,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在登基之初,對馮保動輒打壓。

讓馮保一直處於敏感謹慎的狀態下,在宮中行事,已無可挑剔。

也是因為馮保的轉變,朱翊鈞對馮保的態度也有所轉變了。

馮保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隻要懂得分寸,便是宮廷最好的管家人選,不僅能夠主內,還能主外。

他的資曆,以及手段,也能讓馮保成為朱翊鈞與朝臣之間的媒介。

比如,張居正。

朱翊鈞不能跟張居正明說的話,馮保可代之傳達,其效果,比朱翊鈞親自說,還要好上一些。

而馮保同樣也察覺到了皇帝陛下對自己態度的轉變。

他可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變化。

實際上,在曆史上出現的張居正,馮保,李彩鳳這三人的三角政治聯盟,最重要的還是李彩鳳這個太後的角色。

朱翊鈞跟自己的母親攤牌之後,這個鐵三角就注定不會再出現了。

朱翊鈞又跟著馮保閒聊了一番,才讓其退下。

這次,馮保前來是來問詢西苑用度,本應是有些緊張的,但出奇的卻是,從頭到尾,乾清宮的氛圍都很是融洽。

次日,一大早。

朱翊鈞在暖閣中起床,而後由侍女伺候更衣。

不一會兒,朱翊鈞身著一襲莊重華貴的龍袍。

那袞龍袍以明黃色為主色調,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

袍上繡著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龍,金龍周圍祥雲繚繞,寓意著祥瑞與太平……

朱翊鈞頭戴翼善冠,冠上鑲嵌著珍貴的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腰間係著玉帶,玉帶上的玉飾雕琢精美,彰顯著皇家的尊貴與奢華。

他腳蹬皂靴,步伐沉穩,帶著馮保,張鯨等一乾人員,離開了乾清宮,前往皇極殿。

今日,又是朝會日。

在皇極殿中,朱翊鈞接受百官的朝拜。

而後,便是奏對之時。

首輔張居正出列,恭敬地向朱翊鈞行禮後,沉穩地說道:“陛下,考成法推行已兩月,已初見成效。各級官員如今皆不敢懈怠,政務處理更加迅速高效……”

“地方上,國家大政得以有序進行,衙門之間相互推諉之事銳減,皆以考成之責自勉……且有不少能吏因考成之激勵,積極謀劃民生之策,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為百姓謀福祉,臣等以為,當繼續堅定推行考成法,以保我大明江山長治久安,社稷繁榮昌盛。”

朱翊鈞微微頷首,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說道:“張愛卿所言極是,考成法初見成效,實乃國家之幸。然不可掉以輕心,當繼續督促各級官員勤勉奉公,不得有絲毫懈怠。若有陽奉陰違者,嚴懲不貸。”

張居正再次行禮道:“陛下聖明。臣等定當謹遵聖命,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福。”

殿中群臣皆齊聲附和,皇極殿內氣氛莊重而嚴肅。

朝會一開始,張居正,朱翊鈞君臣兩人,便再度重申了一遍考成法的重要性。

這幾乎成了慣例。

有的時候,張居正在朝會上,沒有提及考成法的事情,朱翊鈞也會主動問起。

一來二去,張居正也養成了習慣。

天子,與當朝首輔,一唱一和,將此時朝堂之上,官員們最為痛恨的考成法,抬到了他們無法詆毀的高度。

而後,又有諸多臣子上奏,各方麵的情況都有。

在隆慶年間,先帝隻聽不說。

此時的天子,卻不僅認真傾聽,時而還提出些許問題,最後,還能給出一個相對合理,卻又不太過絕對的最高指示……

朱翊鈞越發有了帝王的威嚴,同樣,他本身,便已經在百官麵前,展現出了一位年輕君主的睿智,以及不符合他此時年齡的沉穩……

等到奏對結束之後,朱翊鈞微微挺直身軀,目光沉穩地看著群臣,緩緩說道:“眾卿家啊!古人雲‘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此言之意,乃告訴我們治理國家不能總是遵循一種方法,隻要有利於國家,就不必效法古時的製度……”

“如今我大明推行考成法,便是因時而變,力求革新。兩月以來,初見成效,此乃眾卿共同努力之結果,朕倍感欣慰……”

“又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眾愛卿應時刻保持進取之心,刻領會此中真意,在其位謀其職……”

等到眾臣奏對結束之後,天子總會有段總結來勉勵提醒官員,這在數次朝會之上,也成了慣例。

祖孫三代,各有各自的為天子的風格。

世宗陛下,讓人猜聖意。

穆宗陛下,沒有那麼多的言語……

而當今陛下,卻是自成一脈,說的多,說的細,生怕官員們聽不懂,時時刻刻,提醒官員們該如何當官……句句不離大明社稷……

這一套下來,讓百官與皇帝的身份立馬調轉過來了。

以前都是臣子們,對皇帝說,你要怎麼做,才能成一個明君,現在是,皇帝對臣子說,你們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合格的臣子……

朱翊鈞說完之後,百官們紛紛言其聖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