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章 充滿信心,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可不管張鯨內心是如何想的,開始跟這些工匠講述下一步的安排。

石墨,油脂,調配的相對合理了。

那便是到了調配黏土的時候了。

工匠們聽的極其認真。

朱翊鈞提出了三種配置,需要他們去嘗試一下。

朱翊鈞隻提供想法,並跟他們講述清楚,具體的操作,他當然不能參與,不是因為朱翊鈞自詡身份高貴,不能乾這些活。

而是因為,為了自身安全著想。

開完會後,五名工匠便離開了萬壽宮,去外麵弄材料。

朱翊鈞便是到了法壇上坐著休息,張鯨守在法壇之下。

現在還隻是鉛筆,到了後麵,調試火藥,製作火器什麼的,他就更應該謹慎了。

正在朱翊鈞想事情的時候,站在法壇下麵的張鯨停頓許久後,還是開口說道:“陛下,咱們玩的是不是有點大了……這花些銀子,倒也無妨,可奴婢怎麼覺得,這也不好玩啊……”

而聽到張鯨的話後,朱翊鈞笑了笑:“你覺得朕是在玩?”

“不,奴婢沒有覺得陛下在玩,隻是覺得來到西苑,也頗為無趣……”張鯨趕忙說道。

“世間之事,大多都是無趣的,就看看你,能不能從無趣中,找到樂趣,朕此時正樂在其中……”朱翊鈞心情還算不錯,也能耐心的給張鯨說那麼多。

“陛下,您樂在其中固然是好,可陛下,奴婢多一句嘴……”張鯨說到這裡,忙抬起頭觀察了一下朱翊鈞。

隻見陛下沒有不耐煩的表情後,他才敢繼續說道:“陛下,這個身份終歸尊卑有彆,您讓這些匠人們稱作您為總工,這,這多少有些不合適吧……”

朱翊鈞聽完張鯨的話後,也沒有生氣。

“怎麼會傳出去呢,彆忘了,你是東廠的提督啊,要是有風言風語傳了出去,豈不證明,你的能力是不足的。”

張鯨聽完皇帝陛下的話後,當下驚了一下,隻能趕忙點頭:“是,陛下說的是,是奴婢多慮了。”

聽著張鯨的話後,朱翊鈞坐在法壇上,俯視著此時萬壽宮中,他笑了笑,低聲道:“皇爺爺,您留下的家當,孫兒用的很是趁手啊……”

石墨鉛筆隻是輔助的工具,朱翊鈞還是要把大量的時間用在火器研發上麵。

他也做了些許的安排。

大明製作造火器的主要部門有軍器局、兵杖局,鞍轡局。以及地方的衛所。

分為中央,地方,兩個組成部分,

順天府北京,應天府南京是中央的軍器製造,在此時的火器製作上麵還占據中心地位,但在大明朝的火器製造總和,是比不過各地方衛所總和的。

掌管軍器製造業的具體機構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轄的軍器局以及內府管轄的兵杖局。

在洪武年間,軍器局和兵杖局叫做軍器和鞍轡二個局。

洪武二十八年,大明又設立兵杖局,專門負責生產各種火器,並且令鞍轡局負責一部分火器的生產。

此外,在洪武十三年之前,製造錢幣的寶源局也曾是明軍重要的火器生產部門。

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下令設立寶源局,主要負責鑄造大中通寶錢,後因北伐戰爭對火器需求激增,朱元璋曾一度命令寶源局停止鑄造錢幣、專門生產火器。

洪武八年,隨著戰事減少對火器需求相應減少,寶源局恢複鑄造錢幣。

洪武十三年,太祖高皇帝將寶源局中負責生產火器的人員分離出來,與負責生產其他軍事裝備的部門合並組建了軍器局。

雖然中央製造武器規模到了萬曆年間,有所縮小,但地方武器製造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特彆是北方,經常發生蒙古侵擾的九邊……

一百名工匠之中,有三十餘名火器方麵的工匠,以前一直都是兵仗局中,軍備局中製作火器。

此時在西苑之中,已有火器方麵的項目上馬,不過,卻是針對此時明軍配備的火器做出相對應的改進。

朱翊鈞讓三十餘名火器工匠,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改進火器,在成品之後呈送給皇帝。

而後,朱翊鈞會挑選出成績最為優秀的十名火器工匠,可進萬壽宮中,與帝王一起探討,學習,進步……

而朱翊鈞想要挑選出來的這十個人,便是他向下延伸的主要人員。

正如,張鯨所說,尊卑有彆,他不可能天天泡在火器場。

一方麵是,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太危險了。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作為皇帝,更是要將這句話,時時刻刻地貫徹自己一生……

製作火器,可不比木工活,皇帝事事親為,也沒有太大的危險。

火器製作,這裡麵可是有火藥的。

要是爆炸了……那自己在史書上的荒唐,一定超過武宗皇帝朱厚照與虎搏鬥,險些被傷的離譜程度……

所以,朱翊鈞不會深入火器場,即便西苑之中研發,也不會存大量地火藥……隻夠用度便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