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1章 廷推,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塗澤民愣了片刻的神。

一旁的高拱,便趕忙出言:“陛下問話呢,快些回話……”

聽到高拱的話後,塗澤民才反應過來,他先是轉頭看向了提醒他的高拱。

而高拱對著他微微點頭,眼神之中滿是欣喜,這個時候,塗澤民有了自己的主見,弄不好,自己的老上司,說話又頂用了……

“陛下,臣在福建為巡撫之時,確實給先帝上過開海之疏,也在福建全權主持了此事,至於陛下問的,再開幾個海港,是否可行,臣覺得,可行……”

塗澤民還沒有徹底弄明白情況,此時也不能把話說的那麼滿。

塗澤民算是高拱的親信,開海之事,高拱知道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但他從未為塗澤民講述過此事。

因為高拱也不清楚,陛下對於開海的決心,若是貿然將開海的事情傳播出去,最後,陛下改了主意,事情沒有辦成,皇帝的威嚴是會受到損害的。

塗澤民說完,便垂首而立,靜靜等待皇帝的回應。

朱翊鈞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看著塗澤民,片刻後緩緩開口道:“塗愛卿,你既主持過福建開海之事,便與朕細細道來其中利弊。”

塗澤民拱手道:“陛下,臣主持福建開海之時,初時確有諸多困難,海禁已久,百姓與商人對開海之事心存疑慮,不敢貿然進入,但然隨著時間推移,貿易漸興,商人見有利可圖,便紛紛參與其中,開海之時,首想便是倭寇屢禁不止,百姓私自出海也已經管控不住……”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既然堵不住,管不了,便開個口子,反而能夠更好的管控,當然,在開關之後,福建的府庫確實增加不少……”

朱翊鈞微微前傾身子,目光緊緊盯著塗澤民,開口問道:“塗愛卿,那你且說說,開海之關鍵為何?”

塗澤民神色一凜,他恭敬回道:“陛下,開海之關鍵,其一在於嚴格的管理。其二,當加強水師。其三,需製定合理的律法約束……這在隆慶年間,便已有摹本……若陛下要開其他的海港,還需做更多的籌備……”

朱翊鈞微微點頭,又問道:“那若遇他國刁難,當如何處之?”

塗澤民略一思索,道:“陛下,若遇他國刁難,當以理為先,派遣使者與之交涉,若道理不通,則以實力震懾……故開海之後,福建水師便如同重獲新生一般,若其他省份也要開海,便要不斷擴充壯大水師,展示天威……”

朱翊鈞聽後,眼前一亮,他專門看了一眼張居正……而後才繼續說道:“塗愛卿所言甚有道理,下去之後,你可與高愛卿詳細談論 一番,聽從他的安排……再開幾個海港……”

“陛下聖明,臣必竭儘全力,為陛下分憂,為開海之事貢獻綿薄之力。”塗澤民趕忙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高愛卿……”

“臣在。”

“從福建來的人,什麼時候能入京。”

“下個月便能入京。”

“好,你們先聚一聚,而後,擬一個詳細名單上來,交給朕,由朕朱批之後,轉交吏部……到時,朕要全部召見……”

“是,陛下。”

朱翊鈞再次看向塗澤民:“塗愛卿……”

“臣在……”

“在京師呆了兩年了,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是,陛下……”塗澤民趕忙應道。

朱翊鈞再次看向張居正,君臣二人,對視片刻之後,張居正率先挪開了目光……

“眾位愛卿,先退下吧。”

“是,陛下,臣等告退。”眾人拱手行禮,而後便慢慢的退後幾步,隨後,轉身朝乾清宮外走去。

而等到眾人離開後。

朱翊鈞也從龍椅上起身,帶著張鯨走出了乾清宮,

他站在乾清宮的左邊,身子斜靠著欄杆,目光悠然地望向眼前的皇宮……

初升的陽光如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落在這片古老而宏偉的建築群上,紅牆黃瓦連綿起伏,那莊重的色彩在陽光的映照下愈發顯得沉穩而大氣,承載著數百年的皇權巔峰的沉澱,散發著一種令人敬畏的威嚴。

宮殿的屋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精致的雕梁畫棟在陽光下勾勒出細膩而生動的圖案,每一處雕刻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工匠們的巧奪天工。

那精美的琉璃瓦閃爍著絢麗多彩的光芒,如同無數顆璀璨的寶石鑲嵌在宮殿之上……

微風輕輕拂過,吹動著朱翊鈞的衣角。

他微微眯起眼睛,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片刻之後,他又睜開了眼睛……

“讓你安排的人,找的東西,都怎麼樣了?”

張鯨聽到皇帝陛下問話,趕忙回複道:“陛下,再過數日,就差不多運到京師了,技術嫻的工匠們也找了一百多人,都已經安排在西苑了……”

“好……廷推的事情,安排如何?”

“陛下放心,臣已給胡尚書,王尚書通過氣了,會商推舉之時,會舉薦海瑞為都察院右都禦史……”

廷推是大明選拔官員的一種重要方式,第一步便是會商推舉,由六部尚書、九卿、六科等部門中三品以上大員共同參與會商。

他們通常情況下會推選出三名至四名適合擔任空缺職位的候選人,當然,也有特例,會推選出七名,到八名的候選人來。

這些候選人通常是在資曆、才能、品德等方麵被認為較為出色的官員。

當然會商推舉之後,並不代表結束,最後還是要由皇帝審閱,會商產生的候選人名單將呈遞給皇帝進行審閱。

皇帝可以對這些候選人進行考量,如果皇帝對所有候選人都不滿意,就會批示駁回,要求重新進行廷推,若皇帝認可“廷推”提出的某名候選人,便會圈中任用提拔。

朱翊鈞對於這個廷推製度,還是較為滿意的。

因為廷推製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官員政治的成熟,給予了朝廷高級官員們在選拔重要職位人選時一定的發言權,當然,儘管廷推有其一定的規範性,甚至是民主性……

但最終的決定權始終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對廷推結果進行取舍。

隻要海瑞進入名單,朱翊鈞便可讓他擔任右都禦史……

而朱翊鈞這幾天一直沒有搞明白一件事情,便是海瑞與張居正那日的談論,張居正怎敢輕易承諾海瑞,若是拒絕離京,便保舉他為都禦史……

在這一整套的製度之下,決定權明明是在自己手上,而張居正為何敢打這樣的保票……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