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海靖榷務關署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章 海靖榷務關署,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鯨到了都察院之後,直接找到了塗澤民。
塗澤民見到張鯨來找他,心裡麵也多少有些沒底,不做虧心事,也怕鬼敲門。
東廠,對於官員來說,就是鬼……
不過,讓塗澤民比較意外的是。
張鯨很是客氣,三言兩語之後,說出了此行的目的,陛下召見……還挺急的。
塗澤民不敢耽擱,直接跟著張鯨前往皇宮。
而此時的乾清宮中。
朱翊鈞坐在龍椅之上,高拱,張居正,郭樸三人在下。
在行禮之後,高拱便開始彙報自己的籌備。
這一次,他做的籌備,可比隆慶開關之時,還要充分。
“陛下,臣殫精竭慮,籌謀良久,特為陛下呈上隆慶開關後續之完備方略,以期,我大明開港之後,開創更為輝煌之盛世,亦能保海疆安寧……”
朱翊鈞點了點頭,而後不經意間看了一眼張居正:“愛卿速速說來……讓張愛卿,郭愛卿兩人也聽聽……”
“是,陛下……”
“臣將開港之後,朝廷所需作事宜,分為三大項……”
“第一項,便是朝廷在開港之後的稅收之策……隆慶開關以來,福建沿海漸呈蓬勃之態,然稅收之製仍有可完善之處……商人賺的盆滿缽滿,但 朝廷並無多少收獲……臣深思熟慮,以為當設立專職之海港機構,海靖榷務關署,設在戶部之下,由此,統一管控對外貿易稅收……”
朱翊鈞點了點頭,輕聲道了聲:“海關……”
朱翊鈞的聲音雖然小,但張居正幾人也聽的清清楚楚,高拱聽到之後,也立馬開口表示認同:“對,陛下,也可用海關統一稱謂……”
朱翊鈞笑了笑:“愛卿,繼續說……”
“是,陛下……”高拱應了一聲後,便繼續說道:“海靖榷務關署,啊不,海關對各類貨物詳定精準稅率,既確保朝廷能從開港之途,收入豐盈,又不可因稅重而阻礙開港暢行……”
“臣覺得如絲綢、瓷器等,因其利潤豐厚,可適度提升稅率……朝廷可取十分之三,而商船拉著貨物出港,回港之時,商船之上攜帶的糧食,棉布,則應降低稅率,或不取稅……讓普通百姓也能因此得到實惠……”
朱翊鈞聽到這裡,笑著點了點頭,高拱真是有一套。
而張居正,郭樸二人聽著也是連連點頭。
張居正,高拱雖然兩看生厭,但,他們從來不否定對方的能力,他們隻是很樸素的,互相質疑對方的人品……
“臣更提議,強化稅收征管之力。選派精明強乾、清正廉潔之官員負責海關稅收事務……這些人,不應從進士中選拔……”
“進士出身,都自詡為天子門生,讓他們去海關任職,心裡麵隻會覺得是,埋沒了自己,也不會儘心儘力的處理海關之事……”
“臣覺得,秀才,舉人,便可為海關之吏……負責稅務……”
聽到這裡,朱翊鈞十分驚訝,這個魄力有些大了……
大明朝的科舉競爭極為激烈,秀才考舉人,一百人中才有四個人,而舉人中進士,一百個人中,隻有五個人……許多人,一輩子考了十幾次,到了七十多歲都還是秀才……
現在的海瑞連考兩次,都未曾從舉人到進士……而朱翊鈞的另外一名老師,徐渭此時也隻是一個秀才……
海關稅務的,首先要會算賬,會寫字,秀才就已經能滿足就業標準了。
張居正卻在這個時候打了岔子:“高大人,這天下的秀才可多了,誰都當這海關之吏……”
張居正的提問,一下子打斷了高拱的節奏。
而朱翊鈞笑了笑:“一個字,考……”
“考?”
“對,海關之吏,需秀才之身,兩年一次公考,成績優秀者,可分至海關……”朱翊鈞笑著說完。
張居正聽到之後,內心歎了口氣。
他就知道,想乾一件事情,會出很多很多的波折,不可能一蹴而就。
陛下還是太年輕了,秀才他隻會一直考舉人,舉人呢,也隻會一直考進士,誰會去考這個海關之中當個小吏呢……
不過,張居正雖然心有疑惑,但他麵上,並未言明,在得到皇帝陛下的答案之後,隻道了聲陛下英明……
而經過這個小插曲之後,高拱便又開始說了起來。
“海關還需構建嚴格稽查製度,對走私之徒嚴懲不貸,以儆效尤……如此,方能確保稅收穩定增長,維護開港之後之公正有序……”
“第二大項,便是水師……”
“商人船隊出海,我大明的水師必要保衛海上商人百姓的安全,所以臣認為,首當擴充水師兵力,廣募英勇善戰之士,壯大水師規模,增添新的戰船,配備精良火炮、弓弩等……”
“再者,擇善於海戰的將領,加強水師操練……”
“同時,水師應維護我大明航道的安全,建立海上巡邏製度,定期派遣水師艦隊在貿易航線周邊巡邏,防範海盜及敵國侵擾……”
“甚至,臣還覺得應在外海之上,設立不同的水師據點,確保能及時行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