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5章 長江黃河,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海瑞覺得的大事,在朱翊鈞看來,隻不過是微末的小事。

張居正都已經成內閣首輔了。

若是身旁還沒有幾個親信,沒有一些官員幫助,根本就不用想著做改革之事……

彆說是想要改革的首輔,就算是一個縣的縣令,他也要有親信……不然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當然,朱翊鈞之所以覺得是微末小事,那也是因為一切都在他的忍耐範圍下。

張居正現在的圈子中,有很多人都是麵和心不和,甚至,還有很多人都是堅定的保守派……隻不過,迫於此時張居正的權勢,又或者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與張居正走在一起,替著考成法搖旗呐喊,實際上,他們的心裡麵是一點都不認可張居正所推行的考成法。

看似強大的政治聯盟,實際上,卻是充滿了很多危機。

“陛下,拉攏親信,結黨營私,便定會促成黨爭之勢……”

“且看前朝之事,唐時,牛李黨爭,官員們為各自黨派之私,相互攻訐,國家大事被置於不顧,多少賢能之士被排擠在外,政策難以穩定推行,朝廷內耗不斷,終致國力漸衰……”

“宋朝新舊黨爭,亦是如此。雙方為爭權奪利,忘卻朝廷根本,百姓受苦,朝政動蕩不安。”

海瑞向前一步,繼續說道:“陛下,張居正雖有才乾,然若其結黨營私,必生諸多弊端,黨同伐異,會使真正有才能、清正廉潔之臣無法施展抱負,朝廷上下烏煙瘴氣,陛下當以史為鑒,防微杜漸,切不可任由結黨之風蔓延。”

聽完海瑞的話後,朱翊鈞笑了笑:“海愛卿也知張閣老是有才乾的……朕若是不用張居正,此時還有何人可用,海愛卿,可為首輔?”

海瑞聞言,稍愣片刻,他想了一會兒,自己當成首輔之後,大明的朝堂會是什麼樣子。

他會用超高的道德標準去要求身邊的官員,會導致兩種可能,一是朝廷風氣大改,官員們 都成了君子,每天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苦思冥想,食不得味,夜不得寐……

二是,朝廷徹底亂套……

在海瑞看來,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

“臣不能為首輔……”

“那海愛卿可有舉薦的人……可取代張閣老……”朱翊鈞笑著問道。

海瑞聽完之後,還真的仔細想了想。

六部的尚書,內閣的閣臣,每一個人的名字都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片刻之後,他搖了搖頭:“現在確實沒有可取代張居正為內閣首輔之人……但陛下,他拉攏人心,培植親信,也是不爭的事實………陛下既不想嚴懲,也可言語之中,訓責一番。”

朱翊鈞再次笑了笑。

“海愛卿啊,他是內閣首輔啊,他不培養親信,提拔親信,推行他製定利民的國策,難不成,還要專門培養,提拔那些反對他的官員,讓他們都起來,拉著朝廷新政的後腿……”

“張閣老是想著改革的,而朕同樣想著改革,朕與張閣老,是同行的人…………我們有著共同的對手……”

“這個對手,愛卿可知有多麼大的能量,大明建國兩百餘年,養士兩百餘年,朝中權貴手眼通天,南方士紳,富可敵國……他們相互牽連,在兩百餘年之間構成了複雜,密切的關係網……”

“而改革所麵對的就是這股阻力。”

“若是他有朝一日,變了初心,不願意在做變革,朕也絕不會在重用與他,到時,會再去尋找同行之人……”

“所以,朕不會因為愛卿的一封彈劾,便去問責當朝首輔,同樣,朕也不願,愛卿在言其他……”

若是換作其他人,朱翊鈞斷然不會說那麼多心裡話……

麵對海瑞,他還是有著一些例外的。

在朱翊鈞登基之後,對張居正的敲打一直都沒有斷過,但同樣,也隻能他一人敲打張居正。

其他人,包括海瑞,都不可以做出影響張居正地位的事情。

張居正雖然與自己的想法,有些背道而馳,但總體上,兩人是有著共同目標的。

張居正在,便能為朱翊鈞解決很多問題與麻煩,也能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海瑞聽完之後,頗為觸動,他是在應天當過巡撫的。

去過兩次。

第一次,黯然收場……那種無力感,到此時,他也記著,想乾什麼事情,命令剛出來,應天府的鄉紳們全都清楚了。

到了第二次,引起中樞重視,朝野關注,再加上當時內閣首輔高拱的大力支持,才算是完成對徐家的退田之事……可以說,要不是高拱有意壓製徐階,海瑞在應天第二次當巡撫的時候,也不會這麼簡單的完成退田案。

“陛下,您……”海瑞開口說道,不知為何,他又停頓下來。

而朱翊鈞看著海瑞,過了片刻,海瑞才接著說道:“您真的才十歲嗎?”

朱翊鈞笑了笑:“朕馬上就十一歲了……”

海瑞聽完朱翊鈞的話後,歎了口氣:“想必,陛下是年幼之時,得世宗陛下教誨,方能有此明悟……但陛下還需切記,天下事,在天子,這是天下之根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