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以和為貴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以和為貴,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高拱因言十歲天子,安為人主,這樣大逆不道的話,獲罪驅逐,臣不由心底疑惑,可有證據……若無鐵證,內閣首輔,被這般對待,著實不妥。”
聽完海瑞說完之後,朱翊鈞莫名的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怕海瑞一開口,便是要對著高拱喊打喊殺。
這種事情,他絕對是做得出來的。
因為,你不能按照正常人的思維,去假設海瑞所行,所做之事。
朱翊鈞是鬆了一口氣,而站在朱翊鈞身旁的馮保,心裡猛地一緊,到自己了。
“朕不知有沒有證據。”
海瑞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那為何兩宮皇太後下旨貶斥高閣老呢,就是因為一句傳言。”
“朕也不知……不過,母後們為朕擔心,有此決斷,也在情理之中。”
海瑞還想再說什麼的時候。
張居正出列了。
“陛下,先帝駕崩當夜,臣與高閣老與內閣中,查閱遺詔,事情結束之後,高閣老憂心忡忡,確實對臣說,十歲天子,如何治理國家這樣的話……”
“這是先帝駕崩當夜,高閣老與臣所說之話,時間過了那麼久,閣老一直心直口快,想必,同樣的話,也給其他不相乾的人說過,這才傳到了皇太後的耳中。”
張居正親自下場。
這是朱翊鈞沒有想象到的事情。
或許,他一直都在帶著濾鏡來看張居正。
在後世曆史書上的張居正,是赫赫有名的權臣,心思縝密,手段頗多,但朱翊鈞卻沒有想過。
那是曆史書上的張居正。
而此時自己眼前的張居正,才是活生生的人。
隻要是活生生的人,不管他怎麼聰明,都會著急,都會因急而犯錯……
而此時,張居正就走錯了一步。
他已與高拱站在了對立麵。
朱翊鈞笑了笑,而後轉頭看向了海瑞:“海愛卿,聽到了嗎,張愛卿說了,高拱真的說過這樣的話?”
海瑞看了一眼張居正,而後看向朱翊鈞,拱手道:“陛下,有爭權奪利之嫌,不可信……”
“爭權奪利之嫌……”朱翊鈞聽到海瑞的話後,故作驚呼道……
而張居正聽著海瑞的話,隻是轉頭看向海瑞:“何為爭權奪利之嫌,海大人,還望不要妄加揣測啊……”
海瑞緩緩道:“高拱離京,內閣首輔之位拱手讓人,滿朝官員之中,最有希望得到首輔之位的不就是你嗎。”
“嗬嗬,海大人對我張某人,誤解頗深啊。”
“人之常情,談何誤解?”
朝堂之上,海瑞與張居正針鋒相對,氣氛愈發凝重。
張居正目光炯炯,雖是麵對海瑞,但卻絲毫沒有怯場懼怕,他緩緩說道道:“海大人,吾之忠心,可昭日月,閣老之事,確乃其言辭有失,據實以告,何談爭權?更何況,為人臣子者,當以江山社稷為重,豈會為一己之私而陷同僚於不義……我隻說他曾在我麵前講過,卻從未告發與他,此時,塵埃落定,海大人要證據,我也是如實相告,竟落得一個爭權奪利之嫌,著實冤枉^”
“張大人,我非疑您忠心,然此事關乎朝廷綱紀,不可不慎。高閣老縱有言辭不當,亦當詳查,不可僅憑一麵之詞而定其罪……“
海瑞跟張居正來的這一套,讓滿朝文武都皆屏氣凝神,目光在海瑞與張居正之間來回移動。
有些官員神色緊張,交頭接耳之聲漸生。
張居正微微眯起雙眸,語氣稍顯淩厲:“海大人,您剛正不阿,素有清名,然此事關係重大,不可意氣用事……”
張居正口中的意氣用事,其含義便是告訴海瑞,兩宮皇太後已經下旨了,你還想怎麼,難道讓陛下去找皇太後,讓她們收回成命。
海瑞聽懂了張居正的意思,不過,依然義正言辭道:“張大人此言差矣,海瑞並不是意氣用事,而是秉持公正。高閣老之才,眾人皆知,若因一言而遭驅逐,豈不令忠臣寒心……”
說到這裡,海瑞緩緩停頓,而後看向張居正:“且大人此刻急於為己辯解,莫非心中當真有鬼?”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倒吸一口涼氣,驚呼聲四起。
這已經到了人身攻擊了的地步了。
張居正臉色一沉,怒喝道:“海瑞,莫要血口噴人!我一心為朝廷社稷,豈容你如此汙蔑!”
海瑞卻依然絲毫不懼:“莫怒,我不過據理力爭。大人若真無愧於心,又何必動怒?”
朱翊鈞坐在龍椅之上,饒有興致地看著二人爭論,嘴角微微上揚,卻不發一言……
真的挺有意思的。
而張居正在聽完海瑞的話後,眉頭緊皺,不過,卻也用最快的時間,平複了焦躁的情緒。
張居正眉頭緊皺,說道:“海大人,您這是認定此事有陰謀?那依您之見,當如何處置?”
海瑞拱手道:“當重新調查,明辨是非,還閣老一個公道,也給滿朝文武一個交代,大明朝的首輔,不能不明不白的便落罪驅逐。”
張居正冷笑一聲:“重新調查?此事乃兩宮皇太後所定,難道海大人要違抗懿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