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頭暈目眩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頭暈目眩,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聽著陳太後的話,馮保大喜,他起身退下,準備旨意。
走出了慈慶宮後,馮保的大喜,便漸漸消失,他心頭蒙上了一層疑惑。
好像,陛下從未發一言。
這……
這不對勁啊。
陛下聰慧,這種大事,任憑兩宮太後商議,處置高拱?
猛然間,馮保停止了腳步。
他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陛下,是有意為之的。
他想打壓高拱,卻又不想一下子把高拱擊落塵埃。
打壓高拱,饒不了高拱的是兩宮皇太後。
能夠饒恕高拱,重新啟用的,卻是皇帝陛下。
馮保想到這裡,呼吸漸漸緊促起來。
他重新走了起來,不過這次的步伐卻慢上很多。
他在思考。
自己在這裡麵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
是棄子嗎?打壓完高拱,用來安撫的棄子……
想到這裡,馮保內心一驚,不過片刻之後,他也想通了。
他不會是棄子。
若是還需實質性的犧牲來安撫,那便沒有打壓高拱的必要了。
經此一事之後,他才能真正算作對陛下有用的人,因為陛下需要他跟高拱的矛盾,也需要高拱跟張居正的矛盾。
想到這裡之後,馮保便知自己這次倒高,絕不會大獲全勝,不過,他也不氣餒……
因為馮保明白,在大明的朝堂之上,不管是內臣,還是外臣,都猶如似置身於洶湧澎湃的海浪……
一浪高過一浪的局勢起伏,是常態。
當一股新的浪潮在高歌猛進,勢頭越來越高的時候,前浪不得不被迫下降。
隻要為人臣子,巔峰便難以永恒,盛極而衰是常情。
越是看似風光無限時,越需警惕急轉直下的危機,就如同那高聳的浪頭,終會因後續力量的不足而跌落,能在跌宕中保持清醒,在起伏間堅守初心,方為生存之道……
馮保沒有想錯,而等到馮保走後。朱翊鈞才歎了口氣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高拱專政跋扈,在父皇在世的時候,便引人議論非議,但他終歸是父皇病榻所托的顧名大臣……”
而後,陳太後,李太後同時看向朱翊鈞。
“陛下,你……”陳太後看著朱翊鈞本想問皇帝是否有其他不同的想法,不過,話到了嘴邊,還是停下了。
她終歸不是皇帝的親生母親。
而朱翊鈞當然清楚陳太後的顧慮,他看向陳太後:“母後,你發了懿旨遣送高拱回鄉,那日後,朕若想啟用,可以發聖旨將高拱複召嗎?”
“當然可以……”陳太後點了點頭。
陳太後同意了,但李太後卻不同意:”為何要複召他,他行事跋扈,有欺壓幼主之嫌,讓他歸鄉,已是恩賜了。“
“降職錄用呢。”朱翊鈞再次問道。
“陛下,朝堂之上,良臣賢臣,比比皆是,何必在高拱身上多費心神,那個張居正,還是你的老師,由他擔任內閣首輔,豈不更好。”李太後趕忙說道。
她想打消皇帝的幼稚想法,在李太後看來,什麼托孤顧命大臣,那都是臣子自我感覺良好,拿來吹噓的手段,這層身份對於皇帝,對於,她與陳太後,毫無意義。
高拱跋扈,即便降旨錄用,那又如何?
他能痛徹心扉,不在囂張?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豈會因一時之挫折,而改變自己呢……
有這閒工夫,何不在尋一個良相輔佐。
而朱翊鈞聽完李太後的話後,從椅子上下來:“母後,張居正是朕的老師,可高拱,卻是父皇的老師……”
“父皇這般相信,重用於他,定是有著父皇自己的考量。”
“朝中之事,頗多還需高拱主持,他為首輔六年,儘心儘力輔佐先帝,有功勞,也有苦勞……”
“朕可負高拱,但卻不能負先帝……”
說完之後,朱翊鈞朝著兩宮太後躬身行禮,隨後,不等兩人反應,轉身便走。
“陛下,你要去哪裡?”
朱翊鈞聽到李太後的話,仿佛沒有聽到,他徑直的走出宮殿,而後帶著一眾隨從離開。
李太後臉色有些錯愕。
而陳太後卻在這個時候開口說道:“世宗皇帝陛下在時,便常誇陛下有其風範,世宗皇帝陛下十四歲從湖北來到了京師,宮中沒有依靠的情況下,便能親政掌權,陛下有其風範,行事自有決斷,你我,不用多問了。”
“姐姐,這我明白,可高拱著實可恨,若不懲治,恐怕人效仿啊……”
“現在不正在懲治?”陳太後緩緩說道。
李太後當局者迷,在聽完陳太後的話後,漸漸平靜下來……她並不是愚笨之人,在平靜之後,她也想到了一些……
清晨的陽光還未完全驅散京城的薄霧。
皇宮內,內閣、五府、六部的大臣們被緊急召集。
高拱,郭樸,張居正,胡宗憲,成國公,英國公等一乾大臣行至會極門時,卻被甲士拉著了去路。
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被攔在了會極門外。
眾多大臣皆是驚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