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酒色傷朕,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聽著朱載坖的長篇大論,朱翊鈞點了點頭,對於他的朋黨言論,朱翊鈞是讚同的。

常言道,一個好漢三個幫。

身為帝王,若想成就一番宏圖偉業,勢必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班底,有能力,忠誠。

而對於臣子而言,想要有所作為,也必然需要自己的幫手襄助,或是為了對抗政敵,又或者是為了政令暢通。

然而,這其中卻存在著複雜的變數。倘若事情未能妥善處理,原本的幫手或許就會演變成朋黨,甚至成為將自己扳倒的致命隱患。

朱載坖認為朋黨之存在,並非全然是壞事。

現在眼前就有兩黨 ,趙貞吉代表的科道言官,高拱代表的行政官員。

從積極的方麵來看,朋黨可以凝聚力量,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進,當麵對艱難險阻時,朋黨成員能夠彼此支持、相互協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和才智,為實現理想出謀劃策。

他們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推動有益的政策得以施行,為社稷和民眾謀取福祉。

但事情都是有其雙麵性。

一旦朋黨勢力過度膨脹,可能會破壞政治的公平與正義,導致權力濫用和貪腐的滋生,甚至會威脅到了皇權。

曆史上明朝末年的崇禎皇帝,在麵對清黨的時候,便是充滿了無力感。

他們已經影響到了皇權,聖旨出不了北京城的情況時常發生。

為了自身團夥的利益,他們可能會不擇手段地排擠異己,擾亂正常的政治秩序。

這也是朱載坖所說,不鬥的時候,要拋出魚餌讓他們鬥一鬥。

他們不鬥,相安無事,抱團在一起,被鬥的人,就是皇帝了。

朱翊鈞從其父身上學到的東西,並不深奧,但卻實用……

他抬起頭,看向自己的父皇。

最終,還是沒有忍住。

“父皇,幾日不見,你更加憔悴了。”

聽到朱翊鈞的這句話,朱載坖稍稍愣神,他苦笑一陣,而後緩緩說道:“我兒不用擔心父皇,人生須臾,譬如朝露,及時行樂,方不枉此生,這句話,朕給你說過好多次了。”

朱翊鈞歎了口氣,臉上寫了些許的惆悵,悲傷:“父皇,保重龍體,才是最重要的,孩兒還小啊。”

朱載坖看著朱翊鈞一臉祈求的模樣,他心裡麵也感覺到了些許的疼痛,兒啊,爹知道那事對自己不好,可爹改不了啊。

上癮了。

不過,他還是裝作無事,笑著撫摸朱翊鈞的頭輕聲說道:“太子,生命之長短,非人力可定,貴在隨心而活,享當下之樂,莫負光陰。朕之所為,乃隨心之所向,縱命數無常,亦無憾矣。”

朱翊鈞急忙說道:“父皇,兒臣隻求你龍體康健。”

看著朱翊鈞如此緊張,朱載坖深感安慰:“好,我兒有此孝心,父皇就心滿意足了,父皇聽你的話,會召太醫好好調養身體。”

朱翊鈞聽著朱載坖答應了自己,如釋重負。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父皇是改不掉這個壞習慣的。

但他隻要注意一點,節製一點,少吃點透支自己身體的補藥,生命增加個一年兩年,肯定不在話下。

因為他的到來,萬壽帝君朱厚熜多活了幾天,朱翊鈞也希望,因為他的到來,朱載坖也能多活幾年。

兩父子又說了一些話後,朱翊鈞便離開了乾清宮。

而一直在乾清宮外的小太監,在看到太子殿下離去之後,趕忙走了進去。

他手中還拿著今日太子殿下,在書房中所寫詩詞,以及徐渭所作的詩詞的謄錄版本。

雖然朱載坖見朱翊鈞的次數有所減少,但卻一直都在關注著朱翊鈞。

他寫的字,說的話,都有人學給朱載坖聽,傳錄給皇帝陛下看。

朱載坖看完詩詞後,嘴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

“朕就知道,朕的兒子,聰慧過人……”

一直在旁的陳洪立馬出言附和。

“是啊,陛下,太子殿下聰慧機敏,是大明社稷之幸啊,我們大明的百姓有福氣了……”

陳洪的這句吹捧的話,朱載坖卻並不感冒,他冷哼一聲:“你說的這話,一點都不對,聰明機敏,是我兒的福氣,不是社稷的福氣,也不是百姓的福氣,先帝也很聰明,是大明社稷之福嗎,是百姓之福嗎……”

陳洪聞言,不敢點頭應是,也不敢回話了。

自己這位主子,誇兒子,貶老子,都成了人生常態了,跟陳洪聊天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把先帝拉出來,陰陽一番。

陳洪每每聽到,都不能接話,隻能裝作沒有聽見。

“陳洪……”

“奴婢在。”

“給朕辦那一張鏡子來。”

“是,陛下。”陳洪聞言,便立即去找了鏡子。

不一會兒,鏡子就擺放在了朱載坖的禦案之上。

朱載坖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愣住了。

他從未這麼近距離的觀察過自己。

自己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了。

他海很年輕啊。

可鏡子中的自己,已經不年輕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