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隨行,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蓋了印章之後,朱翊鈞又是欣賞了一番。

徐渭也在此時,被馮保帶到了書房之中。

沒有經曆人生的大起大落,狂聖徐渭也沒有像曆史上的那樣,變得情緒極不穩定,瘋瘋癲癲的。

他得先帝恩賜,為太子私教,平日沒事,又能與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上司胡宗憲一道整頓兵事,過的十分充實,愜意。

他朝著朱翊鈞行禮。

朱翊鈞看到徐渭,那叫一個興奮。

“徐先生,免禮,速來看看,本宮寫的字。”

徐渭聽完後,站起身走上前來。

他看向了朱翊鈞鋪在書案上的字,隻看一眼,便轉頭看向朱翊鈞:“太子殿下,這詞是何人所作?”

朱翊鈞聽到徐渭的詢問後,趕忙回複道:“啊,是翰林院的一個編修,本宮看到之後,覺得挺好,便讓人謄錄了一番,拿來練字。”

馮保聽到太子殿下的話後,有些奇怪,哪裡來的翰林院編修啊,不過,太子殿下既然說了,斷然不會是胡說,隻為了搪塞徐渭,隻當是自己忙於其他事情的時候,殿下見了這個編修,又得了這首詞。

“有如此才氣,太子殿下可否為我引見一番。”

“啊,這個,有機會本宮一定為徐先生引薦。”朱翊鈞用起了緩兵之計:“快,徐先生快看看本宮的字,寫的如何?”

徐渭聽到之後,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字上麵,而馮保也伸著頭去看寫了什麼詞。

看著看著,徐渭竟然情不自禁的念了出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彆離多。”

念完之後,徐渭稍稍沉思片刻。

“徐先生,本宮的字如何?”朱翊鈞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書法大家”的認可。

而徐渭聽到朱翊鈞的話後,隻是輕輕搖了搖頭:“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過,這首詞,寫的真好。”

朱翊鈞聽完之後,臉上的期待,立馬消失了。

“徐先生,差到哪了,你看看,這古道兩字,古風濃重,一氣嗬成,多好……”朱翊鈞還想著辯解一番,並且拿出了他自認為寫的最好兩個字。

但徐渭並沒有看出太子殿下的渴望,還是自顧的說道:“殿下,練字與練兵是一樣的,欲速則不達,您現在八歲多的年齡,能寫這麼好,已很是難得了,不過,殿下,這首詞是哪位編修寫的,我想去拜訪一下。“

朱翊鈞眉頭皺了起來,拜訪,你要是能跟彭祖一樣,活八百年,弄不好能見到作者李先生……

“這個不急,有一件事情,本宮倒是挺著急的。”

“殿下請說。”

“本宮這幅字是要送給海先生的,現在還差個落款,本宮的草書寫的不好,勞煩先生替本宮書寫。”

馮保聽到朱翊鈞的話後,心裡麵也有些許的渴望,他的字寫的也非常好,並且也愛好書法。

徐渭聽到之後,點頭應是,而後執筆,行雲流水寫下了落款。

“是歲逢庚午年大明隆慶四年秋,皇太子作於東宮。”

寫完之後,朱翊鈞湊上去看了看,與徐渭的相比,自己那就是三歲小孩子寫的字,有了徐渭的字之後,這個這個印章皇帝的第一份墨寶,定是能在後世拍賣出一個不錯的價格。

他抬起頭看向徐渭:“先生,可否帶印……“

徐渭點頭。

“蓋印,就在本宮印章下麵,蓋上先生的印章。”

徐渭聽到之後,稍稍愣神,隻是遲疑片刻,便從懷中取出了自己青藤居士印。

朱翊鈞看著徐渭在自己的東宮寶印下蓋上了他的印章,當下很是滿足,他又仔細地瞧上了一番,再次看向徐渭。

“先生,本宮考考你。”

“太子殿下,想考什麼?”

“這首詞是送彆之意,有些悲觀,本宮的老師海瑞不日出京前往應天,故本宮才寫了這幅字贈給海瑞,但既有送彆,當然也有團聚了,你可否拿著這首詞,以團聚為名,再寫一首詞,下次海瑞回來的時候,本宮在謄抄贈送。”

“殿下,作詞需意境,若是讓我現在便寫,隻怕寫不出能與之媲美的,隻能求一個對仗工整。”

“那便隻求對仗工整,馮保……”

“奴婢在。”

“把這收起來,差人裱上……然後,為徐先生重新準備紙墨……”

“是,殿下。”馮保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將太子殿下的墨寶收起來,而後又鋪上了一張嶄新的宣紙。

徐渭是才子,被考,當然要迎戰了。

他站在桌前,思考片刻後,便執筆開始書寫。

徐渭用的時間非常短,朱翊鈞一直站在旁邊,徐渭寫好了一段,朱翊鈞便開口念出這一段:“華堂內,鬨市間,繁花紅欲燃……”

“晨風吹花笑語甜,朝陽映人顏……”

“心之畔,情之淵,摯友皆團圓……”

“一盞香茶話流年,此刻心相連……”

………………

“人生有幸得相逢,何懼歲月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