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隆慶四年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隆慶四年,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階走了之後,朝堂上的百官還沒有反應過來呢,皇帝陛下就開始選秀了。
這沒有任何空窗期。
即便有些官員在阻攔。
可他們又怎能攔得住。
選秀進行時……
到了年底,選秀的事情就到了尾聲,朱載坖又再一次的見到了諸多新麵孔的絕代佳人……
時間就像是一隻脫韁的野驢,跑起來就不停……
朱載坖依然注重享受,將所有的國事儘數托付以高拱為首的內閣,他朝會從不間斷,但卻很少在朝會上說話。
高拱深受朱載坖信任,以及重用。
也讓他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可以改革的最高權力。
皇帝不拉後腿,同僚沒有唱反調的,他也開始了一係列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隆慶開關,以及與蒙古雙邊關係的發展。
俺答汗之孫把漢那吉投明,他與張居正力排眾議,決策受降,促使俺答汗接受大明帝國的封號。
大明帝國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其他各部首領也分彆封為都督指揮、千戶、百戶等有差,隆慶二年八月,大明帝國又準與俺答互市。
這比曆史上的俺答封貢要提前了兩年,這同樣也是大明帝國第一次用非軍事手段解決邊疆緊張關係。
而隆慶開關涉及祖宗製度,但在皇帝陛下的授意下,高拱親自督辦下,自隆慶元年七月開始,也就是徐階離開權力中心之後,高拱著手,先是將福建海澄的月港被作為唯一的開放“特區”。
沿海所有對外貿易的商船,都必須到這裡辦理繁瑣的手續,並從這裡裝貨出港、入港驗貨。所有船隻都必須申領“船由”(朝廷頒發的船隻身份證)、“商引”(朝廷頒發能夠裝載貨物的憑證)。
有了船由,商引之後,才能出海行商,此舉開始,並不是為了朝廷賺取白銀,而是想減少倭患。
野驢跑到了隆慶四年。
皇帝陛下登基已經四年了。
而皇太子也已經八歲了。
這三年之中,朱翊鈞鮮少生病,一直都是走的養生之道,每日四食,一頓不落,早上早起,晚上早睡。
朱翊鈞也長高了許多,他現在一個月,隻能見到朱載坖兩三次。
朱翊鈞是越來越高,越來越壯,可自己老爹朱載坖卻被酒色掏空身體,越來越虛了。
每次見到,都覺得自己老爹的氣色又差了很多。
後宮勤勞小蜜蜂的稱號,誰也躲不走了。
這不由讓朱翊鈞有些擔憂。
自己老爹,彆連六年皇帝都當不成了。
有了這個擔憂,朱翊鈞還是勸說了一次老爹。
雖然,朱載坖沒有生氣發怒,並且耐心的解釋一番,但事後卻都開始躲著朱翊鈞了。
平時很少召見。
對於這個結果,朱翊鈞也隻能無奈接受。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朱載坖不僅掛在嘴邊,並且身體力行。
即便自己的老爹這麼喜歡女人。
可他在這四年之中,隻有兩個兒子出生,一個長到了一歲,一個還未滿月,都夭折了。
而原先朱翊鈞的一母同胞的弟弟,被朱翊鈞這個曆史的變數所影響,竟然沒有出生……
朱翊鈞也專門研究了一下,老爹為何光播種,不結果的原因。
他也得出了一些理論。
酒色太過傷人,隻怕朱載坖體內的精華,都已經失去了活力,在肥沃的土壤,也難以長出果實來。
這也給了朱翊鈞一個警示,日後的自己,可萬萬不能這麼學。
海瑞也在隆慶四年初從陝西巡撫的位置上,又調回了京師。
這個時候,朱翊鈞已經搬到了東宮居住。
由馮保為貼身太監照顧。
所以,與海瑞這個東宮詹事府少詹事,接觸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在海瑞回到京師之後,朱翊鈞已經聽海瑞給自己講了很多課程經學了。
每一次上課的時候,朱翊鈞都顯得無精打采。
海瑞的思想,海瑞所講出來的經典論意,太過極端,可以說,幾乎沒有人能夠貫徹下去。
這也讓朱翊鈞明白一件事情。
道德模範,是要供起來的……
與海瑞相比,張居正的課便顯得有意思一些,最起碼沒有那麼枯燥,朱翊鈞也能聽的下去。
不過,張居正是內閣的官員,每日的公務比較繁忙,海瑞給他上了四五節課,都輪不到張居正為他上一節的。
而這日,便是輪到了張居正上課的時間。
東宮,那清幽靜謐的閣樓書房中,皇太子朱翊鈞身著錦繡華服,身姿端正地站在檀木書桌前,檀木書桌上麵鋪著宣紙,馮保在一旁研墨,朱翊鈞手持毛筆正在宣紙上寫字。
因為身高關係,桌子很低,研磨的馮保很不舒服。
他聚精會神的寫著字。
此時太子殿下臉上的稚童感減少了許多,輪廓更加清晰,像一個小大人了。
朱翊鈞為何要學習寫毛筆字。
因為他太閒了。
他記得在真正的曆史上,神宗皇帝是有這個天賦的,並且很喜歡,卻不被張居正允許練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