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京察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京察,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載坖有些奇怪,自己同意了,太子也同意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啊,自己的老師,為什麼還不走。
“還有什麼事情嗎,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高愛卿,你可以走了。”朱載坖直接開口詢問道。
“陛下,臣還真有其他的事情。”
“那有其他的事情,你就說嘛?”朱載坖開口說道,語氣頗有些急躁。
高拱看了一眼在朱載坖身後的孟衝,陳洪兩個人。
朱載坖授意,開口言道:“孟衝,陳洪,你們兩個人先回避一下。”
“是,陛下。”
陳洪,孟衝聞言,恭敬應是,而後退出了乾清宮。
等到兩個人離開後,高拱又看了一眼朱翊鈞,不過也就一眼,立馬移開了目光,心裡麵苦笑一聲,暗道:“自己怎麼想的,還想著是太子回避,一個四歲的孩童,能聽懂什麼?即便能聽懂,若陛下沒有這個想法,自己身為臣子,也不能逾越啊。”
在新帝登基之後,高拱也在克製自己,滿朝文武都知自己跟陛下的關係,他與朱載坖一樣,也保持了許久的謙和,收了一點急躁的性子。
不過,與自己的學生一樣,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保持謙和,克製急躁,不過過了一個月後,他也慢慢的回歸本性。
“陛下,京城官員懶散之風漸起,以整肅吏治,重振朝綱,臣奏請京察,兩京吏部各會同兩京都察院從公考察,此次京察重點應放在兩京的官員身上,以往京察,多是五品之上的實職,對言官並未涉及,這次以臣看來,要全麵一些……”
朱載坖聽完之後,抬頭看了一眼高拱。
“老師,這個京察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公議,徐階可曾知曉。”
朱載坖的稱呼從高愛卿變成了老師,也是在暗示高拱此時問話的是他的學生。
雖然朱載坖暗示的很明顯,但高拱卻不得不擺正自己得位置。
“陛下,這是出於公議,但還不及向徐閣老說明情況。”
“即是公議,那為何徐閣老不清楚,高愛卿,朕剛剛登基,可是不願發生什麼朝堂動蕩之事。”朱載坖開口說道。
這已經是有意阻止了。
“陛下,京察乃是對全體京官德行和能力的考察,旌彆賢否,懲黜不法官吏,整頓官場風氣,對貪婪不律的官員,不能及時進行罷黜,對百姓來說,也是一場災難啊。先帝在時,以寬厚待人,連續數年都未曾推行京察,陛下登基,隆慶元年便下旨京察,方能展現陛下銳意進取之心,至於,朝局動蕩嗎,臣認為不會的。”
高拱想要推行京察,也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方為公,一方為私。
此時的大明確實需要好好的審查一遍官員,將那些壞了良心的官員踢出去。
當然,徐階作為內閣首輔,門生故吏遍布朝野,良莠不齊,高拱也想用京察,打擊徐階的這些門生故吏,同樣損了他的名聲。
朱翊鈞一直聽著,對於隆慶初年京察的事情,他有些印象,最後的結果就是高拱下台,但其中發展細節朱翊鈞卻不清楚。
朱載坖聽完高拱的話後,思考片刻,而後開口詢問道:“那朕應該做什麼?”
“隻要下旨內閣便可。”
“那誰為京察主官。”
“按照慣例,吏部尚書楊博,德高望重,可為主官。”
“高愛卿是否也願為主官。”
“陛下心中擔憂,臣也知道,臣不會介入京察之中,此次京察,全權讓楊博去辦。”高拱輕聲說道。
朱載坖也不是傻子,關鍵的時候,關鍵的京察,若是高拱沒有一點點私心,他是不信的,他不願意這次京察,徹底激化高拱,徐階兩人的矛盾。
“既然是對百姓有益之事,朕同意了,待會便讓司禮監擬旨,傳旨內閣。”朱載坖說著,忽然略有停頓,換了一種口氣說道:“學生知道老師有一腔熱血,想為朕分憂解難,讓大明百姓生活富足,銳意改革,所遇艱難險阻,朕是知道的,不過,萬事都不要操之過急,免得弄巧成拙……”
“陛下,臣知道。”
徐階,高拱兩個人的主要矛盾就是政見不合,高拱想要更進取一些,做一些前人未作出的改變,而徐階便想著求穩一些,自認為一動不如一靜。
高拱想要做事,就必須扳倒徐階,不然他寸步難行,徐階想要坐穩自己的位置,並且護佑住自己家中的兒子,親眷,他也必須要在離開權力中心之前,將高拱打入塵埃。
兩人的關係,已經不可調和了。
而朱載坖是站在高拱這邊的,所以事事提醒,免得落入徐階的圈套。
說完之後,朱載坖便看向高拱,眉頭微皺,事情不都談完了嗎,怎麼還不走啊。
“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奏陳陛下。”
朱載坖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好,說,朕聽著呢。”
“要不,讓太子殿下暫避片刻。”高拱看向朱翊鈞,開口說道。
朱載坖頗為惱怒:“太子乃是朕的兒子,有什麼事情,都能當他的麵講,高愛卿,你這是有些不知禮數了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