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著急的朱厚熜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著急的朱厚熜,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從一年前,朱厚熜見到了自己的皇孫,那種感覺又出現了。
朱厚熜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他早就把裕王看明白了。
裕王本身並沒有繼承他的聰明,甚至在他看來有些愚笨,對其提不上由心的喜愛,隻不過是現在的朱厚熜已經沒有選擇了。
他雖然一直想要長生不老,想要修道永樂,但他怎會不知,有些事情就是鏡中花,水中月,他追不到長生,他還是要為大明帝國找一個後繼之君。
也就是一個在他眼中不成氣的兒子,給朱厚熜留了最後一點顏麵,讓他沒有落得一個跟自己哥哥武宗皇帝無嗣的下場,也保住了大明皇室的尊嚴。
而對待自己小皇孫就不一樣了。
君子抱孫不抱子。
更何況,第一麵,朱厚熜就覺得自己的孫子頗有靈氣 ,一下子就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兒子朱載壑。
朱厚熜很聰明,但同樣也有著很多聰明人的通病,他充滿了矛盾。
兩龍不相見。
這像是他的自私,怕經常見到兒子,孫子,害了自己,但又像是他對子孫的憐愛,怕經常見到他們,害了子孫。
多年前的慌亂,再一次的出現在了朱厚熜的心頭之上。
他有些惶恐不安。
難道自己到最後也會落下一個無嗣的結局,難道這是上天對他們朱家的警示,難道自己做的不夠好……
他再也沒有心思打坐,隻能來回在自己的道觀中走動,腳步聲有些急,已然沒有,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鬆下兩函經的灑脫……
而門外伺候的太監也都聽到了陛下雜亂的腳步聲,這些入宮沒有二十年的新人,可從來沒有見到過,他們主子這麼慌亂的樣子……即便是嚴嵩倒台的時候,皇帝陛下還是保持著他為君者的風度……
此時的裕王府,與黃錦所說的一樣,燈火通明,不時的就有太醫坐著馬車趕到,被小太監引領進去。
在裕王府的正門街道上,已經有了十幾輛馬車。
在小世子的房間中,更是人頭攢動。
裕王朱載坖坐在一旁,呆若木雞,而王妃陳氏,就站在朱載坖的身旁。
李彩鳳一直守在床邊,半步都不敢離開。而此時躺在床上的小世子麵色蒼白得如同宣紙一般,毫無半分血色,毫無生氣。
濃密的睫毛如蝴蝶羽翼般輕輕顫動著,卻無力睜開那緊閉的雙眼。
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仿佛是他在與病魔進行著一場艱難而又漫長的搏鬥,孱弱而又令人心疼不已。
他的呼吸微弱而急促,就像是殘破的風箱,發出令人揪心的聲音,仿佛隨時都可能停止。
李彩鳳一直抓著小世子的手,看著昏迷中眉頭緊緊皺起的兒子,心如刀絞,也讓她的身軀不住的顫抖。
太醫們來了一個,走了一個。
熬了很多藥,用儘了很多辦法,卻怎麼也喂不下去。
此時門外的太醫們都還未離開。
他們一直都在討論著世子的病情,你說說這,我說說那,說的很多,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世子牙關緊閉,在之前剛發現的時候,還能喂下一些較為溫和的湯藥,但狀況不見好轉,想要下重藥的時候,卻怎麼也喂不進去了,而且脈搏紊亂。
按照他們行醫的經驗來看,即便能喂下湯藥,也很難挺過來,若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們,他們倒是沒有那麼大的心理負擔,可麵對的是皇家的孩子,他們也不敢擔負這個責任,即便心裡麵有方法,也不敢冒險一試。
正當裕王朱載坖準備認命的時候,黃錦帶著一個郎中過來了。
這個郎中正是李時珍。
李時珍一直在民間行醫,頗有名氣,在嘉靖三十年,李時珍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
而後被楚王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嘉靖三十五年李時珍被推薦到太醫院,授“太醫院判”職務。
不過,李時珍不願在太醫院待著,便辭職,去了民間行醫,經過數年,名醫,神醫之名響徹大江南北。
所以,此時的李時珍不管是民間,還是在朝廷,都是公認的醫術高超。
朱載坖是認識李時珍的,當看到黃錦帶著的李時珍,瞬間燃起了最後的希望。
“王爺, 把給世子看診的太醫,全部集中一起,若是有人離開了王府,速速找回來。”
一見麵,李時珍便開口對朱載坖說道。
朱載坖趕忙點頭,喊來人,將今天來到裕王府的太醫全部找到,讓他們在門口候著。
隨後,李時珍便徑直的來到了床邊。
李彩鳳看到之後,也趕忙起身。
把完脈後,李時珍眉頭緊鎖,審視了一番世子的身軀,隨後,他迅速站起,走到了門口。
裕王朱載坖也在門口。
“先生,太醫們沒有離去的,都在這裡。”
李時珍沒有應王爺的話,而是自顧的對著太醫說道:“你們可曾為世子施針,開藥。”
十幾個太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個較為年輕的說道:“並未施針,但藥都開了,不過,世子牙關緊閉,所熬的藥,喂不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