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改旗易幟
晴空蒼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1章 改旗易幟,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晴空蒼鷹,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主公英明!”
趙普眼中精光一閃,立刻抓住話頭,上前一步道,“此乃天賜良機!李弘冀倒行逆施,江寧朝廷人心離散,根基動搖!”
“我軍當立即豎起‘討逆’大旗,傳檄天下!痛斥其罪,昭告其惡!”
“號召治下所有忠義之士、節度方鎮,棄暗投明,共誅國賊!以上將軍破大周、滅南漢的赫赫威名,仁義之師,必能令四方景從,瓦解其根基於無形!”
大將李雄亦是信心滿滿,聲如洪鐘:“趙大人所言極是!”
“末將以為,淮河以南,手握重兵、淮南幾位節度使,老狐狸武昌節度使何敬洙、保信節度使孫漢威、尤其是清淮節度使劉仁贍老將軍!此等忠貞之士,豈能坐視李弘冀篡逆?必能響應我軍檄文,投效主公麾下!”
暗衛指揮使萵彥也適時補充道:“據最新密報,江寧朝中,如韓熙載韓大人,已憤然辭官歸隱。”
“常夢錫、江文蔚等耿直大臣,因多次上書勸阻,已遭李弘冀打壓排擠,處境堪憂。朝堂之上,忠良噤聲,奸佞當道,此正是我軍分化瓦解、爭取人心之時!”
沉穩的將領吳翰卻眉頭緊鎖,提出了現實的顧慮。
“雖然是天賜良機,然我軍年淮河力抗大周,夏末又遠征嶺南,破國擒王,將士疲憊,糧秣消耗甚巨。”
“新得之嶺南數十州,百廢待興,民心未附,尚有零星抵抗需彈壓清剿。此刻若再興大軍,北上討伐江寧,戰線過長,補給艱難,恐非萬全之策。操之過急,反受其咎啊!”
李從嘉聞言,深邃的目光掃過吳翰,緩緩點了點頭。
吳翰的擔憂,正是他心中所慮。
嶺南新定,潭州根基雖固,但連番大戰,確實需要休養生息。
更重要的是,李弘冀剛剛政變上位,其內部清洗尚未完成,外部反應尚未明朗,此時傾力北伐,風險巨大,且可能迫使驚惶的李煊做出更瘋狂的舉動,逼急了引大周入寇!
或讓那些原本搖擺的勢力因恐懼而抱團。
“吳將軍所言甚是。”
李從嘉的聲音沉穩有力,一錘定音:“立即興兵,深入江寧腹地,確非明智之舉。”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大輿圖前,手指先重重敲在潭州,然後劃過長江,點在江寧的位置,最後掃向武昌、壽州、廬州等關鍵節點。
“然,逆賊當道,豈能坐視?”
他話鋒一轉,眼中閃爍光芒,“兵鋒雖暫不北指,然討逆之聲,必響徹寰宇!分化瓦解之策,刻不容緩!”
他轉身,目光如電,掃視群臣,下達命令:
“趙普、潘佑!命你二人,即刻草擬討逆檄文!檄文需字字如刀,曆數李煊弑叔囚父、殘害忠良、禍亂朝綱之十大罪狀!昭告其得位不正,天地不容!”
“昭告我永定軍,將高舉義旗,繼承烈祖之遺風,討還公道,為天下誅此國賊!檄文務求激越磅礴,傳檄天下各州府縣,軍營驛站,務使人儘皆知!”
“萵彥、董蒨!命你二人,挑選能言善辯、膽大心細之士,攜帶檄文副本及本帥親筆密信,分赴武昌、壽州、廬州等地!”
“秘密聯絡何敬洙、劉仁贍、孫漢威等節度使!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懾之以威!務必使其知曉,依附逆賊,死路一條;歸順義師,前途無量!”
“即便不能立刻舉兵來投,也要令其心存異誌,按兵觀望,甚至暗中輸送情報、物資!”
“董蒨、萵彥,密切關注江寧動向,尤其是韓熙載、常夢錫、江文蔚等被迫害、辭官之忠直臣子!設法秘密接應,護其周全,迎其至我潭州或嶺南!此等賢良,豈能容奸賊摧殘?”
“其餘諸將!整軍備武,撫慰士卒,囤積糧秣,肅清嶺南餘孽,安撫新附州縣!此乃根本,不可懈怠!待時機成熟,義旗所指,必叫那金陵偽朝,地動山搖!”
“諾!”
階下文武,齊聲應命,聲震屋瓦。
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李從嘉那看似平和命令下蘊含的磅礴力量。
這不是退縮,而是更高明的進攻!
以檄文為刀,以遊說為劍,以人心為戰場,要在李弘冀那看似穩固的新朝根基上,撬開第一道致命的裂縫!
一場沒有硝煙,卻可能更加驚心動魄的戰爭,在李從嘉返回潭州後的這個秋天,悄然拉開了序幕。
討逆的檄文如同燎原的火種,從潭州飛速傳向四方。
隱秘的使者如同暗夜的幽靈,穿梭於長江兩岸。
李弘冀在金陵龍椅上的獰笑尚未散去,來自南方的驚雷,已然在江寧朝廷的上空,隱隱炸響!
隨著事態的發展,李從嘉也走向了唐代帝王,很多時候走過的路,兄弟刀兵相見,是無奈的選擇,宗族內鬥,也是事態的必然走向。
安史之亂,香積寺之戰,裂唐之始,由此而發!
黃巢起義,五代動亂由此開始。
亂世也需要從此來終結。
李從嘉在潭州發出的討逆檄文與分化之策,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迅速在動蕩的南唐版圖上激起了層層漣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