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蒼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朝堂之上不見血卻要命,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晴空蒼鷹,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璟突然向李從嘉問政事方麵的事情。

這種級彆的決策他一個郡公,年僅17歲的皇子,正常也不該參與。

畢竟當朝的宰相,大臣都沒有說出明確的結果。

李從嘉說道:“回稟父皇,去年我聽說有一種稻子成熟期短,抗旱性強,一年可做到三熟。”

“我朝地處江南,溫度適宜,應該種此稻種,解決後續糧食短缺的情況。”

諫議大夫魏岑看了一眼馮延巳,正向他使眼色,他們宋齊丘這一黨派。

配合多年,立即領會了馮延巳的意圖,讓他站出來李從佳。

朝堂之上的交鋒,就是殺人不見血的戰場。

幾句話之間左右了聖心,就可以讓一個人走向另一個極端。

今天若是沒有戶部尚書常夢錫的發言,李從嘉也沒機會站出來說話。

魏岑急忙站出問道:“安定郡公,年少容易受人蒙騙,平素有些雜文,怪事,聽到了容易信以為真。那稻種在何處,又何時能種上呢?”

李從嘉心道:“還好自己提前一年準備了這項工作,此時若是說在螺城有這種稻種。

就會讓人貽笑大方,覺得自己胡吹。

“去年我已派人,跨越千山萬水,在螺城取得了一些稻種,也請來了幾名當地的農戶。今年春打算在句容,丹陽兩縣種植。”

魏岑聞言一愣,也沒想到他會真已經得到稻種。

不僅是他,場中所有人無不驚訝。

但是此刻魏岑也咬著牙說道:“若是有能一年三熟的稻種,早就人引進了,還輪到今天在朝堂上討論。”

李從嘉笑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農學之事,需要苦心鑽研培育,又豈是在朝堂上討論出來的?”

“那就看四個月後見分曉,這稻子是否能真的成熟?到時候安定郡公,不要讓人笑話。”

李從嘉信心十足道:“必定能成。”

李璟急忙問道:“可真有此稻種,若是能成,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從嘉當封王。”

“今年開春,兒臣就派人在兩縣種下,引進稻種較少,看是否能比其他的稻子更早成熟。四個月後自然可見分曉。”

李璟聞言,龍顏大悅,開心的點了點頭。

“好,沒想到我兒在政事上還能替朕分憂。”

見此情況,這皇子又出了風頭。

馮延巳上前一步說道:“即便成功種出來,結果可能也是五月份的事情,然後再把兩線的稻子作為種子向全國推廣,恐怕也得兩年的時間。”

“對於當前災荒局麵。沒有太大的幫助,我們需要解決眼下饑荒的問題。”

“還有朝廷是否對外用兵?糧食用來賑災還好,若是再用來對潭州城出兵怕是遠遠不夠。”

此時潭州城孤懸在湖南境內。

朗州大兵蠢蠢欲動。

潭州城此時卻有些雞肋,需要朝廷撥發糧餉。

朝廷也向河南道賑災,若是在起兵戈,還需派兵遣將前去守城,耗費極大。

“依微臣之見,潭州城若是能守就守,若是守不了,還不如提前割讓出去換一些糧草。”

“哎!”

“而且也能想到,大周即將發兵協助朗州軍。”

眾人聞言先是哀歎,大周兵鋒強盛,若是去協助朗州軍,對自己是極大的不利。

這樣看來提前放棄潭州也可能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畢竟湖南境內隻剩下譚州城孤懸在外,朝廷本就要救災。

所有的形勢擺在眼前。

若是以朗州的兵力,攻打潭州城,組織幾萬精兵,搞持久戰,消耗戰。

南唐派大兵後,就拖不起了。

在五代十國這種艱難的背景之下,割地求和或者割地換賠償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處理手段。

三年之後,大周和南唐大戰。

就把江淮十四州全部割讓了出去,求得了暫時的和平。

但有幾名主戰的武將卻不同意。

“潭州城是我等辛辛苦苦攻占下來的領地,豈能因為朗州興兵就開始退讓?”

“可消耗太大,而且離我江南道路途遙遠,若是朗州全境興兵,偷襲不好守。”

一時之間朝堂上關於是戰還是割讓的聲音討論起來。

不絕於耳,雙方各有論據理由。

李璟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實在是因為情況變化的太快了,今年大旱,自己境內都饑民遍地,江南道的糧食還要用於救濟淮南道和河南道

若是今年兵糧充足,發一支大軍去鎮守潭州也是可以的。

況且他知道大周將發兵援救朗州,可想而知這將是一場艱難的大戰。

李從嘉見朝中諸臣在此爭論。

心中氣惱,這群大臣真是敗壞了好好的局勢。

李璟見狀,出兵之事,在朝堂上一時之間難以拿出定論。

李從嘉站出來說道:“潭州城是民心所在,一城之丟失容易再得,民心丟失難以恢複。”

李璟沉默一陣兒,終於下定了決心問道。

“有哪位將軍願意帶兵出征?”

眾人都知道此時潭州城有查文輝,陳覺兩位將軍在守候,但是手中沒有多少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