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蒼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兵戈之聲,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晴空蒼鷹,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兩個瘦高的乞丐憤怒地罵道:“媽的,哪個不長眼的多管閒事。”

“竟然搶了小乞兒的食物。”李從嘉憤憤不平地說道。

當兩個乞丐看到他走近,發現少年身後站著幾名精壯的侍衛,立刻認慫。

“小爺莫怪,世道不讓人活,我們這就走。”說完,他們扔下手中的餅,急忙跑進了巷子深處。

這樣的情景在如今的潭州城隨處可見。

李從嘉不禁感歎:“楚國的馬氏皇帝禍國殃民,連年戰亂,哪裡還有人倫道德,受苦的都是底層百姓。”

那小乞兒麵容消瘦,幾乎凹陷,赤腳跪在冰冷的石板路上,腳底早已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感激涕零地對李從嘉說:“秋水謝謝公子救命,我弟弟快餓死了……”

“秋水?”

李從嘉聽她名字有些耳熟,但是又想不起來。

“小女名叫秋水,家裡早年遭了災,隻剩下我和弟弟。”小乞兒灰黑的臉上隻有牙齒白的。

隻是關照了幾句,叫小乞丐可憐,又差人給了些吃的,便轉身離去。

當天晚上,李從嘉召開了議會,李雄、吳翰等一眾營長齊聚一堂。

李從嘉安排道:“今日我們看到潭州城的慘狀,宛如朱門酒肉臭,路上卻凍死骨。”

“本次賑濟災民,不能轉交地方官府,需在城中施粥,且需讓婦孺小兒優先領粥。我們將設立十二百人的隊伍,在二十四處粥棚施舍。”

“我也收到詔書,無需再前往朗州,那裡有兩名楚地叛逃將領正在潛藏,後續情況不容樂觀。”

李雄今天一同入城,看到城中狀況,心中憤怒,罵道。

“主官無能,如何能把糧食交給地方?如今潭州城的百姓饑寒交迫,離心離德,形勢比我在京中想象的還要糟糕。”

曆史上,邊鎬得知朗州節度使劉言造反後,攻克益陽,兵壓潭州,邊鎬丟棄城池,直接逃跑。

士兵們爭相逃走,互相踩踏,死傷萬餘人。

今天的情況足以解釋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不得民心,又怎能守城?

李從嘉原本想著自己穿越過來,知道一些曆史走勢,能夠扭轉局麵,但他也感到無能為力。

原本的潭州城為楚國國都,占領還不到一年時間,若沒有勤政愛民、周濟百姓的主官。

沒有開倉放糧、壓製富豪的強勢作風,一旦有人來攻打,如何能守城?

隻怕士兵在城上拚命,居民卻在背後捅刀子。

武力鎮壓也不過是威懾的紙老虎,一戳便破,城中百姓自然會將其撕碎。

李從嘉又說道:“我們受皇上詔命,在此賑災,且先施粥數日。”

“我會立即起草奏折一封,送達京城,視情況再定後續的事宜。務必記住要求,賑災之粥,絕不能變成米湯,插入木筷需能立在粥上,不能浮在水麵。”

他知道曆史上賑災施粥時,很多粥棚隻放水不放米。

喝完後隻剩水,災民們怨聲載道。

既然要做,就必須見到成效。

眾民夫本是兩淮居民,對南唐忠心耿耿,何況六皇子還親身在此,一路來對他們恩養有加,自然奉命執行。

秋風蕭瑟的早晨,天空陰沉,寒風中夾雜著些許涼意。

湘江河岸前,早已經人山人海。

擠滿了許多前來領取救濟的饑民。

這些人中有的麵黃肌瘦,有的頭發蓬亂,有的衣衫襤褸,大多神情疲憊,期望的看著前方的粥棚。

一隊隊士兵有條不紊的維持秩序,隊伍中先安排老人、婦女和兒童,他們緊緊握著手中的空碗。

耐心的等待著那碗來之不易的溫飽。

“唐朝,安撫使李大人奉旨賑濟災民。”

每次施粥的時候,民夫都不忘記說著這句話。

李從嘉也在親自在周棚中,給一名小乞兒盛上滿滿一碗的熱粥還不忘叮囑。

“慢慢吃,彆急,明天還有。”

饑民們接過粥後迫不及待的帶回去, 有的則選擇帶回去與家人共享這份救命的食物。

儘管人數眾多,但在官兵們的組織下,一切都井然有序。

沙萬金、張璨等武人都頭正在奮力賑濟災民,發放糧食,兩個比部人員在閒暇之餘卻議論起來。

一白麵書生鍾蒨笑道:“你看六皇子,為什麼要親力親為?”

“咱們這皇子彆看年紀小,一路行事作風,可是很老成。”

“勤練兵卒,苦練武力,估計是現在看潭州城局勢不好,皇命又是讓他在這裡賑災,估計是要趁機得些民心,看日後有變好能夠麵對。”

一個文雅書生潘佑身著白衣,耿直說著。

鍾蒨分析道:“我一路看來,六皇子倒是不是作假,有一副悲天憫人的心腸,你瞧親力親為施粥,災民感動的痛哭流涕。”

“皇位將來也輪不到他,收些民心有何用,咱們就好生完成這次行程,回到戶部好交差。”潘佑看這差事比預想中的難,發了發牢騷。

武將和民夫不會想這些彎彎繞的事情,兩位書生倒是分析點評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