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衛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互助站的萌芽,滄桑之情,江海衛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從深秋下到了初冬,淅淅瀝瀝,帶著浸入骨髓的濕冷,無休無止地衝刷著這座灰蒙蒙的城市。梧桐樹的葉子早已掉光,光禿禿的枝椏在鉛灰色的天幕下伸展,如同絕望老人伸向天空祈求的手臂。空氣裡彌漫著雨水、塵土、還有老舊小區特有的、混雜著油煙和淡淡黴味的氣息。
南宮婉撐著一把用了很多年、傘骨都有些變形的深藍色雨傘,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向陽花苑”小區濕滑的水泥路麵上。雨水打濕了她的褲腳,沾著泥點。她身上那件半舊的米白色棉襖洗得有些發白,領口磨出了毛邊,裹著她單薄的身體,抵禦著寒風。她背上背著一個鼓鼓囊囊、印著超市Logo的大帆布袋,裡麵塞滿了剛從菜市場討價還價買來的、相對便宜的蔬菜和一小塊打折的豬肉。另一隻手,則緊緊攥著一疊剛打印出來、還散發著油墨味的A4紙,紙張的邊緣已經被雨水打濕洇開。
她在一棟居民樓側麵斑駁脫落的公告欄前停下。公告欄的玻璃碎了一角,裡麵貼滿了各種褪色的、卷邊的廣告:通下水道、開鎖、租房、無痛人流……像一幅幅被遺忘在角落的、關於底層生活的浮世繪。南宮婉小心翼翼地將手裡那疊濕漉漉的紙,一張張仔細地貼在還空著的角落。紙上印著醒目的標題:
**【向陽花苑“鄰裡守望”互助小組 試運行通知】**
下麵用稍小的字體寫著:
> 親愛的鄰居們:
> 您是否為孩子放學後無人看管而憂心?
> 您是否為家中老人白天獨自在家而牽掛?
> 您是否在忙碌的工作與瑣碎的家務間分身乏術?
> 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30-6:00,社區活動室(原棋牌室)將開放為臨時互助空間!
> * **“四點半課堂”**:提供安全場地,孩子可寫作業、閱讀、簡單遊戲(需自帶文具、書籍)。
> * **“老人日間活動角”**:歡迎行動方便的老人前來聊天、下棋、做手工(需自帶棋具、材料)。
> * **“信息互助牆”**:可張貼閒置物品交換、技能互助(如簡單維修、代買菜)、拚車等信息。
> **說明:**
> 1. 本活動為鄰裡自發、互助性質,**非盈利**,非托管機構。**僅收取象征性場地維護費:兒童2元/次,老人免費。**
> 2. 活動期間由誌願者輪流看護,**非專業看管**,家長/監護人需明確風險自負。
> 3. 倡導鄰裡互助精神,歡迎有時間的居民報名成為誌願者!
> 發起人:南宮婉(6號樓302) 聯係電話:XXXXXXXXXXX
貼完最後一張,南宮婉退後一步,看著那些在冷風中微微顫動、被雨水暈染了邊角的傳單,像看著自己小心翼翼捧出的、一顆在風雨中飄搖的火種。她疲憊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隻有眼底深處藏著一絲微弱的、近乎執拗的期盼。這是她在經曆母親骨折、失業、獨自扛下所有重壓、被兒子控訴、被老師指責後,唯一能想到的、試圖在絕望中抓住一點光亮和連接的辦法。不是為了賺錢,那微薄的“場地維護費”連水電費都不夠,隻是為了……讓像她一樣的“寡婦”們,能有個喘口氣的地方,能互相搭把手。
“喲,小南宮?這忙忙叨叨貼什麼呢?” 一個帶著濃重本地口音、略顯尖利的女聲響起。
南宮婉回頭,是住在隔壁單元的孫阿姨。孫阿姨五十多歲,燙著卷發,裹著一件鮮豔的羽絨服,手裡提著剛買的菜,眼神裡帶著一種社區大媽特有的、混合著好奇和審視的光芒。她湊近公告欄,眯著眼看了幾秒,隨即撇了撇嘴:“哎呦喂,‘四點半課堂’?‘老人活動角’?小南宮,你這……是打算開托兒所和養老院啊?就收兩塊錢?嘖嘖,這年頭,兩塊錢夠乾啥的?白忙活嘛這不是!還誌願者?現在誰有那閒工夫?”
南宮婉的心沉了一下,臉上卻努力擠出一點笑容:“孫阿姨,不是開托兒所。就是想著……咱們小區雙職工多,孩子放學那會兒家裡沒人,老人自己待著也悶得慌。有個地方大家能湊一起,互相照應著點,總比孩子亂跑、老人悶在家裡強點。”
“話是這麼說,” 孫阿姨不以為然,聲音又拔高了幾分,“可這責任多大啊!孩子磕了碰了算誰的?老人要是有點啥事,你擔得起嗎?就靠幾個‘誌願者’?那不是瞎胡鬨嘛!再說了,社區那活動室,王胖子(指物業王主任)能讓你白用?” 她搖搖頭,一副“你太天真”的表情,拎著菜籃子,踩著濕漉漉的地麵,扭著腰走開了,留下的話卻像冰冷的雨水澆在南宮婉頭上。
南宮婉看著孫阿姨的背影,攥緊了傘柄,指節發白。孫阿姨的話雖然刻薄,卻戳中了最現實的痛點:責任、風險、還有那個難纏的物業王主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滄桑之情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滄桑之情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