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耕駿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故事18,遠境迷蹤,文耕駿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3章:故事18第12頁
深邃的地下通道中,微弱的生物熒光越來越暗淡。廉默站在資源儲備室的門前,看著那些空蕩蕩的儲物架,心中湧起一陣焦慮。過去三個月裡,地穴族的能源和原材料儲備急劇下降,而回收站雖然能夠產生一些副產品,但遠遠無法滿足族群日益增長的需求。
“儲備報告已經出來了。”比奇拿著一份厚厚的數據文件走到廉默身邊,臉色異常凝重,“能源晶石的儲量隻剩下上個月的40,稀有金屬儲備更是降到了危險線以下。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最多還能維持兩個月。”
廉默仔細翻閱著報告中的每一個數據。數字背後反映的現實讓人不安:隨著地下空間的擴建和人口的增長,地穴族對各種資源的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新建的居住區需要大量的建築材料,生物反應器需要持續的能源供應,而各種高科技設備更是消耗著珍貴的稀有元素。
“更糟糕的是,我們的傳統開采點大多已經枯竭。”比奇指著地質勘探圖上的紅色標記說道,“這些年來的過度開采讓容易獲取的資源基本耗儘,現在要獲得同樣數量的資源,需要投入幾倍的人力和設備。”
就在這時,儲備室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年輕的技術員匆忙跑來,神情緊張地向廉默彙報:“領隊,回收站出現異常情況!有人在夜間試圖闖入副產品倉庫!”
廉默和比奇立即趕往回收站。在倉庫外圍,他們看到了幾處明顯的破壞痕跡:防護柵欄被人為損壞,地麵上留下了陌生的腳印,甚至還發現了一些粗製濫造的挖掘工具。
“看起來是有組織的行動。”廉默仔細檢查著現場痕跡,“這些人對我們的設施布局很了解,知道哪裡存放著最有價值的材料。”
負責夜間巡邏的守衛戰戰兢兢地走過來:“廉默領隊,我們發現入侵者的時候,他們正在嘗試打開高強度纖維材料的儲存艙。幸好發現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比奇蹲下身仔細觀察地麵的痕跡:“這些腳印的大小和形狀表明,入侵者至少有七八個人。而且從工具的使用痕跡來看,他們具備一定的技術知識,不是普通的小偷。”
廉默的表情越來越嚴肅。在資源日益稀缺的情況下,回收站產生的高價值副產品自然會吸引覬覦者的注意。那些經過生物處理產生的稀有金屬、高強度纖維材料和純淨能源晶體,在地下黑市上都是價值連城的商品。
“我們需要立即加強安全防護。”廉默轉向比奇說道,“現有的人工巡邏顯然無法應對有組織的入侵行為。”
比奇點點頭,但隨即提出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僅僅加強防護還不夠。我擔心這些人不是外來的,而是我們族群內部的一些人。”
這個猜測讓廉默感到震驚,但仔細思考後,他意識到比奇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在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一些族人可能會鋌而走險,試圖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稀缺資源。
“我們需要調查這件事。”廉默決定道,“同時也要采取更有效的防護措施。”
接下來的幾天裡,類似的事件接連發生。雖然守衛加強了巡邏,但入侵者似乎總能找到防禦的薄弱環節。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人的行動越來越大膽,甚至開始在白天嘗試接近回收站的核心區域。
“我們收到了匿名威脅信息。”比奇拿著一張紙條走到廉默麵前,“他們要求我們交出回收站生產的所有稀有金屬,否則就會采取更激烈的行動。”
廉默看著紙條上歪歪扭扭的文字,心中的憤怒和擔憂交織在一起。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偷盜行為,而是有組織的敲詐勒索。
“我們不能向他們妥協。”廉默堅定地說道,“如果今天交出稀有金屬,明天他們就會要求更多。我們必須找到根本的解決辦法。”
當天晚上,廉默召集了回收站的所有技術骨乾開會。會議室裡的氣氛異常凝重,每個人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現在的情況很明確。”廉默開門見山地說道,“我們麵臨著有組織的資源掠奪行為。傳統的人工防護已經無法應對這種威脅,我們需要更先進的防禦係統。”
“我有一個想法。”比奇舉手發言,“我們可以設計一套自動化的防禦係統。利用機器人巡邏和智能監控,全天候保護回收站的安全。”
這個提議立即引起了熱烈討論。雖然地穴族在生物技術方麵很先進,但在機器人技術領域的經驗相對有限。大多數族人對機器人的認知還停留在簡單的自動化設備層麵。
“機器人防禦係統的技術難度很高。”一名資深工程師提出疑慮,“我們需要解決動力係統、控製係統、傳感係統等多個技術難題。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能夠實現嗎?”
比奇信心滿滿地回答:“雖然挑戰很大,但我們有獨特的優勢。”
如果能夠將地穴族先進的生物技術應用到機器人設計中,確實可能創造出獨特而強大的防禦係統。
“比奇,你來詳細說說你的設計思路。”廉默對這個方案很感興趣。
比奇站起身,在白板上畫出了初步的設計概念:“我設想的防禦機器人分為三個類型:巡邏型、警戒型和作戰型。每種類型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
巡邏型機器人主要負責日常的安全檢查。它們體型較小,移動靈活,配備先進的傳感設備,能夠在複雜的地下環境中自由穿行。
“巡邏型機器人的核心是傳感係統。”比奇詳細解釋道,“我們可以在機器人上安裝特殊的傳感器,讓它們能夠檢測化學氣味、生物電場和其他環境變化。這樣的傳感能力遠超傳統的電子設備。”
警戒型機器人則負責固定點位的監控和防禦。它們體型較大,配備強大的監控設備和通訊係統,能夠實時監控大範圍區域的安全狀況。
“警戒型機器人可以作為整個防禦網絡的節點。”比奇繼續說道,“它們之間可以相互通訊,形成一個覆蓋整個回收站的監控網絡。任何異常情況都會被及時發現和報告。”
作戰型機器人是整個防禦係統的核心力量。它們具備強大的戰鬥能力,能夠在遭受攻擊時主動反擊,保護重要設施的安全。
“作戰型機器人的設計最為複雜。”比奇的表情變得嚴肅,“它們需要具備自主判斷能力,能夠區分威脅的程度,並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設計方案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認同,但實施過程中麵臨的技術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最大的問題是動力係統:傳統的電池技術無法滿足機器人長時間工作的需求,而地下環境又限製了太陽能等其他能源的使用。
“我們可以使用熱能能源技術。”比奇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讓機器人搭載微型的反應器,攜帶熱能能量。”
這個想法雖然新穎,但技術實現難度極大。反應器的小型化、穩定性控製、能量轉換效率等問題都需要逐一解決。
“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巡邏型機器人開始。”廉默做出決定,“積累經驗後再逐步開發更複雜的型號。”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比奇帶領技術團隊全力投入機器人研發工作。實驗室裡日夜燈火通明,工程師們為每一個技術細節反複討論和試驗。
第一台原型機器人的製造遇到了無數困難。機械結構的設計、生物組件的集成、控製係統的編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反複調試和優化。
“動力係統還是不夠穩定。”負責能源係統的工程師向比奇彙報,“反應器的能量輸出存在波動,有時候會影響機器人的正常運行。”
比奇親自檢查了能源係統的設計:“問題出在反應器的溫度控製上。我們需要增加一個調節機製,讓反應器能夠自動調節工作狀態。”
控製係統的開發是最複雜的部分。機器人需要具備一定的人工智能,能夠自主做出判斷和決策。但地穴族在這個領域的經驗相對匱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3章:故事18第22頁
“我們需要開發一套學習算法。”比奇研究著控製係統的架構,“讓機器人能夠通過經驗學習來提高判斷能力。”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第一台巡邏型機器人終於製造完成。這台機器人高約一米,外形類似一個移動的圓柱體,表麵覆蓋著仿生材料製成的外殼。
“所有係統測試完成,可以進行實地試驗。”比奇興奮地向廉默彙報。
第一次實地測試在回收站的外圍區域進行。機器人緩慢而穩定地移動著,它的傳感器不斷掃描周圍環境,收集各種信息。
“傳感器工作正常,能夠檢測到多種環境參數。”技術員通過監控係統觀察著機器人的工作狀態,“移動係統也很穩定,在複雜地形中的適應性很好。”
但測試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機器人的反應速度還不夠快,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有時會出現延遲。
“我們需要優化控製算法。”比奇仔細分析著測試數據,“提高機器人的反應速度和判斷準確性。”
改進工作又持續了一個月。工程師們對控製係統進行了大幅優化,提高了數據處理速度和決策效率。
第二次測試的效果明顯改善。機器人不僅能夠準確識彆各種威脅,還能夠根據威脅等級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就在測試進行的時候,回收站再次遭到了襲擊。這次的規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襲擊者顯然做了充分的準備。
“警報!警報!”急促的警報聲響徹整個回收站,“東區倉庫遭到攻擊,請立即支援!”
廉默和比奇立即趕到現場,眼前的景象讓他們震驚。十幾名蒙麵的襲擊者正在使用專業的切割工具破壞倉庫的防護門,他們的行動訓練有素,顯然經過精心策劃。
“立即啟動應急防禦程序!”廉默大聲下令,“所有安保人員到指定位置!”
但襲擊者的裝備和技術水平超出了預期。他們不僅有先進的破壞工具,還配備了乾擾設備,能夠阻斷通訊和監控係統。
“我們的監控設備被乾擾了!”技術員焦急地報告,“無法確定襲擊者的確切位置和數量!”
情況變得非常危急。如果襲擊者成功突破防禦,回收站儲存的大量稀有材料就會被洗劫一空。更嚴重的是,他們可能會破壞核心的處理設備,導致整個回收係統癱瘓。
“比奇,讓你的機器人參與防禦!”廉默果斷決定,“雖然還在測試階段,但現在顧不了那麼多了!”
比奇立即啟動了巡邏型機器人的戰鬥模式。雖然這台機器人主要是為巡邏設計的,但它同樣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
機器人快速移動到襲擊現場,它的傳感器立即開始工作,準確定位了襲擊者的位置。
“機器人發現了六名襲擊者的確切位置!”比奇通過控製係統向廉默報告,“它們正在分兩組行動,一組負責破壞防護門,另一組在外圍警戒。”
有了準確的位置信息,安保人員能夠更有效地組織反擊。他們利用地形優勢,從多個方向對襲擊者進行包圍。
襲擊者顯然沒有預料到會遭遇如此精確的反擊。在發現自己被包圍後,他們開始慌亂地尋找撤退路線。
“不要讓他們逃跑!”廉默指揮著安保人員,“我們必須查明他們的身份和背後的組織!”
戰鬥持續了半個小時。雖然襲擊者裝備精良,但在人數和地形優勢麵前,最終還是被迫投降。當麵罩被摘下時,廉默震驚地發現,這些襲擊者中竟然有幾個熟悉的麵孔。
“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廉默質問著被俘的襲擊者,“回收站的產出是為了整個族群的利益,為什麼要破壞它?”
其中一名襲擊者憤怒地回答:“族群的利益?那些珍貴的材料都被你們壟斷了。我們這些生活在邊緣區域的人什麼也得不到!”
這個回答讓廉默陷入深思。確實,回收站的產出主要用於重要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普通族人很難直接受益。在資源日益稀缺的情況下,這種不平衡分配必然會引發不滿。
“我們需要重新考慮資源分配製度。”廉默對比奇說道,“但首先,我們必須確保回收站的安全。”
比奇點點頭:“機器人在這次行動中表現出色,證明了技術方案的可行性。我們需要加快生產更多的防禦機器人。”
經過這次襲擊事件,裡從族長對機器人防禦係統給予了全力支持。他不僅批準了大規模生產的預算,還指派了更多的技術人員參與項目。
“這次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裡從族長在緊急會議上說道,“如果不能有效保護我們的資源,整個族群的發展都會受到威脅。”
接下來的兩個月裡,比奇和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批量生產各種類型的防禦機器人。巡邏型機器人的生產相對簡單,很快就製造出了十台。
警戒型機器人的開發更加複雜。這種機器人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和通訊係統,能夠協調整個防禦網絡的運作。
“警戒型機器人的核心是分布式控製係統。”比奇向技術團隊解釋設計理念,“每台機器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節點,但它們之間可以相互通訊和協調。”
這種設計的優勢在於係統的可靠性很高。即使某些機器人被破壞,其他機器人仍然能夠維持整個防禦網絡的運作。
作戰型機器人的開發麵臨最大的技術挑戰。這種機器人需要具備強大的戰鬥能力,同時還要確保不會對無辜人員造成傷害。
“作戰型機器人必須具備精確的目標識彆能力。”比奇在設計會議上強調,“它們隻能對確認的威脅目標采取行動,絕不能傷害族群成員。”
為了實現這個要求,工程師們開發了複雜的身份識彆係統。機器人能夠通過多種傳感器來識彆目標的身份,包括生物特征、行為模式和身份標識。
三個月後,完整的機器人防禦係統終於部署完成。十台巡邏型機器人負責日常的安全檢查,五台警戒型機器人構成監控網絡,三台作戰型機器人作為最後的防線。
新防禦係統的首次實戰測試很快就到來了。又一群不法分子試圖襲擊回收站,但這次他們麵對的是完全不同的防禦力量。
巡邏型機器人首先發現了入侵者,並立即向警戒型機器人報告。警戒型機器人迅速分析了威脅等級,並自動啟動了相應的防禦程序。
“入侵者被發現,啟動二級防禦協議。”機器人的聲音在控製室中響起,“預計三分鐘後與目標接觸。”
這次的襲擊者顯然低估了新防禦係統的能力。當他們還在尋找傳統監控設備的時候,已經被機器人鎖定了位置。
作戰型機器人迅速趕到現場,它們強大的威懾力讓襲擊者感到恐懼。麵對這些裝備精良、行動精確的機械戰士,襲擊者很快就放棄了抵抗。
“防禦係統運行正常,威脅已被消除。”機器人向控製中心報告,“建議對被俘人員進行詳細審訊。”
這次成功的防禦行動證明了機器人防禦係統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強大的防禦能力開始起到威懾作用,試圖襲擊回收站的不法分子明顯減少了。
與此同時,資源短缺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雖然回收站能夠產生一些有價值的副產品,但相對於族群的總需求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
“我們需要尋找新的資源來源。”廉默在族群大會上提出,“光靠回收站的產出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開發新的開采技術或者尋找新的資源點。”
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來。
探測隊在深層地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能量晶石礦藏,儲量足以支撐族群數年的發展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