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手握虛詞宛如風,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清直起身,肅顏以問唐烈:

“這樣的一位官員,唐君以為賢否?”

唐烈聽他這樣問,知必有古怪,認真答道:

“聽張將軍這樣講起來,應該是一位大賢,可惜緣鏗一麵,不曾相識,憾甚,憾甚!”

張清哈哈一笑,雙掌互擊,臉上神色莫名:

“這人不過一個小小的推官,但朝廷民間如此的官聲,無人不以為其賢,甚至府裡的老教諭惋惜說他若不是英年早逝,異日若有幸高升,便是比之管仲,諸葛孔明等千古名相,也未必遜色多少!

可惜呀,可惜。

可惜這位推官有一位心腹手下,卻是清老家的遠房族侄,外人不知我倆關係,故此張清知道這推官的很多秘事!

他外表不好女色,與老妻鰹鰈情深,其實私底下蓄了好幾房小妾,隻是他顧慮官聲,都是秘密養在外宅,來往也很小心,知道的人不多而已,他那個明麵上收養的義子,說是老友遺孤,其實就是他的私生兒子。

明麵上衣褲皆有補丁,暗地裡其實東昌周邊幾府的港口碼頭的商鋪,有幾條街都是他的產業,偷偷記在他那假義子,真兒子的名下罷了。

這位推官老爺號稱清正不阿,私下裡對上司卻奴顏諂媚至極,我那族侄曾偶然見到兩人私下密談,知府吐唾,推官以雙手接之!

那個入獄被庾死的同僚,就是因為得罪了知府,上官秘密囑咐下來,這推官親手篡改了公文,陷他入獄,還去探監安慰,轉身就叮囑牢頭,趁夜把同事口鼻用濕紙封住,胸口壓上土袋,活活憋氣而死!

再轉頭,同事葬禮上一場痛哭,人家家裡還對他感激異常!

平時對下屬關懷備至,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轉過來東昌府與冬日過來擄掠的小股遼人起了邊釁,打了幾場小仗,雙方都死了人,推官害怕遼人報複,影響他的政聲,悄悄給朝廷秘奏,說是我方擅起邊釁,揮淚斬了幾個不服的下屬,把首級送給遼人請罪!

更有那大災之年,朝廷本來撥下了賑災的錢糧,泰半卻都變成了推官碼頭上新買的商鋪,然後推官親自下鄉,不辭辛勞慰問災民,查清了哪幾個村子確實存糧撐不下去,災民一旦流竄四周其他府縣乞討求活,不免傷了他賢官的顏麵,於是回城後找來城裡的富戶豪商,以慈善的名義再敲詐了大筆錢銀,跟知府同僚分潤,待上上下下都打點好了,再一紙公文,宣布那些災民都是土匪流寇,調我東昌府守軍去剿個乾淨,殺人滅口!”

唐烈早已聽得怒氣勃發,這時再也按捺不住,提掌擊在兩人坐的樹乾上,“啪”的一聲,打得木屑四濺,怒道:

“這大奸偽人!可惜他早得報應,老天收了他的狗命!卻叫唐某無緣跟他當麵!”

唐烈瞠目瞪著張清:

“將軍,你果真殺了那些災民?”

張清毫不示弱,怒視回去:

“你把張某看成何等樣人?我手下駐軍都是本鄉本土人,沾親帶故,怎麼能做那喪儘天良的事!”

唐烈大口喘了幾下,冷靜下來,抱拳謝罪。

一粒碎木飛到張清臉上,打得他生疼,張清伸手撚住木屑,順手用力一捏,木質頗硬,竟然一時沒有捏碎,心下不由一凜,暗道這唐烈好強的掌力。

張清悻悻道:

“還是那句話,本朝以文禦武,既有正式公文下來,張清若完全不理,這推官夥同知府一紙奏折稟上去,難道要我張清背個抗命不遵,心懷異誌的罪名?這該上法場挨那一刀的,總不應是我吧?”

“何不據實上奏,總不成朝廷裡全是狗官昏官?”

話一出口,唐烈自己先搖了搖頭,他今日雖然為了勸張清說了很多,但並不是不曆事務,誇誇其談之輩,也知道在現今的官場上,官官相護不是一句空話,倒並不是那推官和知府一定與再上麵的官員一定有多深的勾結,但是推官知府有罪,他們的上官也就必然有責任,朝廷真要深究,也於仕途有礙。

所以事情鬨大了,州裡,路裡的高官,其實跟推官知府是一個共同體,共榮未必,共損卻必然!張清一個武官若與文臣爭起來,且災民這件事駭人聽聞,大傷朝廷顏麵,必然逼得上麵的文官統一立場,把這口黑鍋扣在張清和災民身上!

張清若是遵命去殺災民固然該死,但要求他隨便就拋棄身家性命和名聲,做個青天大老爺硬剛到底,也有些強人所難。

張清也氣呼呼喘了一陣,才無奈道:

“當日我左思右想,走投無路,最後隻得殺了幾個真土匪和平日橫行鄉裡的惡漢,先搪塞推官知府這邊。

那邊緊急用駐軍武將係統的路線上奏,饑荒太甚,恐饑民流竄,地方不穩,請求依祖製,把災民中的青壯編入廂軍,錢糧發給家屬老弱,以策萬全。”

大宋本朝確實有這條國策,以前的朝代,逢上大的災荒年,老百姓為免餓死,四處乞討流竄,就變成了流民。

既然四處流竄,地方官府自然就不好管理,且流民為了活命,免不了偷搶奸殺等各種不法事。

若災荒太大,流民太多,官府控製不了,那就是人間地獄!

流民中的老弱婦孺會先被淘汰病餓而死,甚至被其他人吃掉,剩下的青壯就成了流動的匪寇,所到之處如同蝗蟲,把本來沒受災的地方殺光搶光變成白地,成為下一個災區。

被搶光地方的災民活不下去也隻有加入,流民的規模就越來越大,禍害更多的地區,大家都乾了很多不法的事,回不了頭,最後就隻有跟著其中的野心家舉旗造反一條路,很多改朝換代的大動蕩都因此而起。

以前的朝代碰到這樣的事,要麼有足夠的錢糧賑濟災民,錢糧不夠就隻有殺人,把流民殺光,全世界都安靜了。

隻有大宋本朝,富庶遠超曆代,朝廷再多的錢糧都拿得出來。

甚至還害怕災民們吃飽了賑災糧沒事乾,還是會惹是生非擾亂地方,所以本朝會把災民中的男子都編入廂軍,用軍隊約束他們。

當然另一方麵,這也削弱了軍隊,至少是廂軍的戰鬥力。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