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忠孝有聲天地老,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清麵紅耳赤,怒道:
“中個進士?姓唐的,你說得輕巧,我要是有那個本事,還用得著當個赤佬,一刀一槍殺得個血葫蘆似的求個前程!”
唐烈哈哈大笑:
“呐,這是將軍你自己讀不得書,也不能一味怪朝廷抑武吧?
哈哈!玩笑玩笑,將軍勿怒。
話說回來,太祖這三條遺訓,確實都是曆代難得的善仁之政。
便是日常行禮,惟我朝推行揖禮,便是見了官家,也隻需抱拳一揖,之後或坐或站,不需下跪,這不是善政那什麼是善?有什麼冤屈,或是想給聖上提意見,敲登聞鼓便行,這是不是善政?”
張清不語,心裡還是服氣,畢竟自古以來,漢人便把下跪看得比較重,除了跪天地父母師長,能少跪一個君王,誰會上趕著非要去磕頭。
“小可說了不少太祖的仁政善政,其實他之後的這幾代君王,也沒有暴戾恣肆的昏君,哪怕不是什麼千古明君,至少也都是守成的中上帝王。
其中真宗,仁宗,神宗,哲宗都頗有作為,小可尤其喜歡仁宗。
雖然沒有大作為,但作為一位守成之君綽綽有餘,世稱為人君、止於仁,真正從頭到尾克己嚴格遵守仁義治國,也是本朝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長達四十二年,期間國力蒸蒸日上,創建仁宗盛世,算得上是有信史以來經濟最發達、文教最燦爛、言論最開放的時期,其間文星璀璨,有膾炙人口的範仲淹、包拯、司馬光、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韓琦等太多,武事雖不足,文教卻已是做到了極致!
仁宗趙楨的仁慈性情,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都隨處可見。趙禎對人十分寬厚仁慈。有一次暮春時節,仁宗在禦花園散步,時不時地就回頭看,卻又啥都不說,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是為了什麼。仁宗回宮後,著急地對嬪妃說到:“朕渴壞了,快倒水來。”嬪妃覺得奇怪,問仁宗:“陛下為什麼在外麵的時候不讓隨從伺候飲水,而要忍著口渴呢。”仁宗邊喝邊回答說:“朕屢屢回頭,沒見掌管茶水的當值侍吏,又不便詢問,如果朕要是問的話,肯定有侍吏要被處罰了,所以就忍著口渴回來再喝水了。”
有一次用餐,他正吃著,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彆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對待下人的過失,仁宗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與難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可見他的品德。
一天,仁宗處理事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他忍著饑餓沒有說出來,第二天,皇後知道了,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湯,隨時吩咐禦廚就好了,怎能忍饑使陛下龍體受虧呢?”仁宗對皇後說:“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邊看成慣例,朕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禦廚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要數百隻,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不堪計算,為朕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不忍,因此朕寧願忍一時之餓。”
仁宗朝國力富庶,自己生活卻很檢點。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仁宗問從哪裡弄來的,臣子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二十八枚,每枚錢一千。仁宗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二萬八千錢,朕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
在仁宗去世前不久,中書門下、樞密院曾在福寧殿的西合奏事,看見皇帝所用的床帳、墊具都質樸灰暗,許久未更換。趙禎看著宰相韓琦等人說:“朕居於宮中,自己日常生活的享用正是如此。這也是百姓的膏血啊,可以隨便浪費嗎!”
仁宗的仁慈品格,不僅體現在對奴仆的關懷,也體現在他對大臣的包容。諫臣包拯屢屢犯顏直諫,甚至唾沫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但他一麵用衣袖擦臉,一麵還接受他的建議,竟未予以怪罪。有一次,包拯反對任命仁宗寵妃張氏的伯父張堯佐為三司使,仁宗便改命張堯佐為節度使,包拯更加激烈地反對,帶領七名言官與皇帝理論。仁宗生氣地說:“你們是想說張堯佐的事嗎?節度使是個粗官,為什麼還要爭?”言官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太宗都曾經做過,恐怕不是粗官。”仁宗最終采納了言官的建議。他回到後宮後,無可奈何地對張氏無能狂怒:“你隻知道要宣徽使,你難道不知道包拯是禦史嗎?”
還有一天,仁宗退朝回到寢宮,因為頭癢,沒有脫皇袍就摘下帽冠,叫梳頭太監進來替他梳頭。太監梳頭時見他懷中有一份奏折,問道:“陛下收到的是什麼奏折?”仁宗說是諫官建議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的。太監說:“大臣家裡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還要增置。陛下侍從並不多,他們卻建議要削減,豈不太過分了!”仁宗沒有接口。太監又問:“他們的建議,陛下準備采納嗎?”仁宗說:“諫官的建議,朕當然要采納。”太監自恃一貫為仁宗所寵信,就不滿地說:“如果采納,請以奴才為削減的第一人。”仁宗聽了,頓然站起,呼喚主管太監入內,按名冊檢查,將宮人二十九人及梳頭太監削減出宮。事後,皇後問道:“梳頭太監是陛下多年的親信,又不是多餘的人,為何將他也削減?”仁宗說:“他勸朕拒絕諫官的忠言,朕怎能將這種人留在身邊!
諫官王素曾勸諫聖上不要親近女色,仁宗回答說:“近日,王德用確有美女進獻給我,現在在宮中,我很中意,你就讓我留下她吧。”王素說:“臣今日進諫,正是恐怕陛下為女色所惑。”仁宗聽了,雖麵有難色,但還是命令太監說:“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三百貫,馬上送她們離宮,辦好後就來報告。”說完,他還淚水漣漣。王素說:“陛下認為臣的奏言是對的,也不必如此匆忙辦理。女子既然已經進了宮,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發她們走為妥。”仁宗說:“朕雖為帝王,但也和平民一樣重感情。將她們留久了,會因情深而不忍送她們走的。””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