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讖謠終日自相催,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授二年,李君羨的遺屬向武則天訴冤。
這就有趣了,當初李君羨一案鬨得頗大,朝堂中人人皆知,大多心中暗暗覺得他冤枉。
若當初的這句讖言本來就是假的,乃是無聊人士隨便編的,那李君羨自然是冤死的。
若這句讖言為真,後來武則天在“廢王立武”事件後被立為皇後,高宗去世後以皇太後身份臨朝稱製,最後更自稱聖神皇帝,把唐朝的國號都改成了周,稱為武周代唐,很明顯她才是讖言的正主!那李君羨更是冤到沒邊的替罪羔羊。
武則天猶豫之下,乾脆給李君羨平反,給他恢複了名譽,這樣一來,側麵證實了自己以武周代唐,乃是天命所歸……”
張清心中也有些激蕩。
巫蠱讖諱,自古有之,漢唐尤盛。
漢武帝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帝,然而在位後期因為巫術詛咒引發了重大的政治冤案,導致太子劉據,皇後衛子夫自殺,牽連數十萬人,且大都是國家精英,使得國家動蕩,乃是西漢由盛轉衰的關鍵事件!
自那以後,有識之士痛定思痛,紛紛認為巫蠱讖諱乃是虛妄,很多人不再相信。
直到唐太宗聽到“女主武王代唐”這六個字,又為此殺了大將李君羨,世人皆以為他晚年糊塗。
偏偏三代以後,武則天卻真的以周代唐,似乎證實了讖諱也不全是虛妄。
一句不知從何人傳起,十日間便傳遍京城民間朝堂的流言,卻準確地預言了三代人以後國家權柄,帝王姓名的變遷,細思起來的確可怖!
張清喃喃問道:“莫非這世上真有天命鬼神?唐兄弟乃是升真觀高弟,有道全真,何以教我?”
唐烈似乎早就在等他這句疑問,直視張清,斬釘截鐵道:
“天道無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
但人心有倫常!隻要心存正念,日行一善,必有回響!”
張清隻覺得有如醍醐灌頂,閉目思索良久,終究還是有些不知甚解,歎息道:
“善舉易施,正路難行,隻有唐太宗這等明君,才能對功臣武將少殺慎殺,我等行伍中人,生不逢時啊!”
唐烈綻顏一笑,如同奇花初胎,說不出的風流俊朗:
“也沒有什麼明不明的,初唐開國八大武將,他老子李淵殺了三個:闞棱,劉文靜,杜伏威。
李世民殺了四個:羅藝,候君集,張亮,李君羨。
說起來,這位千古明君,比他爹還多殺一個呢!”
張清瞠目:“八大將被殺了七個,竟隻有一人善終?”
“善終?你想多了……
還有一個叫薛萬徹,活過了李淵,李世民父子,到了太宗兒子李治朝代,還是因為謀反的罪名被誅殺!”
張清無言氣悶,想不到武功赫赫如盛唐,諸將求一善終竟如此之難!
兩人聊了這許久,這時意興消沉,又喝了些酒,不覺都有些乏了,斜身半倚在樹乾上,曬著冬日難得的暖陽。
過得一陣,張清還在回想之前唐烈的話,忽然歎道:
“初唐的這些開國武將,之所以難得善終,死因大率都是因為謀反的罪名,其實還是君臣難以互信。
武將大都剛強桀驁,又手握重兵,所以哪怕李世民這樣的雄主,晚年也難免忌憚。
想不到這麼多名將,所謂的謀反都連小水花都翻不起一個,最後武則天以一介女兒身,反而成功一度代唐,成了千古唯一的女帝,倒也好笑。”
兩人嗟歎,唐烈熟悉史書,順口又講了些武則天和李世民,李治父子兩代的軼聞。
張清忽發奇想道:“這則天雖是女子中的英物,但先為李世民的才人,後為李治的皇後,一身侍奉父子二人,倫常上說起來很不好聽,她後來做了女帝,何不想辦法把先前做李世民才人這段曆史遮掩?”
唐烈白了他一眼:“唐太宗李世民,作為她的前男友,很沒有牌麵嗎?”
張清一怔,不由放聲大笑,引得遠處梁山人眾紛紛看過來。
兩人嘻嘻哈哈笑鬨一陣,感情上倒是又親近了不少。
張清笑得氣喘,用手肘拐了拐唐烈:
“你講了這半天,無非是想說服我反出梁山,重新為國效力,可正如你講的,便是那秦祖龍,漢高祖,唐太宗,這三位都是帝王中的翹楚榜樣,但他們手下的功臣將領也都處境堪虞,何況本朝重文輕武,遠甚這三朝,我等做武將的,哪裡還有什麼前途?”
唐烈搖頭:
“不,你錯了!也隻有本朝,武將善終有個好下場的機會才更大!”
“此話怎講?”
唐烈半支起身子:“你可知曆代帝王,廟號裡帶個仁字的有哪些?”
張清想了一陣,搖了搖頭:“帶文字武字的多,什麼文帝,武帝,帶仁字的……除了本朝仁宗,其它一時想不起來。”
唐烈哈哈一笑:“你把腦袋想破也不行,因為自古以來,帝王廟號裡帶仁字的,就隻有本朝宋仁宗趙楨一位!
本朝已曆八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
除了國初的太祖太宗,其餘六帝,從廟號都可以看出來,除了英宗偏武,其他真,仁,神,哲,徽諸字,都偏向文明教化一邊。
我早就說過,世間萬事,有弊必也有利,抑武重文,順帶必然也重仁,重義。
本朝曆代帝王,除了太宗略有瑕疵,在寬仁以待人的方麵,其實是曆代做得最好的!
本朝得國自後周,當初後周主少國疑,周恭帝即位時才七歲,所以軍中眾將士陳橋兵變,把一襲代表皇室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推舉他登基,是為宋太祖,建立了我大宋。
曆朝曆代,亡國的最後一任帝王,下場都是非常悲慘的,再亡國的朝代,總不可能爛到所有人都討厭他。新帝害怕有人拿他們做旗幟起來反抗,一般都是斬草除根,早殺,快殺,即刻把他們整個家族殺個乾乾淨淨!
漢元年十月,秦二世子嬰向劉邦投降,然而項羽一至關中,立刻腰斬了子嬰!”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