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洞口碧畦長種玉,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於大勝報捷之後,必須殺人也好理解。

軍隊是暴力粗獷的集體,大勝之後興奮發了性子,很難繼續維持軍紀,四散燒殺奸掠簡直是應有之義。

若不能及時殺人製止,事後被文官彈劾,將功補過白辛苦尚是小事,若軍紀廢弛,部卒星散後很難再及時聚攏,這時萬一被敵軍反戈一擊,兵敗身死也不是不可能!

細思之下,三不殺也各有道理。

親衛之士是將領和軍隊的屏障和骨乾,常常肩負著護衛將佐,傳令,關鍵時刻突擊等重任。

若輕率因為細故斬殺親衛,使他們離心離德,那麼傳令不暢,突擊不利,將領因為親衛不死力保護而被敵方輕易圍殺等事情,都可能使大軍崩潰,引來嚴重後果!

而兵少勢弱和大敗之後,正是全軍震怖,惴惴不安之時,這時候再用殺人來強壓維持,士氣很容易猝然崩潰,軍隊的士氣可以說是最關鍵的,再強的大軍,若士氣崩了,一夜之間營嘯崩盤都是常事!

正如之前馬政提到的宋夏平夏城之戰,西夏號稱一百五十萬大軍,傾國來攻打平夏城,那是何等威勢!

雖說一百五十萬這個數字肯定有水分,但夏軍大優是一定的!

結果久攻不下,士氣漸沮,最後寒夜裡大風吹倒了攻城的樓車,這本來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致命破綻,但是士氣不夠,軍卒在夜裡紛紛驚懼嘩然,號稱一百五十萬的大軍就這麼一夜間潰散,被宋軍伏擊大敗!

一百五十萬大軍士氣崩了都是這個下場,己方兵少,勢弱,大敗之時,再因為軍紀殺人彈壓不住的話,結局更是不問可知!

呼延慶本來自幼就多讀兵書,又常年居於軍旅,這時細想這三必殺,三不殺之說,雖然不曾載於古書,但越琢磨越有道理。。。。。。

反複思考一陣,不禁涔涔汗下,自己剛才為跟皇甫俊那個公子哥兒鬥氣,居然一時想要斬殺自己培養多年的親衛,實在是不知所謂,若非馬政阻止,真是犯下了大錯!

呼延慶停下腳步,正冠,撣衣,然後雙手抱拳,恭恭敬敬深深彎腰,朝馬政施禮到地:

“小子狂妄,不修德行,若非馬公提點,今日差點鑄成大錯!”

馬政哈哈大笑,連忙扶起呼延慶,一手扶住他,一手來扯唐烈的臂膀,三人把臂同行,談天說地,一時間距離拉近不少。

這邊三人同遊,那廂皇甫俊,大成兩人共行,獨留下慕巧兒一人,跟在隊伍後麵翻著白眼,也不知是看誰不忿……

……

……

眾人沿水而行,過了飛龍峰,醉翁峰,便漸近采石峰了。

此地山石分為黃白二色,黃者燦若純金,白則色如潤玉,一塊一塊天然形成,想起古仙人烹石服之,霞舉飛去的傳說,實在是讓人心曠神怡。

此地已屬於升真觀的地域,漸有道觀茅屋坐落於一幢幢連綿不絕又各有勝景的山峰上,身披各色道袍的出家人有的打水,有的掃地,也有荷鋤農作,甚至靜坐發呆的。

馬政轉目四顧,歎道:“質樸天真,升真觀不愧雲穀真人駐錫之地,道友們各懷出塵之姿啊。”

再往前行,人跡建築漸密,不時有同門道人認出唐烈,慕巧兒兩位年紀輕,輩分大的前輩,合十見禮,兩人已經習慣,皮笑肉不笑地回禮。

轉過一個彎,眼前忽然豁然開朗,沿著山壁,是一大片山坳,紅牆碧瓦,一層層宮觀掩在連綿不絕的深紅色宮牆後麵,也不知裡麵有多少層,這正是一代代道門宗師辛苦建成的武道聖地--升真觀!

山門未開,隻是旁邊開了一扇側門。

輪值的知客道人出來,和唐烈打過招呼,詢問馬政等人來意。

馬政等唐烈向知客互相介紹過,小聲道:“不要聲張,帶我和皇甫郎君,呼延慶將軍去見雲穀真人,我有聖人密旨要宣。”

唐烈愕然,想了一下,讓知客喚來迎客殿的其它小道士,安排招待腳夫,平海軍和大成和尚及手下,升真觀的小道士也都見多識廣,絲毫不以眾盜賊手上的牛筋繩為異,此地高手如雲,更有天下第一宗師雲穀真人坐鎮,管他什麼來頭,也不能在此作亂!

唐烈又讓知客道人去尋平日主持升真觀的雲墨真人,叫他準備接旨的幾案,香燭等物,備齊後趕快送去雲穀真人隱居的山洞外。

吩咐已畢,唐烈才偕慕巧兒重新跟馬政,皇甫俊,呼延慶等三人見禮,帶他們去尋雲穀真人。

馬政一路上與唐烈相談甚歡,他雖不諳武功,見到大成和尚輕鬆擊敗呼延慶,壓製平海軍盾衛,箭衛,慕巧兒親自出手也拿他不下,然而唐烈一出手,幾個呼吸間就製服了老和尚,心內對他的武功自然有了個考量。

這時見唐烈年紀雖輕,吩咐知客,安排各項事務等雖是瑣碎小事,卻也周密圓融,不禁暗暗思量,有了個決斷。

五人在各色宮觀,殿宇中穿行,行了良久,人煙漸稀,林木漸密。

本地土質適宜種茶,故而宮中林木以老茶樹為多,輔以各色果木,琳琅滿目。

唐烈頗有靜氣,一路並不多問,隻向三人介紹路邊古木老樹的來曆。

行於林中,鼻間始終縈繞著淡淡茶果香,幾人的心思都慢慢靜了下來,隻覺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閒,塵慮漸消。

也不知在林中繞了多久,終於到了雲穀真人閉關清修之地。

這天下聞名的宗師,閉關之地卻平平無奇,就是在這偏僻山壁上挖了一個洞,有點類似西北之地的窯洞,洞口隨隨便便靠著扇柴扉,看起來好像馬上就要散架,權充大門了。

雲墨真人已帶著幾個高輩弟子送來香案等物,此刻和聞訊出洞的雲穀真人正比肩迎在洞口。

兩師兄弟長得頗像,都是瘦高身材,長髯及腹,一派仙風道骨之像。

最大的不同大概是雲墨真人須發皆白,而雲穀真人許是功法精深,須發反而返黑,唯獨一雙長眉已經半白!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