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章 左驂殪兮右刃傷,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平戎萬全陣圖都給你想好了,這14萬人,分彆具體到有多少人執掌拒馬,小盾牌,長槍,劍,床子弩,步弩,槕刀,弓,圓盾牌,戰車,望樓,榜牌,騎槍,骨朵,團牌……
總而言之,陣圖叫你用什麼兵器,你就拿什麼。
士卒拿好家夥事兒以後,分為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右翼等九陣,又分方陣圓陣,還有騎兵稍陣等說法,每陣多少列,每列多少人,也是給你定得好好的!
每人前後隔幾步,左右隔幾步。每隊,每陣前後左右又分彆隔幾步站好,也給你整挺好,就是不知道如果戰場狹窄站不下14萬人咋辦?
不管咋說,這平戎萬全大陣一出,前線將帥們可就省事兒了,一遇上大戰,照圖安排就是,自己一點腦筋不用再動。
實際效果呢?
這就很難評……照著這陣圖擺好了陣了再打,有贏的,也有輸的,也不能說它就完全是紙上談兵,但是指望靠這陣圖就能百戰百勝,那肯定是扯淡!
而且實戰中到了後來,這個陣圖的幾個弊病慢慢被雙方將帥們都琢磨過味兒來了。
首先吧,就沒有幾十萬人站得下的空地兒!14萬人照圖擺陣,寬度按規定就有二十裡之遙,而現實環境不是後世的遊戲地圖,古代也沒有大型工程機械,人類改造的平整地麵少得很,大部分野外土地還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態自然環境,就很難有那麼大的一塊平地給你布這麼大的陣,咱們不可能給敵人說:這地兒不夠寬敞,我知道你很急,但是咱們現在先彆急,咱們雙方幾十萬人去再找找,最好換個地兒再打過……
就算地兒夠大,那它地麵地形也不一定全是草地什麼的吧,這麼大的戰場,地上有個坑坑窪窪,有幾個大洞,幾條田梗,甚至有幾條小河小溪都是正常的吧?這就很難完全嚴格照圖排隊,平時訓練再嚴格,你也不能臨戰非要讓手下兵丁站到坑裡去,站到河中間去,就為排個隊列個陣……
第二點呢,這個陣名字裡都有“萬全”兩個字了,可以想象它的複雜嚴謹。前麵說過了,全陣分為九個分陣,其中方陣都有四個,中軍內又還有三個重複的車營。
宋代車營裡的戰車跟先秦的戰車是不同的!
早期先秦時代流行的戰車,有馭手負責駕車稱作參乘,車上有使用長兵器戈,戟,矛作戰的車右,使用弓弩遠程攻擊的車左。
這種戰車很早就被實戰淘汰了,因為隻有兩個輪子,戰車材質又差,容易被攻擊,適應的地形更少,駕馭非常不容易!培養個參乘比後世的職業車手還難,用長期時間成本訓練出的車夫在戰鬥中一旦傷亡,車上剩餘的戰士和貴族就隻剩翻車和棄車兩種都不算美妙的選擇了!
當時的弓矢射程自然不如後世,所以戰車難以縱向配置,後排的戰車弓箭使不上勁兒!而橫向一線橫列,還是那個問題,一輛戰車寬度就三米左右了,戰車之間隔得近了容易碰撞車禍。隔得遠了,太單薄!後世的坦克沒有步兵配合,生存率都不高,更彆說這種四麵漏風的古代戰車了!單薄的一字橫陣被日益成熟的步,騎兵一分割攻擊,根本沒有什麼優勢!
所以大宋的戰車不是拿來衝鋒陷陣攻擊用的,它更像是一種貨車類的載具,行軍時運輸軍糧兵甲。
一旦遇敵野戰,可以儘量快速地在戰場把它們橫過來連接在一起,組成類似營寨寨牆,柵欄一樣的臨時掩體。
車上本來就運載有貨物,再緊急加裝鹿角,拒馬之類的防禦物,就可以讓士卒憑借它們抵禦敵軍的衝擊和箭矢,這時戰車就是臨時野戰工事的一種了!
問題是這個萬全平戎大陣過於複雜嚴謹了,其中防禦性的戰車又因為沉重難以真正快速組合,不管平常怎麼訓練士卒,實戰布陣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偏偏大宋的敵人以大遼,西夏為主,這兩個敵國的軍隊都有大量的強大騎兵,衝擊力很可怕!衝陣的速度也很快!
兩軍野外猝然相遇,以騎兵為主的敵人通常反應速度都更快,常常是宋軍列陣未成,敵騎已經突襲騎臉了!
機動性既然不如敵軍,打起來的反應調度自然也沒有對手靈活,這個萬全大陣中軍雖然笨重,但確實厚實,實戰從未被快速擊破過。但是一旦兩翼或後陣戰鬥中稍有破綻,被敵軍突襲攻破,就很難挽救,兩翼,前鋒後衛都敗了,中軍再厚實也回天無力,最後還是全軍崩潰的結局!
第三個弊病還是雙方馬匹的數量對比!
宋軍馬少,中軍以戰車和步兵為主。騎兵主要分布在前後軍和左右翼,全軍14萬人中隻有三萬多騎兵。
看起來三萬騎兵不少了,前後左右一分,平均每個方麵才七八千騎兵。
宋軍每個方麵又分為兩支軍陣,每支軍陣再分為前後列。
左右翼前列125隊,每隊50騎。後列也是125隊,每隊30騎。
前後軍更單薄,他們的前後列每列隻有62隊的騎兵小隊!
反觀遼軍,基本全軍,甚至全民皆是騎兵,人家一隊騎兵可不是可憐巴巴的三十騎五十騎,都是五百騎到七百騎為一隊!
遼軍十隊六千騎兵左右稱為一道,前後左右四個方麵,每個方麵有十道,六萬騎!
宋軍的前後左右軍是相對於自己的中軍來稱呼的,而遼軍的前後左右軍是相對於宋軍來說的!
沒錯,就是這麼欺負人!宋軍的前後左右軍包圍著自己的中軍,而遼軍的前後左右軍包圍著整支宋軍的前後左右!
騎兵的機動性相較步兵就是這麼逆天!宋軍騎少,無力阻止遼軍機動,於是打著打著,甚至還沒開打,全軍已經被遼軍四麵合圍了,這對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而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很吃士氣!
而宋軍按陣圖列陣,中軍每陣相隔一裡地!前後左右翼相隔也有百步,互相之間難以支援。“我師星布,其勢懸絕。士眾疑懼,略無鬥誌。”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