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 煮石飲露化飛仙,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甫俊在火堆邊找了個好位置,他身上的鶴氅極為名貴,偶有雨水濺到,略抖一抖,水珠便自動順著鶴羽絲滑流下,不致沾濕內裡衣物。

他既然不冷,談興仍隆,又跟汪老兒聊起了黃山的風景人文。

那兩隻白鷳真是膽大,此時竟然也跟著汪太公踱進殿內避雨,毫不怕人!

汪太公伸手撫著一隻白鷳的背羽,那大鳥眯起眼睛,在火堆邊縮作一團,貌似舒服得想要睡去。

汪太公笑道:

“黃山好玩的景致確實不少,號稱七十二峰,很多深山絕穀,人跡罕至的地方也不乏奇景。不過外地人來遊曆,一般是擇光明頂,天都,蓮花三大主峰遊覽。官人一行卻要去那采石峰,不知有何緣故?”

皇甫俊微微一愣,飛快地掃了馬政一眼,哈哈一笑:

“這倒確有緣故,小生自幼慕道好佛。偶讀古籍,說黃山有采石峰,上出奇石,色白溫潤如玉,暗月之夜尤為明顯!

上古曾有練氣士,曾煮此石為食,“不異瓊脂”,食後羽化飛仙!

我是個好奇的性子,這就拉著我娘家母舅,一起來此看看,說不定也烹石看看,雖不指望吃了也真的成仙,哪怕強身健體,也算一樁機緣。”

他雖然是崖岸自高,目空餘子的性格,但此行馬政為正使,他隻是副佐。行前馬政再三嚴囑,一定要低調謹慎,在外兩人隻以富賈舅甥相稱,所帶財貨是兩舅甥一路遊玩上香還願之用。此時世間武學昌行,佛道同盛,對外這個說法很合情理。

汪太公還待回話,一個麵色赤紅的腳夫粗聲笑起來:

“我們黃山這樣的傳說多了去了!聽著神奇,但普通人真的去煮石頭吃,想要成仙可隻怕沒那麼容易!”

一時滿堂哄笑。

紅臉腳夫又道:

“小郎倌想要成仙,與其去吃石頭,還不如去尋那天下第一宗師雲穀真人拜師修道!

雲穀真人道武雙絕,十五年前就是天下第一高手,又正好隱居在此行采石峰不遠的升真觀。

傳說他閉關苦修十餘載,已經是陸地神仙一流。小郎倌去拜他,就算雲穀真人這十幾年不再收徒,隻要能拜入他升真觀正宗一脈其它高人門下,成仙先不說,強身健體那不是不在話下嗎?”

眾人哄笑立止。

黃山雲穀真人的大名,威壓中原八大門派,便是此前久執武林牛耳的少林,近年風頭也漸漸被黃山升真觀蓋壓!腳夫們雖然粗鄙,但都是黃山本地人,提起來覺得與有榮焉。

那皇甫俊少年傲慢,一路上對腳夫自然沒什麼好聲氣。

紅臉腳夫心中不忿,這時便出言激他,雖然皇甫俊華裘駿馬,一看就家世不凡,但那雲穀真人何等人物,加上年事已高,近年早已隱居不出,彆說拜他為師,就是想見他一麵,隻怕都是難如登天!

皇甫俊再狂傲,也不敢誇口自己一定就能拜入天下第一宗師門下,偏偏他和馬政此行,又還碰巧真是另有要務要求見雲穀真人,聞言不禁一滯。

殿中靜了片刻,皇甫俊一位年輕伴當皺眉道:

“黃山雲穀真人的大名,我等雖是外來,也是久仰。

我隻是個護院保鏢,自小愛好拳棒。

但是我素來有個疑問,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兩個習武之人,總要見麵過手,才能分個高下!

雲穀真人常年隱居不出,這世間高手豪強何其之多,怎麼就能他獨享“天下第一”這等大名幾十載?”

紅臉腳夫搔頭不語,他雖然有些不忿皇甫俊等外地佬,但哪怕同處黃山,雲穀真人這等人物,他同樣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見上一麵,此刻哪裡答得上來。

腳夫中汪太公的副手姓吳,是個乾瘦中年,聞言道:

“這事我倒湊巧知道點皮毛,反正現在避雨擱閒,就當講個故事博大夥兒一笑。

我有個遠房堂弟,是徽州府彙友鏢局的趟子手,有次鏢局胡總鏢頭宴請武林同道,正好談起這事,我堂弟在側聽了個大概。

本來這位小哥說得不錯,咱小地方鎮子上腳夫第一高手好公認,就是咱們汪太公!”

老吳指了指汪太公,大夥兒又是一陣哄笑。

“一縣一鎮,武人們高下當然好劃分,一府一州那就有些難了,若是一道一路,地大路遙,大家說不定平常見個麵都難,誰又服誰呢?

直到前朝哲宗年間,西夏出了個武癡“餌藥王”

這餌藥王西夏本名太長,我堂弟也記不住,隻聽說他是西夏後族主支,身份極高。

他無心權勢,自幼愛武成狂,天分又高,後來修為日隆,打遍西夏無敵手,黨項族人皆視他如神魔!

後來西夏小皇帝乾順封他為帝師,號“大白高餌藥國師!”

我大宋和黨項當年第一次平夏城大戰後,餌藥王率西夏使團,攜手回鶻使團來訪,商談兩國和戰大事。

談判未果,西夏梁太後挾乾順傾國親征,號稱超過百萬大軍!”

殿中諸人凜然互視,這次大戰不過是快二十年前的事,當時西夏號稱一百五十萬大軍來攻,宋人這邊十分緊張,戰前多方打探,情報來源中最樂觀的一種說法,西夏也至少實際出動了三四十萬大軍,加上黨項人軍力剽悍,重騎兵“鐵鷂子”天下聞名!從古至今,這也是少有的滅國規模的大戰了!當時宋國朝廷民間都震怖不已,諸人都記憶猶新!

時隔多年,老吳說起仍覺得口中發乾,他清了清喉嚨,接著道:

“僥天之幸,曾,章兩位相公指籌方略,郭,折,種,姚等西北將門戮力血戰,此戰我大宋大勝!

此戰後諸國震動,西夏嚇得向北朝遼國稱子侄,連續三次請求遼國出兵調停!

黨項人和回鶻人的使團賴在東京開封府不走,等來了北朝大遼的使節團調解!

吐蕃高麗見諸國博弈,害怕合縱連橫下自己的利益被犧牲,也趕緊各自派來使節團。

當世六國第一次齊聚東京,局勢一天比一天複雜。”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