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落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5章 雄心勃勃三皇子,從軍賦,風塵落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景豐十二年夏末,戰火終於燒遍了大乾東境。

閬東王起兵造反、奉天靖難的消息像雪花一般飛遍大乾南北,天下震動!

與東境交界的潁川道首當其衝,叛軍想要深入中原腹地,潁川道便是必經之路。短短十來天,前線十幾座城池便儘數失守。

東疆大軍兵鋒所指,要麼望風而降、要麼輕而易舉地攻克城關,潁川道境內幾乎沒有組織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正當潁川境內人心惶惶、百姓們拖家帶口逃難之際,新任征東大將軍、當朝三皇子景霸總算帶著援軍來了。

密密麻麻的軍帳紮在平原上,一眼都望不到頭,嶄新的左右威衛軍旗在空中飛舞,氣勢不凡。一隊隊遊騎四處,不斷將各方軍情收入中軍。

中軍帥帳

景霸負手而立,眉頭微皺地看向地圖,敵我態勢犬牙交錯,前線的戰況比他預想中還要差。

邊上坐著的便是景淮了,長途行軍、車馬勞頓,這位六皇子的臉上明顯帶著疲憊,時而輕咳幾聲。

夜家長子夜辭修侍奉在側,身為景霸身邊的謀士,如此大戰自然要跟著出謀劃策。

偌大的帥帳中站著十幾人,都是一些隨軍武將還有潁川道上的官吏。

這次景霸率軍平叛,實際上從京城隻帶來了左右威衛四萬兵馬,然後沿途吸納了兩萬多各地駐軍,再加上潁川道的兵馬,勉勉強強能湊個十來萬人。看起來與叛軍兵力差不多,可這戰力如何就值得商榷了。

“張大人,仗怎麼打成這個樣子?十幾座城池,幾天的時間就丟光了!”

景霸隱隱有些不滿:

“不是早就傳旨讓你們戒備了嗎?前線怎麼不布置重兵?”

一名中年文吏苦著臉站了出來:

“殿下,非是臣不用心,實在是叛軍的動作太快,臣這裡還在調兵遣將他們就殺過來了,前線守備空虛,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且東境兵馬皆是邊軍,常年與郢軍交手,戰力強悍,潁川兵馬實在是不敵啊。”

張知信,潁川道節度使,與崔鈞、南宮烈他們不同的是此人並非武將出身,而是正兒八經的文官,其父便是上一任潁川道節度使,也是老牌世家。

大乾十三道,大部分節度使都擁兵自重,潁川道也不例外。但是節度使與節度使之間是有區彆的,實力各不相同。

第一檔便是隴西道、閬東道這種邊陲重鎮,麾下兵馬多,戰力強,在朝中話語權極重,連皇室都得敬畏三分。但類似於張知信這種內地節度使的實力就一般了,平時對於朝廷的命令不敢太過違抗。

“是嗎?”

景霸目光微凝:

“是叛軍太強,還是張大人舍不得手中的四五萬兵馬?”

張知信嘴角一抽,誠惶誠恐:

“微臣冤枉啊,國難當頭,微臣豈敢怠慢。接到聖旨的第一時間臣就下令駐軍集結,確實是叛軍動作太快,令人始料未及。”

“嗬嗬,張大人不用緊張,三皇兄不過是憂心前線戰事罷了。”

景淮輕笑著站出來打圓場:

“張大人為了潁川道操心操力,陛下都看在眼裡,隻不過眼下戰事危急,咱們還得齊心協力,共退叛軍才是。

張大人久居潁川道,接下來的戰事還得靠您多多出力啊。”

張知信這才鬆了口氣,恭恭敬敬地說道:

“六殿下說的是,微臣豈敢不儘心竭力?”

瞧得景淮不斷使眼色,景霸這才止住胸中不滿,開口發問:

“叛軍進攻到哪裡了?”

“章城。”

張知信趕忙在地圖上一指:

“此地乃潁川道咽喉,扼守險要。章城一丟,後方十餘座城池都將直麵叛軍兵鋒。不僅如此,城內還囤積著不少糧草,現在正有四千守卒在城內堅守,叛軍已經圍城四五天了。

隻怕,隻怕戰事不容樂觀。”

“既然如此險要,為何不派兵去救?”

“這個,這個……”

張知信支支吾吾答不出話來,眾人心領神會,這位張大人是被打怕了,壓根不敢派兵去救,以潁川道兵馬的戰力,去多少都是送死。

景霸懶得再跟他掰扯,緊盯地圖:

“章城距此地不過八十裡,精銳出動,一天便可抵達戰場。現在叛軍的注意力全在章城,咱們從背後偷襲,定能戰而勝之!”

眾人心頭一緊,聽三皇子這意思是要立刻出兵了。

右威衛主將元陽小心翼翼地說道:

“殿下,大軍昨日剛剛抵達前線,明日便出兵,是否太急促了些?要不讓大軍先休整幾日?”

“是啊殿下。”

深知東境叛軍實力的張知信也勸諫道:

“大軍勞師襲遠,未做休整便開戰不太合適。”

邊上的景淮同樣皺了皺眉頭,但猶豫片刻之後終究沒有出聲相勸。

“戰機稍縱即逝的道理你們不懂嗎?”

景霸冷聲道:

“叛軍雖強,可他們也已經連續作戰多日,定然人困馬乏,此乃偷襲他們的最好時機!我大軍初到,正需要一場大勝提振士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從軍賦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從軍賦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