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江南風起
崔山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江南風起,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崔山口,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晉王李治的欽差儀仗,抵達了此行的第一站——蘇州府。
李治,這位年僅十三歲的皇子,其言行舉止堪稱“皇子”的典範。
李治沒有立刻傳喚任何官員,也沒有擺出欽差的威風。
而是先去祭拜了當地的文廟,對聖人牌位,行三跪九叩之禮,以示對“文脈”的尊重。
而後又親自前往城外的粥棚,慰問那些因去年旱情,而生活困苦的流民,並以自己的名義捐出了百石糧食。
李治的一舉一動,都透著一股“仁孝”與“親民”的氣息,讓蘇州的百姓對他讚不絕口。
在麵對那些心中惴惴不安前來拜見的江南豪族時,李治的態度,更是溫和到了極點。
“諸位皆是江南的才俊,大唐的棟梁。”
在蘇州府衙的大堂之上,李治的聲音溫和而真誠,如同一陣春風拂去了眾人心中的些許寒意。
“父皇此次派本王前來,非為問罪,實為徹查。是想查明這賦稅虧空背後,究竟是如傳言所說,有人故意偷逃,還是另有隱情?比如,遭遇了水患,或是……被地方酷吏,多有盤剝?”
“本王不願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還請諸位能體諒本王的難處,主動將府上的賬目呈送上來,自查自糾。如此,本王也好在父皇麵前,為諸位多多美言幾句。”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
既傳達了皇帝的“威”,又展現了自己這位皇子的“恩”。
那些江南豪族們,聽完之後,心中稍定。
他們看著眼前這個言辭懇切,麵帶微笑的少年皇子,心中的警惕不自覺地便放下了幾分。
這位晉王殿下雖然是欽差,但畢竟年幼又素有“仁孝”之名,想必不會像當初的太子那般手段酷烈。
隻要他們將賬目做得“漂亮”一些,應該不難糊弄過去。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裡。
蘇州各大豪族的府上,燈火通明。
無數的賬房先生,都在連夜趕製著一本本,足以以假亂真的“完美賬簿”。
但這些豪族即將要麵對的,根本不是什麼“文雅的較量”。
意外,突然就開始了。
第一個出事的,是蘇州汪氏的族弟,汪守信。
此人是此次聯合各大家族,對抗朝廷查賬的主要牽頭人。
三日前的夜裡,有人發現他在自家的後花園中“不慎”失足落入了池塘,竟活活淹死了。
蘇州府的仵作查驗過後,給出的結論是——酒後失足意外身亡。
家屬悲痛欲絕。
晉王李治聽聞此事後,更是“痛心疾首”,親自前往汪府吊唁,並厚賞其家人,以示“皇恩浩蕩”。
第二個出事的,是本地最大的絲綢商,顧氏家主。
顧家是此次製作假賬最為“完美”也最為囂張的一家。
兩日前,顧府深夜莫名失火。
一場大火,將整個賬房燒得乾乾淨淨。所有的賬本都化為了灰燼。
隻有一份由顧家家主親筆畫押,“自願”向朝廷捐獻家產之半以助“關中水利”的……認捐書。
被“恰好”路過巡夜的官兵,從火場邊緣撿了出來。
而顧家家主本人,則因為“吸入過多濃煙”,至今昏迷不醒,已然癡傻。
李治再次表現出仁德,下令太醫全力救治,並對其家人多加撫恤。
有一個倒黴蛋是負責審核各家賬目的一位蘇州府戶曹參軍。
此人是範陽盧氏的門生,為人精明,據說已經看出了某些賬目中的“破綻”,並準備以此為要挾,向其他家族勒索錢財。
可就在昨日,他在從府衙回家的路上連同全家老小,被一夥突然冒出來的“山賊”,殘忍地滅了門。
蘇州府的府兵接到報案,趕到之時,隻剩下一片血泊和幾具冰冷的屍體。
一件件,一樁樁,似乎全是“意外”。
每一個死者,都死得“合情合理”,死得“恰到好處”。
但所有活著的人,都感到了一股發自靈魂深處的寒意!
沒有人敢去猜。
因為他們怕下一個“意外”,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恐慌,如同最猛烈的瘟疫,瞬間席卷了整個江南士族圈。
那些前幾日還在負隅頑抗的家族,嚇得一個個跟搖尾乞求的狗一樣。
爭先恐後地湧向晉王李治的行轅。
不是來送假賬的。
而是獻上自己的所有,以求活命!
“殿下!罪臣……罪臣有罪!罪臣,願將家產之七成‘捐獻’給國庫,以贖前罪!”
“殿下!那山東的本家,才是真正的國賊!他們在山南道隱匿的人口就不下五萬!罪臣願為殿下指證他們!”
“殿下!饒命啊!求殿下,饒了小人一家老小的性命吧!”
晉王李治,看著跪在自己麵前,哭天搶地,如同喪家之犬般的江南士族。
那張“仁孝恭順”的臉上露出了“恰到好處”的“震驚”與“不忍”。
“諸位……諸位這是何意?快快請起!”
李治親自將為首的幾人扶了起來,用一種“痛心疾首”的語氣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