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狂喜!幕府使團樂瘋了!
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狂喜!幕府使團樂瘋了!,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朕聞上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58章狂喜!幕府使團樂瘋了!第12頁 大明出兵?! 龍椅上,老朱眉頭緊蹙,眼底翻湧著複雜神色。 當年這懷良親王斬殺吳用等人後,老朱就勃然大怒,可權衡利弊後,那口惡氣終究被他強壓心底,始終未對倭國揮師遠征。 畢竟當時大明初立,根基未穩,北元虎視眈眈,成為心腹大患,朝廷精力儘數投入抵禦北元,實在抽不出餘力發起跨海之戰。 此外,老朱是個“中國式皇帝”,沒有“走向大海”之誌。 從他留給後世子孫的“十五個不征之國”就可見端倪,這十五個國家有個共同特點,均與海相鄰——或是半島之國,或是海島之邦。 老朱和眾多中國傳統皇帝一樣,接受的是中式傳統地理觀——“中土居中,瀛海四環”,確立的是“內向”而非“外向”的誌向——“懷柔遠人”“撫而不治”。 中國天子隻要管好中國的事、統治好中國百姓就行了,對夷狄之國,尤其是隔海島國,力避“勞師遠征”,儘量希望通過德化外交,求得感化,從而實現“大同”。 老朱也具備中國式皇帝的通病——對海戰既無欲望,也無信心。 他給子孫留下的十五個不征之國,其實就是“不打海洋國”的盟約。 種種因素之下,老朱當年還是沒有選擇出兵。 可是今日,小胖墩卻替他做出了決斷。 即便老朱心生不滿,但他也沒有吭聲,而是選擇相信小胖墩。 其餘文武重臣亦是如此,連同太子標在內,都選擇相信這位創造奇跡的小胖墩殿下。 朱高熾目光如炬,直視著足利義詮,眼中精光閃爍:“幕府正使,我大明此番誠意可足夠?” 足利義詮滿臉諂媚笑意,忙不迭奉承道:“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國,氣度非凡,遠非他國可比!” 他難掩激動之色,繼續說道,“隻要大明出兵助我幕府剿滅南朝,一統大日,日後大日必奉大明為宗主國,朝貢不斷,貿易不絕!” 此刻的足利義詮幾乎要喜瘋了! 本以為能促成與大明的勘合貿易,便算是圓滿完成足利義滿交代的任務,屆時幕府既能飛速發展,權勢地位也將更加穩固。 可誰能料到,大明竟主動提出出兵相助,要一舉蕩平南朝! 如此一來,幕府一統大日、開創鼎盛指日可待。 “先彆急著高興。”朱高熾抬手示意,神色冷峻,“我大明既已出兵,爾等幕府也需全力配合!” 足利義詮點頭如搗蒜,恭順異常:“配合,幕府定會鼎力配合!” 廢話,人家都來幫你滅宿敵了,這能不配合嗎? 見此情形,朱高熾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今日暫且到此!待我大明整軍完畢,便隨你幕府使團奔赴倭國,覆滅南朝!” 聽到這話,足利義詮等人興奮得滿臉通紅,對著大明君臣千恩萬謝,隨後退出大殿。 倭國使團剛一離開,太子標便按捺不住,急忙追問:“熾兒,你到底作何打算?怎能如此草率決定出兵倭國?” “喪標,難道不應該嗎?”朱高熾滿臉茫然地反問道,“方才群情激憤,該說的道理也都說了,必須出兵教訓這三島倭奴!” 太子標眉頭緊皺,憂慮道:“倭國遠在海外,大軍出征,錢糧輜重耗費巨大,難道就為了出一口惡氣,這值得嗎?”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議論紛紛。 方才群情激昂,眾人受氣氛感染,紛紛叫嚷著出兵,可冷靜下來細想,那不過是做給倭國使團看的,意在施壓。 誰能想到,小胖墩竟當場敲定出兵之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58章狂喜!幕府使團樂瘋了!第22頁 難道真要勞師遠征,跨海攻打倭國? 臥槽,我們就是裝個逼,沒讓你來真的啊! 一時間,滿朝文武都有些猶豫不決。 打北元,這沒什麼說的。 畢竟它曾是前朝正統,昔日的大元王朝餘孽尚存。 若不將其徹底擊潰,一旦死灰複燃,大明江山將岌岌可危。 所以對北元,必須全力出擊,不遺餘力,直至將其徹底覆滅! 可是打倭國,這就顯得衝動了。 誠然,方才小胖墩說的不錯,倭國斬殺大明天使,是對大明的公然羞辱,嚴重損害大明威嚴。 但如今的大明,遠不及鼎盛時期的大唐,想要讓他國稱臣納貢,當務之急是解決北元。 更何況,遼東的納哈出擁兵二十萬,正虎視眈眈,大明江山尚未穩固,憑什麼讓倭國俯首稱臣? 為了出口惡氣就勞師遠征,理智之人都知此舉不可取! 這些道理,老朱自然心如明鏡。 他緩緩起身,目光落在朱高熾身上:“熾兒,說說你的想法!” 眾人齊刷刷地將目光聚焦在朱高熾身上,想要看看這小胖墩能說出什麼道理來。 朱高熾迎著眾人目光,神色從容,伸出一根手指:“其一,當下正是出兵倭國的絕佳時機!” “以助幕府一統倭國之名,出兵倭國,先滅南朝,再鏟除北朝與幕府,扶持傀儡王室,屆時倭國儘在我大明掌控之中!” “倭國的金礦銀礦等資源,皆可任由我大明取用,此等利益,難道還不夠誘人?” 金礦銀礦! 任由大明攫取掠奪! 老朱聽後眼睛一亮,可並未鬆口。 “僅是這一點,還不夠!” 朱高熾不慌不忙,又伸出一根手指:“其二,朝廷若能踏平倭國,便可借此建立東海貿易圈。” “大明、倭國、高麗、琉球等東海諸國自由貿易,單是關稅一項,每年收入不少萬兩紋銀。如此財富,夠不夠?” 關稅! 每年千萬兩! 這一次,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若真能有如此巨額收入,朝廷財政將大幅充盈,能做的事可就太多了! “不夠!”老朱卻陡然喝道。 朱高熾頂住壓力,再次伸出第三根手指。 “其三,覆滅倭國,可以此為跳板,逼迫高麗向我大明稱臣,隨即全麵包夾遼東殘元勢力,構建戰略布局,直至徹底收複遼東!” “這一點,夠了嗎?” 老朱:“!!!” 滿朝文武:“!!!” 戰略布局! 包夾納哈出! 殿內空氣瞬間凝固。 盤踞遼東的納哈出,就像懸在大明君臣頭頂的一柄利刃——雲南收複後,帝國版圖內的殘元勢力僅餘這最後盤踞點。 一旦拔除這個釘子,大明便能真正實現一統天下的宏願,江山穩固自此可期。 而此刻,小胖墩提出的這個戰略包夾,卻是給大明君臣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這仗還能這麼打? 徐達李文忠等人麵麵相覷,儘皆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驚詫。 大將軍徐達,這位橫掃中原的“萬裡長城”此刻眉頭深鎖,鷹隼般的目光反複掃過輿圖上標注的倭國與遼東,仿佛要將這從未設想過的戰略布局刻進眼底。 大都督李文忠,這位善用奇謀的名將,他的瞳孔因震驚而微微收縮,反複咀嚼著跨海作戰與陸地包抄的奇妙聯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