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世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章、《朕問》天下(五),大明重啟:年方三歲,登基稱帝,獨孤世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04章、《朕問》天下(五)第12頁
劉一燝拿到手中的銀幣換成了重啟銀幣,背麵多出來的大明皇家銀行發行清晰可見,但他的眼神有些渾濁了。
現在冠以大明皇家旗號的東西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四家皇店,到親王們使用的皇家投資公司。劉一燝對小皇帝統一貨幣的聲音不置可否,震驚一下之後就是心中冷笑,銀錢朝廷說算了嗎?
劉一燝抬起頭。
“陛下,大明皇家銀行是什麼?”
朱慈炅微愣了一下。
“張鳳翔沒有告訴你嗎?”
劉一燝也愣了一下。
“陛下,除了大祭那日,老臣已經多日不見張尚書。城外有新城建設,還有寶船廠重建,皇店似乎又弄了個什麼高溫熔爐,還有什麼大量的九轉連磨,工部官員已經忙得腳不沾地了。陛下,恕臣直言,有些事,緩緩吧,南直官員已經怨聲載道了。大明跟不上陛下的想法的。”
朱慈炅澄澈的眸光直視劉一燝,劉一燝也坦然和他對視,空氣突然安靜。
來宗道歎了一口,
“老臣來南京時日尚短,但也感覺南京十分忙碌,也有官員向老臣抱怨。老臣一直以為是防疫原因,跟他們說人命關天,再堅持堅持。陛下,想想先帝遺言,慢慢來,不要急。”
“加錢!”
朱慈炅一拍禦案,“朕加錢,發加班補助和出勤津貼。”
劉一燝有些呆滯,與來宗道對視一眼,怎麼辦?
太出乎意料了,居然給底層的大明牛馬爭取到福利了,簡直破天荒。
不要,下麵基層官員要罵死。要,那就要按照皇帝的節奏來。
劉一燝的閣老氣勢一下就消失了,聲音都變小了。
“陛下這加班補助和出勤津貼應該怎麼發?”
朱慈炅看了眼田維章。
“讓東廠做個調研,問問官員意見,他們覺得自己為大明創造了多大價值,想要多少收獲,朕絕不吝嗇。”
劉一燝當即不乾了,大明皇帝果然還是扣。東廠去調研,不得嚇死幾個,誰敢開口要錢,保證下麵是一片願意為大明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沒人談錢。
“陛下,不妥。老臣親自調研吧,給陛下個奏章吧。”
倪元璐也趕緊開口。
“閣老事務繁忙,臣也可以為陛下分憂。”
好家夥,這要是辦下來弄好了,形成定製,官聲不得漲到天上去。
朱慈炅冷笑一聲。
“那就你們一起做,各自報告。”
劉一燝低頭品茶,嘴角微翹。
這個倪元璐最近有點跳啊,想直接入閣?沒可能的,小皇帝更看重實務官,你守著天工院不想出去主政一方,小皇帝會把你慢慢當成純粹的文書。
徐光啟也拿到了銀幣,放在手心掂量重量,有些疑惑,轉頭對來宗道低語。
“這銀幣仿的是西洋十字幣,不過我大明銀幣做得更精巧,份量要差一點。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兌換,如果可以,我們有得賺。”
來宗道雖然是浙江人但他在北京多年,基本對外洋一無所知,他同樣轉頭低語。
“陛下莫不是想騙西夷銀子,老夫覺得不好騙。”
徐光啟指著紫禁城浮雕道。
“此畫工線條倒有幾分張長公纖細中正,莫不是陛下親筆,我看這重啟通寶就是陛下書法。”
來宗道搖頭。
“不是,陛下學畫師法的是翰林學士賀逢聖,沒學幾天,老夫反正沒見過陛下畫作。這畫倒有些像蔣德璟的手法,不過過於寫實,未留餘地,不美。”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04章、《朕問》天下(五)第22頁
朱慈炅目瞪口呆的看著兩個老頭竊竊私語,聽不完全,卻也聽到兩人似乎是在討論銀幣上的浮雕畫作。
老天爺,國事會議呢,你們在乾什麼?
閣老開會都這麼隨意灑脫的嗎?
朱慈炅有些自閉了。
不過,劉一燝依然關心著他的問題。
“陛下,您還是跟老臣介紹下皇家銀行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朱慈炅閉上眼睛,不看不怒,語氣生硬。
“大明皇家銀行,是朕完全控股的大明貨幣發行管理鑄造機構。暫時歸天工院直轄,未來可能由戶部侍郎兼領。
總部定在南京,其下包括兩京十三省十五家分行,部分州府可能會開通支行,全國通兌,以後官員薪俸、士兵軍餉均從各地分行支行領取,各地稅收也存入當地銀行,不用送京。
皇家銀行下還有大明錢幣鑄造廠為大明唯一製幣機構,南北工部寶源局、戶部寶泉局、內府監銀作局全部撤銷。”
來宗道和徐光啟瞬間停止了藝術交流,還是劉一燝老道,僅僅看看銀幣就看出了其中關鍵,難怪他追問不放。
陛下這設計絕對不行,這是剝奪戶部權力。
劉一燝喉結湧動,抿了抿嘴唇。
“陛下為何執著於用皇家之名行商事呢?若是如此,各地方錢莊商利都會嚴重受損,恐怕會有不測之變啊。”
劉一燝已經足夠老練了,與民爭利四個字是打死也不說了。
朱慈炅冷笑一聲。
“閣老以為朕將新六衛擴軍二十萬是用來好看的嗎?有些人已經很久沒有嘗過大明的鐵拳了,朕正好試試拳頭還夠不夠硬。
為什麼用皇家,因為隻有皇家會做虧本買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皇家在南直開建了兩座大鐵廠,需要用到焦炭。皇家也在山西開采煤礦,製作蜂窩煤和煉製焦炭,你們覺得是山西沒有鐵礦嗎?錯了,很多。
但皇家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將山西的焦炭運到南直來?
因為能夠促進航運,可以有更多的人靠運送焦炭謀生,不管是運河、海運還是陸運,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南糧北運,北炭南輸,商人得利,船工得利,運夫得利,唯有皇家不得利。
你們告訴朕,除了皇家,誰會這樣做?”
劉一燝張大嘴巴,半天不語。心裡有個陰暗的念頭,運輸,皇家吉慶就是搞運輸的,恐怕還是皇家得利。但他也算不過來,就算吉慶得利了,這利也是同屬皇家的鐵廠讓出來的,整體還是虧了啊。
來宗道皺著眉頭開口。
“陛下,這皇家銀行侵奪了戶部職權,朝中恐怕不會答應的。”
朱慈炅搖晃腦袋。
“沒有侵奪,皇家銀行成熟後,也會由戶部直領。”
來宗道看看左右,徐光啟低頭沉默,劉一燝凝神長思,他隻好接著說話。
“陛下能否緩緩,督政院一事也要推動,再動戶部,朝政會大亂的。”
朱慈炅認真的看著來宗道。
“來先生,五年時間還不夠嗎?”
軍事參謀楊嗣昌突然開口。
“陛下此政,初衷甚美,然國庫內庫儘付一衙門,臣恐若遭遇類似擠兌之事,國家財政會毀於一旦。臣以為,大明官銀恐怕遠遠不如民間存銀。一衙門固然方便,然腐敗必然滋生,一旦有事,就是天下大事。陛下,大明寶鈔前鑒不遠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