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六二章 赤潮軍營,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沒有人能夠想到,紅樓在上海的郊區地下,還藏著一座傳自明代的道門地宮。
這座地下宮殿,占地麵積隻有十畝,然而上下卻足足有三層,裡麵除了一個個石室與石階,在中央的大殿內,豎立著一座座青銅的煉丹鼎爐。
中央地宮的頂上,有上百盞以獸皮製成的燈籠,其中昏黃的燈光,映得地上的金磚泛紅。
這種金磚,與紫禁城中所用的一樣,皆為傳承秘製工藝才可煉成。
一人多高的煉丹鼎爐,在地宮裡共分布了七七四十九座,最中央的大殿裡,是一座最大的青銅八卦丹爐。
這丹爐大概有二米四高,爐身上陽雕著一枚枚奇異的陰篆。
所謂的陰篆,每一枚皆似人形。
奇妙的是,這一枚枚人形篆文的筆畫與形狀,彷佛在做出有些詭異的動作,似手舞足蹈、若祭祀天地、如犧牲禱告。
中央丹爐上的陰篆,共計三百六十五枚,又恰好暗合了周天之數,而在所有篆文的最前端,還有五枚略大的篆文,清清楚楚的寫著‘黃帝陰符經’。
此為《黃帝陰符經》古原文,與後世散秩的經文有所不同,除了字數要多出一些外,它與南北武林尋覓了幾百年的“武脈真形譜”,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自百樂門舞廳一戰,楊猛便在一千赤潮團兵士的引領下,連夜將二十四輛福特T型改裝車隊,送到了送到了這裡。
當然,是送到建在地宮上麵的野戰軍營裡。
或許是受楊猛平日裡的‘瘋言瘋語’影響,青衣並不打算效仿北洋新軍,建立正規的步兵兵團,而是更傾向於擅長山地、灘塗和林地戰鬥的野戰軍。
其中大多數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楊猛對偉人組建遊擊隊時的一些描述。
這批軍士有一千二百人,皆是由中情局的第一代學員訓練出來的。
經曆了幾年的磨礪後,當年的學員也紛紛成了教官,隻是這一次,並沒有照搬德國步兵操典,而是按照青衣參雜著楊猛的一些想法,修改成的野戰軍訓教程生生磨礪出來的精銳。
無論是英式的李-恩菲爾德步槍,還是日式的三八式步槍,這些訓練了接近半年的精銳軍士,幾乎很快就可以上手。
至於那一百隻柯爾特手槍,則由臨時團長南懷仁做主,統一分配給了一乾中低級軍官。
從赤潮建營開始,這些兵士就沒這麼富裕過,平日裡的射擊和軍械訓練,連武漢兵工廠的漢陽造步槍,都隻能是十個人輪流使用一支。
如今不僅人手一支純英械新式步槍,就連分到手上的彈藥,都是量大管飽。
楊猛初到這裡時,還是有些略感茫然,但看王亞樵和鳥人小隊的狀態,顯然對赤潮團的營地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師傅,杜月笙那邊,隻能抽出來三百人,而花爺那邊倒是湊出了五百多人,你看要不……把那一千支三八式給咱們中情局吧……”
王亞樵這幾天,被青衣指揮得忙前忙後,可每每看到那一批嶄新的新式步槍,實在是令他垂涎不已……
“中情局未來的戰場,在敵後,在暗夜,在血淋淋的刀口上,但一定不能出現在正麵戰場……”
楊猛搖了搖頭,並沒有接受王亞樵的建議,反而開始不斷琢磨,要不要把紅樓丹會真正召開的地址,轉移到這座郊外的赤潮營裡,隻是怕泄露地宮的存在,這才不得不作罷……
“師傅,陳總督自從得知這批軍火後,這幾天可是一直嚷嚷著要跟你見一麵呢……”
王亞樵見‘勒索’楊猛不成,眼珠一轉,又將陳其美那邊的邀約說了出來。
“你又想打什麼鬼主意?讓我去跟陳其美見麵?這批槍總共就這麼多,他的手裡可還管著江南製造局呢,雖然生產出來的槍械,大多都要送到北邊,但好歹每個月也都有些盈餘,人家滬軍才是真的大家大業!”
“江南製造局的槍,質量還不如漢陽造,我估摸著陳其美恐怕是想跟您這些槍做樣品,回去大量仿造!”
王亞樵試探了一句,見楊猛並沒有反對,反而點頭稱是,連忙趁熱打鐵的繼續說道:“要不,咱們把這一千支三八式步槍跟江南製造局換三千支德式步槍?”
“你在想屁吃呢?江南製造局如今的產量,三千支德式步槍,恐怕都要一個多月才能生產出來……”
楊猛曾經聽青衣說過,江南製造局在軍工生產上,以仿製德式步槍和勃朗寧為主,但品質略有些瑕疵,至於德式山炮,據說一個月的產量都不超過20門。
所以,當楊猛聽王亞樵這麼一說,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然而等他看到王亞樵眼中的狡黠後,心裡忽然想到了什麼……
“這是陳其美那邊開出的條件?不對,他攢下來的那點家當恐怕沒這麼多,估計是袁世凱那邊也動了心思了吧?”
“嘿嘿,就知道瞞不過師傅!”
王亞樵笑嘻嘻的點了點頭,然後有些不舍的摸了摸嶄新的三八式步槍。
“北洋兵工廠那邊的意思是,讓咱們拿出五百支三八式和五百支李-恩菲爾德,分給漢陽兵工廠、江南製造局和北洋兵工廠來仿製,他們願意用三千支老德式或兩千支漢陽造來交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