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四二章 土佐自獨行,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土佐一詞,來自於古代日本的神話傳說,被稱作“土佐國建依彆”。
土佐此地,可謂是人傑地靈,自日本的倒幕運動開始,便有山內容堂、後藤象二郎等為先驅,後來又湧現出了阪本龍馬和中岡慎太郎等眾多有誌之士。
明治維新以後,板垣退助、片岡健吉等,又掀起了自由民權運動,主張“自由從土佐山間開始”,為後來組建日本國會,打下了深厚的政治基礎。
在這種氛圍之下,土佐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其實比東京更為融洽,而這裡的商業、農業和體育發展,也超過了其他同等級的地域。
“聞名不如見麵,曾經的土佐國,如今愈發繁華了……”
中山博道一個人走在土佐的商業街區,因為重傷未愈,如今的他也沒有將佩刀帶在身上,看起來就如同一個普通的日本中年男人,毫無劍道大聖的氣度和風範。
事實上,中山博道如今的身體,正處於生死之間的一個微妙平衡,多一分則暴斃當場,少一分則借肉身生生不息,一點點恢複生命的本源。
這種狀態十分奇妙,有如陰陽互化,循環不息,恰似晝夜交替,既讓中山博道有如廢人,可能一次發勁出劍就打破體內陰陽平衡,暴斃當場,又讓他在這種生死難料的境界下,感悟到更微妙的劍道至理……
所以,哪怕他現在手無縛雞之力,可對劍道的求索之心卻是前所未有的熾熱。
這才是中山博道與生俱來的天賦秉性,也是身為武癡難以磨滅的最強意誌……
“楊猛,我應該感謝你,沒有將我當場打死,否則我也體悟不到真正的生生不息,隻差一線便可打破平衡,邁入見神不壞……”
中山博道今年不過四十歲,按照無間彌陀和佐佐木的虛空武聖論,他在打破虛空身體回返先天之後,隻要按部就班的體悟和修行,同樣有肉身成聖的機會。
然而與楊猛那一戰,卻讓他差點中途夭折在成聖路上。
然而,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能夠在壯年成聖,其氣運和名聲雖然都不如楊猛,但在日本卻已是領袖群倫,在安心等死的關口,就有仙穀派來佐佐木,為挽回他這個壯年劍聖帶來了仙穀聖藥……
沒有這種武門聖地的大藥,中山博道想進入這種生死雙全的狀態都是奢望。
氣運一說,最難解釋,哪怕是楊猛,內心也越來越覺得這世上的神秘之說,確實是科學難以解釋的。
“希望這一次能夠有新的收獲吧……”
中山博道邁步走在雪地上,心裡卻是火熱,儘管肉身難以發勁,但這段時間的日夜冥想,卻讓他對心靈之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他的心中一直有一種直覺,隻要自己能熬過這次大破大立,就會衝過破虛之後的平衡期,踏上心外真空一層……
當然,若是熬不過去,甚至向後退一步,便如現在這般如履薄冰,一旦不小心與人發生激鬥,便可能氣血徹底枯竭,神仙難救……
所以,在這種微妙的時候,他選擇秘密的獨自出行,悄然的前來土佐國……
一來,是為了將細川小灣隨身的佩刀,哪怕如今變成斷了四五節的斷刃送回來,親自交給細川義昌的手上,將這把斷刀當做遺骸,進行無屍體的洗骨葬儀式,讓細川小灣的靈魂借以安息或成佛……
當日的中山博道,因為被楊猛重傷,根本無力在逃亡時還帶上細川小灣的屍體,故而隻能將他被斬斷的佩刀收起,任由他的屍體隨著星矢號沉入水底。
作為細川義昌的侄子加養子,按照日本人的繼承傳統,屬於這位大劍豪的正式繼承人,那麼這種繼承人的死亡,便意味著一個門派的巨大變動,甚至可以說是動蕩……
第二個目的,中山博道想趁著自己無人問津的空檔期,正式的拜入細川義昌的門下,跟隨他係統的學習居合之道這門實戰劍術。
整個日本武術界,如今都已知道,中山博道被華國的神猴重傷,隻等時間一到,便會如暗刃劍聖一般暴斃當場
卻沒有人知道,在仙穀聖藥的治療下,他如今雖然傷重難愈,仍是生死難料,但隻要悉心調理,暫時已沒了生命的危險。
中山博道走在土佐的官道上,看著往來的車輛還有行人,身上和臉上都掛著一絲喜悅……
“時間過得好快,一轉眼就要新年了啊!”
中山博道感慨了一句,隨後再次踏著雪地躑躅前行……
此時的日本,新年已從原本的農曆正月初一,改到了陽曆的1月1日。
這個改變,是從明治6年,即1873年開始采用格裡高利曆,也就是現代人所用的西方公曆。
不過,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和農村,仍然會保留著農曆新年的舊習,不過也漸漸改‘正月’稱為‘舊正月’。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的千百年來,一直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在舊正月的時候,也有包括了祭祖、門鬆裝飾、吃雜煮、鏡餅、初詣參拜神社的習俗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