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盤太極,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能夠被稱為李派太極拳的最高拳學,按照李瑞東演論的內外家拳術中獨獨被命名為‘天盤’,足見李瑞東對這路拳術的期望之高。
從創拳之初,天盤太極便被定為了李派的鎮派之拳,整個李派門內,唯有最核心的嫡傳弟子,才能有資格接觸並學習到的李派秘宗拳。
所以,儘管是傅劍秋和薛顛的主意,可楊猛若離夫婦甚至郝恩光等李存義門下的徒子徒孫們,都對天盤太極充滿了極高的熱情。
雖然因為傳承式微的緣故,導致後世名聲也不為常人所知,但李瑞東手上的功夫和他如今在武林中的名聲,可是要比同為風塵三俠的李存義還要高上一頭的,實際上,年過四十的孫祿堂能夠大器晚成,將‘活猴’的名聲漸漸傳出江湖,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李瑞東及李存義的提攜在內。
當然,這與孫祿堂年輕時徒步遊曆十一省,四處挑戰踢館也有一定的關聯,像李書文那種出手見紅大殺星,都因為得罪人過多,而被人將名聲攪合得有些狼藉,更何況年輕時的孫祿堂。
像李瑞東與李存義這種換帖的兄弟,門下弟子也都算是通門之義,那麼給郝恩光及楊猛這種入室弟子展示一下他自己拳術上的精髓,這在武林中既是圓了與李存義的兄弟情義,也是武林名宿提攜通門後輩的佳話。
所以,當傅劍秋和薛顛鬨著要李瑞東露出兩手的時候,老人心裡不單沒有絲毫的顧慮,反而是興致大發,甚至拒絕了去宅院裡武書房演武的建議,而是就在這風雪交加的寒風中,跑到巷子外的大片空地裡,活動起了身體,等到眾人漸漸圍成了一圈,這才在一片銀白素裹之中,打起了天盤太極。
之所以說天盤太極是李派拳術的最高拳學,除了拳掌腿腳的內家實戰打法外,其中還包括了刀、槍、劍、錘等器械實戰的技法,同時,因為李瑞東身上所學的拳術極多,所以想要練習天盤太極,全還要有良好的輕功基礎,在他的親傳弟子中,目前隻有大弟子李進修才有資格得以學成,其他弟子隻算是摸到了皮毛,這也是為什麼在第三代傳人之後,乾脆便因為輕功的失傳將李派太極的最高拳學也斷了傳承。
當然,在楊猛和若離這種太極拳宗師的眼中,李瑞東創立的這套天盤太極拳,是以楊氏太極拳的內家動勢和神意,將楊氏太極、程派八卦、嶽式心意乃至少林文武六合及金剛八式等內外拳路打法,都擇其精華融入在內的一門內家拳術……
“此拳拳路多變,實戰風格極強,不單將大、小、鬆、緊、剛、柔、快、慢、中平九種架子融為一體,同時在李師叔的拳風中,還能感受到八種剛勁、十二種柔勁,拳路看似大拙若巧,實則卻已返璞歸真,威力都已融入在打法及發勁之中,加上師叔一路少林香象渡河的輕功步法,果然不愧‘天盤’之名……”
李存義輕捋了一下胡須,對楊猛滿意地點了點頭,“都說你以太極形意的功夫開宗立派,眼下看果然沒有誇張,那你便乾脆給你這些師弟們講講你李師叔這八剛十二柔勁……”
看著師傅借著李瑞東演武的機會考校自己,楊猛清了清嗓子,低聲對圍了上來的師兄弟們說道:“在我看來,師叔這八種剛勁分彆為反弓、箭督、風猛、炮燃、雷震、電閃、山崩、剛硬。”
“那十二種柔勁呢?”
楊猛看了看若離,若離抿嘴一笑,然後接著楊猛的話頭說:“這十二種柔勁大概可以理解為,輪轉、球滾、膠粘、磁吸、木漂、水流、綿軟、金柔、針尖柔、籮底絲纏、籮中蹦豆、平準……”
話音未落,李瑞東手上的拳勁已經再次一變,聽起來在空中虎虎生風,顯然是聽到了楊猛夫婦的分析,有心向那些弟子們展示更多的技法,同時口中也開始吞氣發聲,“剛勁猶如箭之中的,必透七孔而後已;如炮之燃火,務求穿山透壁;如牆倒山塌,欲躲而不能;如迅雷之猛烈,無掩耳之功夫;如大風之強猛,草石俱偃矣……”
鋼勁過後,便是柔勁,而在這時李瑞東口中的聲音起來也漸漸平緩了下來,“柔勁猶如功圓箭遠、隨風使船、順水推、水中漂木、磁石吸鐵將“練理”、“練勢”、“練氣”、“練機”融為一體,方能體會到太極真意所謂‘本理以造勢,即勢以運氣,借氣以生機,行機以達理。故不練勢則勢不穩、不練氣則氣不接、不練機則機不靈、不練理則理不通……”
正在李瑞東行拳發勁到了關竅之時,忽然聽得遠處一陣嘈嚷,不等眾人出去探明究竟出了什麼事,就見到一頭黃毛大犍牛遠遠地向這裡衝撞而來,雖然身後還有四個身高力壯的漢子,正以繩索拚命地向後緊拉,但在這驚牛蠻勁的拉扯之下,顯然是根本難以製服。
“前麵的人小心啊,這牛驚了,趕快躲開……”
再遠處一點的雪地裡,還有幾人正向這邊追來,赤裸的胸膛上圍著一張血跡斑斑的皮襟大圍裙,一邊跑動高喊,一邊還揮舞著手上的牛耳尖刀,一看便是附近肉店裡的屠戶,隻是不知怎麼,卻將準備屠殺的犍牛驚到了極點,掙脫了粗壯的繩索一路瘋跑出了弄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