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是打下來了,如何處置,大唐:開局帶太子勾欄聽曲,祭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乃天佑大唐,陛下洪福!”李承乾微微一頓,目光再次掃視群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然英國公捷報中最後一句奏請,才是此刻當務之急!”

捷報中最後一句?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剛才光聽到北疆大捷,薛延陀滅國,夷男被擒了。

這捷報最後一句......許多人竟是壓根沒注意到!

所有人的目光,不禁親刷刷望向禦座!

而此時,李世民也聞言,看向捷報最後一段。

這卷軸中,自然不是向那報捷士口傳那般簡潔。

而是洋洋灑灑寫了近萬字。

可以說將此次北征諸多事宜,事無巨細寫的十分詳儘。

甚至就連那神秘人報信,英國公也沒有絲毫隱瞞。

可看到這最後的奏請,李世民卻是眉頭一皺。

這薛延陀之地如今是打下來了,可卻又該如何治理呢?

還真是個令人欣喜至極的煩惱呢!

這時,李承乾見殿中群臣似乎沒反應過來,便也不廢話,而是直接開口提醒道:“這英國公捷報中最後所奏,乃是奏請父皇,薛延陀之地善後之策!”

“此戰傾國之力,非為滅國而滅國,乃為永靖北疆!”

“可該如何處置這萬裡草原,使其永為大唐屏藩,不再為禍邊陲,方為根本,還需諸卿廷議,父皇聖斷!”

“臣附議!”長孫無忌此時也迅速從狂喜中冷靜下來,第一個出列,他臉上帶著慣有的沉穩笑容,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如今薛延陀既滅,其地廣袤苦寒,多為遊牧,於我中原農耕之製迥異,若強行設郡置縣,派遣流官,恐鞭長莫及,徒耗國力民財。”

“老臣以為,當效前朝舊例,行羈縻之策為上!”

“擇其殘部中恭順有威望者,封以可汗或都督名號!”

“令其統禦舊部,向我大唐稱臣納貢,永為藩籬。”

“如此,既能安其部眾之心!”

“又可省卻朝廷直接治理之煩勞,實為兩全之策!”

“長孫司空所言甚是!”立刻有數名大臣出列附和。

“羈縻之策,古已有之,穩妥可行!”

“草原之地,得其人不足臣,得其地不足耕!”

“如此羈縻納貢,當是最為妥當!”

然而,也有不同的聲音響起。

兵部一位素來鷹派的侍郎出列,朗聲道:“陛下,殿下!”

“臣以為,羈縻之策雖省事,然反複難製,前車之鑒猶在!”

“突厥,薛延陀,莫不是羈縻而起,坐大成患!”

“今我王師既已犁庭掃穴,正當徹底掌控!”

“臣請於鬱督軍山王庭故地,設安北大都護府!”

“駐以精兵強將,震懾諸部!”

“再分封其部族於水草豐美之地!”

“使其互不統屬,相互製衡!”

“如此......方為長久靖邊之道!”

“設都護府,駐軍威懾?談何容易!”立刻有戶部的官員反駁,“朔方,隴右連年征戰,府庫空虛,民力疲憊!”

“且安北苦寒,路途遙遠,數萬大軍常年駐守之糧秣轉運,軍餉甲胄,城池營壘,皆是天文數字!”

“此非長治久安,實乃拖垮朝廷之策!”

“不錯,羈縻隻需一道詔書,些許賞賜,便可令其自安!”

“駐軍耗費幾何?”

“十年?”

“二十年?”

“甚至是上百年?”

“陛下,太子殿下,此乃無底之洞啊!”

“薛延陀已滅,草原諸部群龍無首,震懾足矣!”

“又何須靡費巨萬,勞師永駐?”

“都護府可設,但駐軍規模當慎之又慎!”

“我朝當以威懾為主,切不可貪多求全!”

朝堂之上,迅速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一派以長孫無忌為首,力主羈縻納貢,省心省力。

一派以部分軍方將領和強硬文臣為代表,主張設立強力都護府,駐軍震懾,分而治之。

雙方引經據典,爭論不休。

卻無一人提及將這片廣袤的草原,如同中原州郡一般,徹底納入朝廷的直接管轄體係。

畢竟在他們看來,這片土地......壓根就是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李承乾靜靜地聽著,沒有急於表態。

他的目光深邃,掠過一張張爭論得麵紅耳赤的麵孔,心思卻早已飛到了平康坊深處那座不顯山露水的天上人間。

趙牧!

那位力主自己不惜代價,快刀斬亂麻地推動北征,甚至親自主導,讓孤以雷霆手段掃除陳國公侯君集這個阻礙,難道僅僅是為了滅掉一個薛延陀,換來一個羈縻納貢或者耗費巨資駐軍的結果?

絕不可能!

趙兄落子天元,目光所及,又豈會如此淺顯?

薛延陀這塊肥肉,恐怕趙兄必然早已想好了如何下口,如何烹製,使其真正成為滋養大唐的養分,而非一個需要不斷投入的沉重包袱或者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

羈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唐:開局帶太子勾欄聽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開局帶太子勾欄聽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