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4章 衛所製度改革,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神色凝重,繼續言說:“往昔,南方經濟較北方更為發達,加之南方文風極盛,致使南北失衡之態漸顯。且北方向來戰事頻繁,如此情形,於一定程度上,著實拖累了北方經濟之發展。”

朱元璋接著道:“如今情形大不相同,三位藩王與韃靼交戰,常孤雛又坐鎮遼東,北方較之往昔安穩許多。當下正是著手發展經濟、恢複民生的好時機,切不可錯失。”

既有遼東之新政為樣本,北方數地皆可依樣而行,振興經濟民生,以平衡南北之差異。

朱標向朱元璋言道:“父皇,理當如此。現今山東之新政改革,切不可生意外。”

朱元璋頷首,旋即問道:“衛所之整頓,進展如何?”

衛所製度弊端叢生,軍戶世代為兵,差役繁重,致其地位低下,逃亡之事屢見不鮮;衛所田土多被軍官與豪強侵奪,士卒生計無著,戰力亦隨之而降;及於後期,軍事訓練荒廢,士卒多事勞作,鮮經實戰演練,且管理體係層級繁多,指揮效能低下。

此前朱元璋遣人前去查訪整頓,如今想必當有些頭緒了。

朱標奏報:“各地衛所,大體已完成查訪與初步整頓。土地兼並之事,亦在處置當中。”

朱元璋問道:“此事牽涉諸多朝中武勳,彼等作何反應?”

朱標道:“有不少人心中不滿,然未形於色,整頓之時,多有從中作梗者。”

朱標續道:“究其根本,武勳們如此反應,實因衛所整頓觸動其切身利益。彼等借土地兼並、私占軍戶差役等行徑,獲利頗豐。整頓之舉,使彼等既得之利受損,故而心有不滿,雖未公然表露,卻於暗中百般阻撓,妄圖維持舊狀,以保其私利。”

如今戰事漸稀,武勳可施展之處不多,獲利亦寡,是以武勳弄些小動作實難避免。

且武勳因著這般現狀,為謀更多利益,竟與文官相互勾結。

二者沆瀣一氣,朝堂之上藏汙納垢。文官或為武勳在土地兼並、衛所事務等方麵出謀劃策、掩蓋行跡;武勳則倚仗權勢,為文官謀取不當之利。

如此行徑,致使朝綱漸亂,諸多政務推行受阻,實乃朝廷之患。

朱元璋創設衛所製度,初衷在於以兵養兵,保境安民。使軍士平日屯田耕種,戰時披甲征戰,既減國家養兵之費,又能鞏固邊防,拱衛社稷,令天下長治久安。

然今時今日,衛所製度之弊端儘顯,亦到了該整頓變革之時。

朱元璋問朱標:“對於衛所製度改革,你可有見解?”

朱標言及,遼東軍之募兵製與軍隊待遇,或可作為參考。

募兵製之好處頗多。

其一,所選募之兵,多因自願從戎,故而更具積極性與責任感,作戰之時往往更願效命。

其二,募兵可依才技選拔,能聚四方精壯之士,使軍隊素質得以提升。

其三,募兵製下,軍隊訓練更易統一規範,可有效增強戰鬥力。

且以募兵替代軍戶世襲,免卻軍戶世代困苦,於國之穩定亦大有裨益。

次日朝會,朱元璋問於兵部:“欲對衛所製度變革,可有奏疏條陳?”

兵部官員出列,麵露難色,躬身奏道:“陛下,衛所製度變革,實非易事,難度頗大。

衛所製度行之已久,根基深厚,牽一發而動全身。

且當下衛所雖存些許弊病,但整體架構尚穩,多年來為我大明守土戍邊,功不可沒。

若貿然變革,恐引發諸多亂象,動搖根基。

再者,衛所製度以軍戶世襲為根本,此乃祖宗成法,曆經多年傳承,已然成熟。

軍戶自幼習兵事,世代為兵,於軍隊事務熟稔於心,可保兵源穩定。

若改募兵製,一則募兵所需銀錢眾多,國庫恐難負擔;二則募兵來源複雜,管理難度大,恐難如衛所軍戶般易於掌控。

雖衛所如今有土地被占、士卒逃亡等情,然隻需加強整飭,嚴令約束,懲處不法之徒,便可逐漸恢複舊觀。

貿然更易製度,諸多未知變數,於國於軍,皆存風險。

還望陛下三思,容臣等從長計議,徐徐圖之,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引發禍端。”

朱元璋神色肅然,開口道:“遼東軍之行募兵製,成效顯著。彼處並無土地兼並之擾,軍士專心操練征戰,戰力頗強。衛所製度弊病已顯,土地兼並叢生,士卒生計艱難,戰力亦受影響。 若仍守舊規,不加變革,日後恐生大患。”

兵部官員趕忙拜伏於地,急奏道:“陛下,若推行募兵製,朝廷軍費開支必將劇增。募兵需以銀餉招募,又要置備兵器、糧草等,此皆需耗費大量錢財,國庫壓力實難承受。且如今國家百廢待興,各處皆需銀錢,若因募兵致國庫虧空,恐於國家長遠不利,還望陛下明察。”

兵部官員又接著說道:“陛下,衛所製度妙處便在能減國庫負擔。衛所軍士平日屯田自給,僅部分軍需仰仗朝廷開支。若轉募兵製,募兵所需糧餉、裝備等一應費用,皆要朝廷支應。如此一來,每年軍費花銷,恐成天文數字,於國計民生大為不利。還請陛下深思熟慮,切不可貿然行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