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4章 功高震主之論,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日,風和日麗,朱棣與姚廣孝於王府花園之中,再度一同喝茶閒談。

桌上茶香嫋嫋,二人對坐,神色悠然。

姚廣孝輕抿一口茶,目光望向遠方,緩緩說道:“殿下,近日新政推行之態,想必您也有所察。”

朱棣微微頷首,神色間透著思索,道:“正是,朝廷推行新政之心堅決,各地已有諸多變動,北平之事,恐也迫在眉睫。”

姚廣孝放下茶盞,目光專注地看著朱棣,道:“殿下,前番所言壯士斷腕之舉,殿下可曾細思?”

朱棣眉頭微皺,輕歎一聲,道:“先生,此事談何容易。士紳豪族追隨本王多年,驟然舍棄,難免寒了人心。”

姚廣孝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殿下,古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士紳豪族雖有功勞,然新政推行,關乎北平長遠興盛,亦關乎殿下大業。若因一時之念,錯失良機,恐追悔莫及。”

朱棣低頭沉思片刻,抬起頭來,目光中透著猶豫,道:“先生,容本王再考量一番。隻是這其中利弊權衡,實需謹慎。”

姚廣孝見狀,點頭微笑,又端起茶盞,二人再度陷入沉默,唯聞茶香四溢,與園中鳥鳴交織,似也在靜候朱棣的決斷。

姚廣孝目光如炬,凝視著朱棣,緩緩說道:“殿下,莫不是因這新政乃是常孤雛所提,故而您心有顧慮,不太想用?”

朱棣微微一怔,神色閃過一絲不自然,沉默片刻後道:“先生何出此言?本王隻是憂慮新政推行,於各方影響頗大,不得不慎重行事。”

姚廣孝輕輕搖頭,神色從容道:“殿下,新政利弊,當以大局為重,不可因出自何人之手便有偏見。常孤雛雖與殿下或有不同,然其提出之新政,若能於北平有益,於殿下大業有助,又何必介懷。”

朱棣聽聞,陷入沉思,心中暗自權衡。

朱棣聞言,不禁歎了口氣,旋即轉過話題,問道:“先生,近來朝中可有何動靜?”

姚廣孝神色一正,緩緩說道:“殿下,就因這新政一事,諸多士紳豪族皆受牽連,禍事臨頭。加之先前孔家被除,如此情形下,如今遼國公常孤雛可謂是四處樹敵。”

朱棣聽聞,眼神微動,沉吟道:“常孤雛行事如此激進,樹敵眾多,恐非好事。隻是新政推行,於朝廷究竟是利是弊?”

姚廣孝輕捋胡須,道:“新政本意,乃是富國強兵,若能順利推行,長遠來看,於朝廷有益。然其觸動諸多勢力利益,推行之路,必然艱難。”

朱棣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索其中利弊得失,朝堂局勢之複雜,遠超想象,而自己又該如何謀得一席之地,著實需細細斟酌。

朱棣接口道:“可如今常孤雛已然位極人臣,儘享榮耀。縱是四處樹敵,想來他也未必放在心上。”

姚廣孝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殿下,‘功高震主’這四字,從古至今,可不是空穴來風。常孤雛權勢日盛,聖上心中,未必毫無忌憚。”

朱棣聽聞,眼神一凝,似有所悟,緩緩道:“先生之意,莫非是說……”

姚廣孝微微點頭,神色凝重道:“殿下聰慧,常孤雛雖風光無限,然其行事張揚,又樹敵過多,一旦聖上有所疑慮,那便是危機四伏。殿下且靜候時機,切不可輕舉妄動。”

朱棣默默頷首,心中已然明了,這朝堂局勢波譎雲詭,各方勢力相互製衡,自己需耐心等待,找準時機,方能有所作為。

姚廣孝見狀,神情鄭重,娓娓道來:“殿下,古往今來,多少立下不世之功的功臣,終逃不過兔死狐悲之結局。

如那文種,助越王勾踐複國,成就霸業,然勾踐複國後,他卻遭猜忌,被逼自儘。

還有那韓信,為漢高祖打下半壁江山,戰功赫赫,卻被呂後設計誅殺於長樂宮鐘室。

再者,白起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長平一戰,威震天下,最終卻被秦王賜死。

這些功臣,皆因功高蓋主,引得君主忌憚,落得悲慘下場。常孤雛如今之勢,亦有此患。”

朱棣靜靜聽。

朱棣神色一凜,問道:“先生之意,莫不是父皇如今對常孤雛這般恩寵封賞,實則是想讓他站得越高,摔得越慘?”

姚廣孝輕輕點頭,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殿下,此理古已有之。《周易》有雲:‘亢龍有悔’,意為居高位者若不知進退,必將有所悔恨。

常孤雛如今位極人臣,榮耀加身,聖上對其恩寵過甚,看似隆遇,實則暗藏玄機。

昔日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戰功卓著,威名遠揚。

衛青一門五侯,榮耀至極。

然隨著權勢漸大,武帝對其亦有防範之心。

衛青深知功高震主之理,行事愈發低調,方得善終。

反觀霍光,輔佐漢室,權傾朝野,死後家族卻遭滅門之禍,皆因權勢過重,危及皇權。

今常孤雛推行新政,觸動多方利益,已然四處樹敵。

聖上恩寵於他,恐有以其製衡各方勢力之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