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1章 改革先鋒,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那曲阜孔家,不久前剛被朱元璋整治,實因他早瞧不慣這些自恃聖人後裔、固步自封之輩。
若不是顧慮重重,想徐徐謀劃,他哪會容得這些酸臭儒生在朝堂上整日滿口之乎者也、因循守舊。
此刻見他們這般糾纏,朱元璋心中愈發厭煩,麵上威嚴更盛。
若遼東改革功虧一簣,朱元璋或許還會對傳統儒生所執舊道有所妥協。
可如今遼東新政推行順遂,成效顯著,教育革新亦大獲成功。
所育人才,皆能將理論與實踐相濟,儘是實乾能臣。
大明正需革新人才培育之製,斷不可任由這些傳統儒生得寸進尺,抱殘守缺,阻礙國家之興盛!
一眾傳統儒生如夢初醒,陡然憶起朱元璋手段狠辣,心中大驚失色。
忙不迭連連磕頭,口中不住告罪:“陛下息怒,臣等一時糊塗,冒犯天威,還望陛下恕罪!”
眾人麵色惶恐,生怕朱元璋降罪於己。
那遼東出身的官員見狀,豈會錯失良機,當即出列,躬身道:“陛下,這些官員平日仗著讀了些聖人典籍,便目中無人,於朝堂之上隻知空談,阻礙新政推行。今又以聖人之名脅迫陛下,實乃居心叵測。懇請陛下一並懲治,以肅朝堂風氣!”
浙東集團的官員們麵色驟變,沒想到這遼東官員如此睚眥必報。
其中一人當即站出,手指遼東官員,義正言辭地斥責道:“汝這等小人,竟趁勢落井下石!儒家雲‘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汝心懷私怨,借機構陷,實非君子所為,有辱朝堂!”
遼東出身的官員麵露笑意,朗聲道:“來而不往非禮也!我遼東研習物理之學,其中便有‘力之作用相互’一說。他們既對我步步緊逼,又怎怪我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朱元璋聽得厭煩,大手一揮,高聲道:“莫要再吵!傳統儒生這一派,各罰俸半年。此事就此作罷!”
語畢,便起身退朝,留下眾人麵麵相覷。
下得朝來,一眾傳統儒生官員麵色陰沉,其中一人惡狠狠地盯著那遼東出身的官員,咬牙道:“汝最好晌午出門,否則……哼,早晚有汝好看!”
言罷,甩袖而去。
那遼東出身的官員聽聞這般赤裸裸的威脅,頓時怒從心頭起,不假思索便追上前去,狠狠踹出一腳,嘴裡罵罵咧咧道:“爾等鼠輩,竟敢威脅老子!光天化日之下,還敢使這般醃臢手段,真當老子怕你們不成!”
宮廷侍衛見此情形,瞬間一擁而上,迅速將那遼東出身的官員拿下。
其中一名侍衛不敢耽擱,急忙趕去通報朱元璋,將朝堂外突發的這起衝突事宜告知於他。
朱元璋聞知此事,不禁扶額長歎,暗自思忖:“這遼東出來的人,怎這般莽撞?著實太能招惹事端!”
心中既覺無奈,又有些許惱怒。
朱元璋轉頭望向朱標,開口問道:“標兒,依你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置?”
欲聽聽朱標對此事的見解。
朱標拱手,恭敬答道:“父皇,據宮廷侍衛所言,乃那些官員先出言威脅,這遼東出身的官員才一時激憤,踹了對方一腳。依兒臣之見,不妨先將其停職,以作懲戒。”
朱標心中暗忖,這遼東出身的官員可是東宮舊人。
所謂停職,不過做做樣子,日後尋個由頭便能官複原職。
自己又怎會真對其施以重懲?於是麵上雖一副秉公而論之態,心底實則早有計較。
朱元璋似看穿了朱標心中所想,不禁笑罵道:“你這小子,打的什麼算盤,朕還能不知?不過是想袒護你東宮舊人罷了。但此事也不能就這般輕易揭過,總得有個交代,不然朝堂威嚴何在?”
言罷,眼中滿是無奈與寵溺。
朱標趕忙賠笑,說道:“父皇,如今教育改革已然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此時若對遼東出身官員重罰,恐寒了革新之士的心。不重罰,既能給眾人一個交代,又可彰顯父皇求新求變之決心,鼓勵更多官員投身改革,於大局有利啊。”
朱元璋略作思忖,覺得朱標所言在理,微微點頭道:“罷了,就依你所言。但下不為例,往後行事,需更謹慎些,切不可因私情壞了朝堂規矩。”
朱元璋深知,教育改革誠需有人敢為人先、奮勇前行。
且日後朱標執掌政務,亦需新派官員鼎力支持,此次從輕發落,權當為朱標鋪就前路、奠定根基,心中雖有考量,卻也默認了這般安排。
未幾,朱元璋於大本堂之中,特意安排遼東新派出身之師登台授課講學。
頃刻間,大本堂內的翰林學士們皆如臨大敵,氣氛陡然緊張,劍拔弩張之勢儘顯。
此乃傳統儒生與新派學士間的爭鬥,究其根本,實乃道統之較量。
這道統之爭,絕非尋常齟齬,其殘酷與嚴重遠超想象。
於傳統儒生而言,道統乃祖宗千年傳承,是治國理政、教化萬民的根本準則,不容絲毫撼動。
新派學士欲破舊立新,恰似在他們心中紮下尖刺,關乎信仰與立身之本,故而拚死扞衛。
新派學士亦不示弱,他們深知舊有道統陳腐之處,束縛國家發展,若不革新,大明難有未來。
雙方理念針鋒相對,毫無調和餘地。
在這大本堂內,每一次講學爭辯,皆如戰場交鋒,一言一語皆為利刃。
傳統儒生以古聖先賢經典為盾,新派學士則以時務之變、遼東改革成果為矛,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一旦失勢,不僅個人仕途儘毀,所秉持之道統也將麵臨被埋沒之險,可謂生死攸關,影響深遠。
朱允炆素為傳統儒學之堅定擁躉,對遼東新學甚是不喜。
每逢遼東學士登台授課,他便以打瞌睡之態,公然表示抗議。
那眼皮似有千斤重,不住耷拉,腦袋亦不時低垂,儘顯倦怠不耐之色。
然朱雄英與其他諸位皇子皇孫,卻大異於朱允炆。
他們甚是喜愛遼東學士授課,皆覺比起翰林學士,遼東學士所講更為有趣。
其講授之法彆出心裁,所涉內容新奇獨特,引得皇子皇孫們興致盎然,全神貫注聆聽。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